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飞
3月5日举行的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透露:最近两年新剧上市数量不断减少,2017年有241部,2018年是国产电视剧的“小年”,仅有194部,为十年来最低。相比2012年的391部,减少了近200部。而收视率不足0.5%的“炮灰剧”在2018年新剧中的比例进一步上升,达到了82%。(3月7日北京青年报)
“炮灰剧”就是指收视率低、寿命短、影响小的电视剧,在过去的一年中,这类电视剧达到了电视剧总量的82%,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结果,暴露出电视剧發展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炮灰剧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急功近利心态。电视剧创作和拍摄是一个精细活,需要久久为功,精心打磨,可是在一些人眼中,这样一种精细活却有着很多捷径,那就是盲目跟风,一旦一种题材受到热捧,马上就会有很多同类题材占据荧屏,比如,医疗题材,近些年先后就有《产科医生》《青年医生》《爱的妇产科》《医者仁心》《急诊科医生》等一系列医疗题材电视剧扎堆荧屏,却很少能引发关注,成为爆款。除此之外,电视剧中相同的桥段,相似的情节,也在透支着公众的耐心,这种同质化暴露出电视剧创作的功利心态,一些人在创作电视剧中,东拼西凑,导致一些电视剧情节天马行空,题材不伦不类,逻辑混乱,破绽百出,粗制滥造,这些都是功利心态在作祟。当利益大于文化,一些电视剧注定就会沦为炮灰。这些炮灰剧不仅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也拉低着电视剧发展水平,损害着市场健康。
因此,应该遏制这种功利思维,遏制跟风现象,对同一题材电视剧的产量进行限制,确保产出质量。引导电视剧创作和制作单位多注重现实,创作拍摄一些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具有烟火味的作品。
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监管。电视剧的创作拍摄属于市场行为,只要题材符合道德和法制,怎么写,怎么拍,完全是自由的,并没有具体的规范和详细的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影视剧生产单位在创作和拍摄中随心所欲,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价值,以至于出现一些神剧、雷剧、烂剧等,颠覆历史,违背道德,损害文明,因此,有必要建立严格和完善的法规机制,加强对影视剧生产的监管,比如,加强对项目的审批,主要是对电视剧的价值导向、文化格调、社会影响等进行市场评估和审查,确保电视剧不跑题、不出错,从源头遏制“炮灰剧”的出现。确保电视剧少而精。
电视剧不只是商品,还有着文化属性,因此,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罚则,对一些损害革命历史、亵渎文化、践踏文明的电视剧,应该加强追责,比如,将生产制作单位列入黑名单,限制或者取消生产资质等,通过这些来倒逼电视剧生产注重质量,精雕细刻,强化精品意识,净化市场,维护文化健康和纯洁。
“炮灰剧”值得警惕,需要反思,对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理,对于电视剧,应该站在维护文化发展的高度,站在建设社会道德的角度进行重视,这样电视剧才能实现逆袭,迎来发展的春天。
(责编 孙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