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位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

2019-05-01 09:43朱建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私人定制育人学校

朱建民

凝望历史,读懂志成。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前身是北京志成中学校。1923年,北高师(今北京师范大学)的9位毕业生,在李大钊、邓萃英等15位教育贤达的支持下,胸怀以教育培养健全国民、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吸收新文化运动精神和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志成中学、探索现代教育。在李大钊等建校董事的影响下,志成中学确立了办学宗旨——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这也是志成的初心。

建校以来的95年光阴里,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培养出了宋平、王光英、李锡铭、王光美、邓稼先、王歧山、陶西平等大批杰出人才。在对历史的凝视中,我们读懂了三十五中这所学校——责任担当、开放包容、敢为人先、有志竟成。

寻找出路:使命与愿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立德树人是对教育本质的最新认识,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的灵魂。

1.对高中教育使命的再认识

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在转型。经济转型背后,说到底是人才的转型。人才转型背后,说到底是教育的转型。而教育转型的背后,是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与更新。

十年前,2009年9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行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在座谈时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这两个问题切中当前中国教育之痛,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命题。总理调研后,我们将这两个问题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关键词,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应该具有前瞻性。中国的教育再也不应该围绕着高考画圆了,而应该思考未来20年、30年后,中国需要什么樣的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高考时代拼的是分数,但后高考时代,拼的是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合作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一个有思想的人,一定比一个有知识的人走得更远。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才能开始显现和发展,要思考和选择今后的发展道路。高中教育要承担起启蒙和唤醒的责任,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为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搭建平台,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实现提供支持,引领学生找到自己的“跑道”并主动“奔跑”。

为此,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位学生的教育,尊重和成就每位学生个体的生命独特性,为每位学生创设自由成长和个性发展的空间。课程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支撑,我们将课程的“私人定制”作为推进个性化教育的核心。

2. 基于内外挑战确立办学价值体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而知识的有效周期越来越短,学校教师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随着高中入学政策的调整,身处同一间教室的学生可能学业成绩悬殊,个体差异凸显,学生需求多元,学校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地处名校林立的北京市西城区,作为一所中等偏上学校,如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走出自己的办学之路?这也是学校面临的思考和挑战。

办学目标。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现实的把握中,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确立了创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学校的办学愿景。我们认为现代学校应该有四个显著特征:人本、科学、民主、开放。“人本”是指学校一切工作都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实现个体潜能的挖掘、主体性的弘扬和创造性的释放。“科学”是指教育教学方式、课程架构、管理方式乃至发展路径都应该是科学的,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民主”是指现代学校应该营造自由平等、尊重包容的文化氛围,大力推进课堂的民主教学、学生的民主教育、课程的民主管理以及学校的民主治理等。“开放”是指推倒学校的围墙、打开校门办教育,善于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我所用、服务学生成长。

教育理念。志成教育:立志·成人。立志: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远大志向、确立生涯规划、寻找人生价值,诱发种子的力量,解决人之发展的动机、动力与方向感问题,为成人蓄势、奠基;成人:引领全员尊重生命特性、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综合素养、发展天赋特长,激发环境的影响,解决生命成长的营养、环境与交互性问题,为生命做土、守护 。

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正义感与责任心、适应社会的能力、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立体与多元

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实力和竞争力,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支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育人模式改革,从课程建设起步、以课程建设为基。

1.课程建设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课程变革体现为“点”的丰富。关注一门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累加,鼓励教师基于学科拓展和兴趣特长开发课程,课程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第二个阶段:课程变革体现为“线”的打造。围绕特定的办学特色或项目特色,包括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六年一贯制项目等不同人才培养项目以及科技、人文、艺术等办学特色,有计划地开发并丰富相应的特色课程群。学校先后探索开展四个特色课改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举办“六年一贯制”课改项目班;2010年与中科院京区科协联手,创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2012年设立国际部,探索教育国际化的中国道路;2015年探索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新路径,参与贯通培养项目。学校形成了多元办学格局。

第三个阶段:课程变革体现为“体系”的建构。更加注重将课程有机地整合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富有逻辑的育人整体,搭建学校课程结构,并基于课程创新开展制度重建,课程建设强调系统性和整合性。

2.“志成”课程体系

学校着眼学生自主、全面、个性发展的“志成”课程体系。从立志到成人,学校教育的重点与核心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天赋和潜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包括课程在内的丰富资源支持,引领学生自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五有”人才。基于此,我们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层的立体多元的“志成”课程体系。

其中,核心课程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针对高中招生政策调整带来的学生学业成绩差距扩大以及学生发展倾向多元,我们在学科课程建设方面更重视课程的育人价值挖掘和层次体系构建。在横向上,我们探索课程模块的分层分类。在高一(上),分A、B层/类;在高一(下)和高二,数、理、化、生设置A+、A、B层课程,其余学科分层分类课程方案不变;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生涯、艺术开设模块课程。在纵向上,探索学科课程群的构建,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将课程分为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三个层次,体现学科内拓展和学科间整合。

