论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影响

2019-05-05 01:05王梓王潇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梓 王潇

摘要:同辈群体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对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具有二重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展开,全面分析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影响,积极发挥同辈群体的“正能量”,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和高校网络诚信教育的深入与细化。

关键词:同辈群体 大学生 网络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42-02

在高校中,同辈群体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从家庭向社会过渡的重要角色转换场所。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网络诚信教育应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诚信意识,遵守网络诚信行为规范,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

陈万柏、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本文所提到的同辈群体特指大学生同辈群体,是由相近年龄、相同兴趣、相似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且经常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的大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非正式的群体。同辈群体作为承接大学生从家庭环境向社会环境转变的中间环节,它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起着其他环境因素无法替代的影响。高校网络诚信教育需要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施加“近朱者赤”的影响,全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二、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影响

同辈群体广泛存在于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日趋重要,且這种影响不同于家庭、学习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事物具有两面性,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

(一)正面作用

(1)了解大学生真实思想观念与道德观点,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与灵活多样的思想观念,对于社会道德规范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部分见解不被家人、老师所理解,甚至因此产生矛盾。而在同辈群体中,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可以和同伴不受约束地平等交流沟通,接受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这是一个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真实思想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平台,有利于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增强网络诚信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针对性。

(2)帮助大学生实现角色过渡,提升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层次性。同辈群体处于大学生角色转换时期的中间阶段,且对大学生个体成员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这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难以施加的影响。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不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念和网络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和有效约束,而且需要同辈群体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进行衔接和过渡。在同辈群体中进行网络诚信意识和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引导,有利于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自觉自愿接纳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可接受性,而且提升了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层次性。

(3)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增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家庭的培养、学校的引导和社会的锻炼,还需要同辈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鼓励来更细致地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提升。同辈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根据彼此可接受的方式通过相互交流树立网络诚信意识,增强自身自律能力,引导同辈群体成员遵守网络诚信道德规范,这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内部成员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增强了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二)负面影响

(1)导致大学生思想观点偏离主流轨道,产生背离网络诚信观念的道德观念。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网络社会中理所当然地成为主流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中,出现许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违背的价值观,比如利己主义,这就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大学生具有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是由于辨别能力有限,很容易被这种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所影响,导致思想观点偏离主流轨道。这种错误的观念进入大学生同辈群体中,很容易动摇内部成员原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且在成员之间的不断影响之下,使得成员接受这种背离网络诚信观念的道德观念。

(2)对同辈群体中不良行为习惯的盲从,增加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难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细化,因此大学生网络失信行为也是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在自己的学术性论文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大到利用网络点餐的外卖平台,恶意差评欺骗商家,牟取利益,更有甚者,像是不良校园网贷,已经触犯了法律。这种受利益驱使的网络失信行为,在同辈群体中的内部成员很容易受到影响。例如,同辈群体成员中有人因为在网络社会中的失信行为而得到利益,这种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在内部成员中得到不断扩大和发酵,使得在同辈群体中得到认同,成员之间会去效仿这种行为,形成对网络失信成员的盲从,以此来获得不良的利益收入。这势必影响大学生网络诚信观念的树立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增加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难度。

三、结语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同时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最真实的写照。针对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加强对同辈群体的引导,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正面作用,抑制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自觉自愿树立网络诚信意识,提升网络自律能力,遵守网络诚信道德规范,时刻注意自身的网络行为。同时,高校需要联合家庭、社会,将同辈群体的正面作用形成辐射,形成以同辈群体为过渡的三方教育合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落到实处,有效规避大学生网络失信行为的扩大,而且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深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嘉辉,杨绪娟.论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世纪桥,2019(1).

[4]王自芳.青年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6(6).

[5]吴波.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实践路径探究[J].南方论刊,2016(10).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