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壁画造型中的情感表达

2019-05-05 01:05马雯菲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莫高窟情感表达壁画

马雯菲

摘要:敦煌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交融西方的三大文明,外来的文化从西方源源而来,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融会成独特的敦煌文化。

关键词:莫高窟 壁画 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17-02

莫高窟艺术是敦煌文化汇集的璀璨结晶,千年的开发营造塑就了敦煌多彩丰富的壁画。本文会从造型艺术和色彩情感的角度去剖析莫高窟壁画艺术中情感表现对视觉造型语言的影响,并通过莫高窟不同时期的壁画所传达出的造型语言和情感因素的不同,去解读情感表现在不同历史环境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去探寻艺术中耐人寻味的微妙情感表现。

一、隋唐、南北朝敦煌壁画情感表达的异同

莫高窟现存壁画规模和时间跨度很大,不同的历史背景都反映在敦煌壁画上,如同无言的历史,诉说着王朝更迭、时代变迁对于莫高窟壁画造型情感表达的重要影响力。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北魏以及隋唐壁画的情感表达。

(1)隋唐时期的莫高窟壁画情感表达。隋代壁画起初带有浓厚的北朝风格,仍属于北朝佛教艺术的范畴。人物造型、内容布局、窟形、色彩和装饰纹样的运用,仍与北周区别较小,随着杨广二帝着眼西域,对其军事活动不断,更用封建法律与皇权的手段弘扬佛教,促使石窟艺术不断涌现。其独尊佛教、广建庙宇,吸引全国绘画高手参加绘制,这之后莫高窟壁画较之前者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式地产生出了带着浓烈时代特点的经变图壁画形式。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诸多经变画,其画幅巨大,设色典雅。造型、技巧、场景的绘制都达到前者无法比肩的境界。几乎以描绘净土佛国的题材代替了原本的佛经故事图一跃变为时代主题。

“西方净土变”简单来说就是古代画家按照佛教经典,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作出的壁画种类,其想象力来源于现实生活,常展现琼楼玉宇、仙山碧树、歌舞翩翩之绚丽场景,是当时绚丽多姿舞蹈艺术的真实写照。与其说是天上佛国,更不如说是人间帝皇贵族生活的再现,其正印证了隋唐时期社会生活的安定繁荣,体现画师内心渴求在人世间建立理想中的“极乐世界”。

到了唐朝时期,更是都以经变画为题,其造型浓丽丰满,用色,净土的思想更是得到推崇,其艺术风格更加“世俗化”壁画题材丰富、色彩瑰丽、场面宏伟。其中的彩塑塑像更是越来越大,常利用宏大壮观的形象显示世人之渺小,在洞中昏暗的灯光下感受佛的庄严、神圣。使其尽皆臣服于佛的超能力之下,寄希望于诸天神佛的庇佑。

在隋唐莫高窟壁画的发展中,同一历史时代的不同时间节点壁画的造型和情感表达依然会产生种种变化,隋壁画博采众长、华贵细腻,至初唐时壁画则自然洒脱、太平人间,再至盛唐之时壁画气势宏大、华美绝伦,中唐壁画虽不失清雅却清冷淡薄,而晚唐壁画则用色朴实、伤感篱落。

(2)南北朝时期的莫高窟壁画情感表达。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表现形式就是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融合,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南北朝时期,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出的火花,真切地体现在了敦煌早期壁畫里。[3]

南北朝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真切地反映了中国宗教艺术觉醒的时代,其造型追求“以形写神”之理念。壁画讲求表现主义和个性自由的特点,尚处于一种对艺术懵懵懂懂但勇于追求的时期,其自由发挥想象力,常以虚构手段从而达到一种“意境”。此时期敦煌壁画造型中呈现出装饰性特色:其有些使用以三条横带、近似图案化的处理,使画面具有曲线形装饰效果;有些作品故事情节从外向内扩张,并用旋转的画面来描绘;或根据故事内容,以不同的三角形重复手法,给观者造成强烈的压迫感,使得作品充满了神秘的画面代入感。

相较之下,我们不难看出,壁画造型中艺术家的表达占有很大一部分,同时艺术家所处的时空背景也会对其在壁画表现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反映,其绘制之时不自主地就会受到所在时空的制约,所以,环境同样也是造型语言中表达感情的重要影响力。

二、隋唐、南北朝壁画造型及色彩对比

(1)隋唐时期造型及色彩特点。唐代继承和发展了隋所创造的经变画,以故事画和经变画为主要题材内容,将佛经内容变为艺术形象,越来越代入世俗化特点,这在南北朝壁画中是不可窥见的,毫无疑问受到了唐代文化交融国力鼎盛的影响。其加强了对现实对象的关注,这使得绘画中的造型不但丰富且富有一种与时代审美风气相统一的基本风格,更是创制出并完成了佛教造型的中国样式,全方位创造出了中国佛教艺术形象,不但创造出了中国菩萨,更创造出画师门心中的佛国风光,穿插入许多生活场景,明确突出表现了佛的形象,占据画面中心大面积的佛及其周身围绕纷乱的坐下弟子,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们暗喻佛国的无线风光,以及佛的宏伟形象。

如盛唐时期《观无量寿经变》,此作通壁巨制,绘制超卓。佛里画面正中,庄严说法,天人菩萨分立两旁虔诚听法,各自形象均细腻丰腴,造型灵动。四周亭台楼阁,彰显唐代轩昂大气同时又不失典雅精致的建筑风格。其空飘种种乐器翻飞,无人而鸣,下绘清水池,碧波荡漾,步步生莲,禽鸟戏游其中,通幅绘制繁复,设色浓丽,代表唐之盛时艺术的非凡成就,此图之妙处,就在于巧妙地将不对称和谐地嵌入在对称的构图中,如两个飞天飘带的造型,身姿和手势的细微区别,两旁菩萨和众生的动作、衣饰、景物数量和细节上的差别,等等,使整幅画面整齐而不失新意,稳重而又生动,也使得整个画面活跃起来,使宗教布道画也变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南北朝时期造型及色彩特点。北魏时由于国家以及私人的赞助,佛教艺术兴盛繁华。龙门、云冈、莫高窟的兴建一时之间迎来了佛教艺术发展的浪潮,其壁画用色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石绿、石青等设色敷彩,线条饱满朴实,色调感情浓烈,人物造型个性独特,兼有西域佛教的特色。一如云冈石窟中北魏塑像一般,仿若其艺术风格还处于懵懵懂懂之中,绘师仿若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召描绘心中的佛国来体现佛陀个人的忍辱负重、奉献无私的历程,来使信徒增强佛陀的真实感以及实现个人“解脱”的可信性。

如《萨埵本生图》中的画面以黑色、褐色、灰色为基调,造型极其写意,其在色彩上既浓重又富有变化。构图上人与动物若隐若现于混沌的背景中,初看上去画面混沌不堪,层次不清,细细品味之下方才能看出绘师的精心安排,不禁回味。其画面呈现神秘、浓厚的宗教故事色彩,更是使用些许冷色点缀使画面增添了活跃的气氛。结合画面独特的造型,在凹字形画面上,呈现一片幽冷沉重、阴森凄厉的气氛。中部上沿从右向左旋进,八个情节。这些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情景,都围绕着义无反顾、舍身伺虎的主题,紧凑地拼接在同一个画面上,并没有引起观者对时空转换视觉上应接不暇的感觉,突出了萨埵以身饲虎的悲壮。画面处理上主要人物反复出现,众多物象互为背景,造型上大小、动静、主次的对比处理,冷暖之间的对比更是形成一种严肃而悲壮的艺术感染力,这幅连环画式的壁画当属是浩瀚的敦煌壁画中的珍品,体现了南北朝艺术自由奔放并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其正是绘师匠心独运,为后来隋唐莫高窟壁画的繁荣兴盛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

盛唐的《观无量寿经变》以及南北朝时期的《萨埵本生图》二者比较之下我们可以得出敦煌壁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及色彩,区分出不同艺术风格,及其各自独特的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赵名君,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J].美术大观,2010(12).

[2]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3]张艺超,朱伊言.浅谈中国早期绘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莫高窟情感表达壁画
三观壁画
莫高窟的诞生(上)
“反美”壁画
探访莫高窟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飞蛾”修复壁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