个性发展版块的课程主要包括科技与创新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课程突出综合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提升全体学生的科技、人文、艺术素养,满足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了建设科技与创新类课程,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合作建设了十大高端科学探究实验室;在人文与社会课程领域,复建了八道湾11号鲁迅三兄弟旧居并建成八道湾鲁迅纪念馆,还与北师大文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艺术与审美课程领域,依托北京金帆音乐厅开展课程建设。

自主发展课程版块主要包括生涯教育与修学旅行、自主社团活动、综合社会实践。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规划、自我实现,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规划性。同时,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追求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提升。

在多元立体的“志成”课程体系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学习方式、不同發展方向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坐标,获得自己需要的课程支持,迈向自己梦想的成长方向。

课堂教学:留白与生成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回归课堂。课堂质量决定师生生命质量。如果没有课堂教学的改变,育人方式的变革只能算浅尝辄止。

1.令人尴尬的“成功课堂”

对课堂留白的研究,缘于对一种课堂的反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毫无疑问的主角,滔滔不绝地讲,讲得多、透、实,所有教学内容不留任何“盲点”;学生则更像配角,甚至是观众,被动地听与记或者“答对”老师所有的提问。这些看似“天衣无缝”“行云流水”的课堂往往被认为是成功的,却逐渐让我们感到尴尬。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打压,更别提想象力和创造性。

2.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改变

以前,我们评价一堂课看老师是否把内容讲清、讲透。现在,我们更关注学生有没有生成,让学习真正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课堂不应是教师的“独角戏”,而应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共同体。要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跨越学科边界转变;从灌输与塑造式的教与学,向探求与建构式教与学转变,转向深度学习、混合式学习、项目式学习。

3.一堂好课的四个特征

点燃和提升: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

互动和碰撞:多向交流与深度对话;质难问疑与寻根究底。

独立和合作: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讨论沟通与合作探究。

放手和生成:敢于放手、留出空白;引领知识建构与提高课堂生成。

4.课堂留白

在课堂教学(前)中(后),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空白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表达、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情感、表达等有生成、生长、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填充空白处的内容。

5.教师在教学中的五种角色

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课堂留白,既不可一味让学生“大海里捞针”,也不宜让学生“一步登天”,教师的教学新智慧,就要体现在如何给学生提供资源线索、如何合理划定修习范围,如何为不同学习方式、节奏和进度的学生搭建不同的攀登阶梯。

制度重建:自主与个性

我们谈课程育人,不仅是课程的内容育人,而且课程的结构体系、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等都蕴含着重要的育人价值。随着课改推进,单一的、固化的教学生态系统,与不断丰富的课程种类和课程资源,以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行政班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支撑课程体系的运行,推进个性化教育,2013年我校提出“五制”改革,选课走班制、学部制、导师制、学长制和学分制。作为一个整体,选课走班是核心。

1.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课程选择权

总分整体的背后是兴趣、爱好、潜能千差万别的个体,学生在学科发展方面的基础、潜能和方向也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我校高中部招收的生源情况愈发多元,学生群体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倾向的差异性更加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我们决定实行“选课走班”,在建设可选择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尽可能赋予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允许学生基于不同的兴趣、基础、潜能和目标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不同的发展路径。

选课走班首先要解决方案设计问题,真走班还是假走班,方案设计的原则体现出学校的价值取向。学校自2015年3月全面推开选课走班,4年间4次更新方案,尽量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其中,1.0版本在有限的教师和教室资源下设计出四套课表;1.5版本的突破点是实现学生对教师的选择。四套课表中的教师搭配提前展示给学生,满足学生对最喜爱老师的选择;2.0版本突破点是先选课再排课,选课系统展示所有课程,学生按照意愿填报学科和教师并将所有学科分优先级,每个学科可有三个志愿,按优先级别最大限度满足所有学生的志愿;2017年北京秋季入学新生正式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学校通过增加“选考体验课程”为学生“六选三”提供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制定2.5版排选课方案,在排课过程中确保100%满足学生选考科目要求。

2.系统推进“五制”改革

选课走班不只是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所以必须进行系统性变革。以走班制为核心,我们系统推进“五制”改革,重建学校教育教学生态系统。

学部制:实行学部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学部内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学生团队建设和学部特色、学部文化、学部生态的打造。学部是实施导师制和学长制的平台,对教师有考核、评价、奖惩和聘用的权利,还是让学生找到归属感的地方。学部内可实行聘任制、项目负责制,聘任老师做兼职助理或项目负责人。例如,“六年一贯制”学部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斐偲文化”,开展了许多学部特色活动。学生会在高一下半学期到美、加参加为期半年的境外课程,到当地高中插班就读。项目学部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意志品质培养,2018年高二项目班集体挑战了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他们还集体参加半程马拉松。

導师制:要求每位教师担任7-10名学生的导师,关照到每位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发展需求,担当起学业指导师、心理疏导师、生涯规划师三重“引路人”角色。

学长制:由高年级优秀学长以自身经验帮助学弟学妹适应高中生活、指引发展道路,让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启发学生、教育学生,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领导力、交流沟通能力。学长由学生申请和学部择聘产生,承担学长职务可以作为学生的一门荣誉课程,履行了学长职责可以获得学分。

学分制:探索“学分制”管理,以学分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导引学生发展的方向。学分不局限于课程成绩,探索日常表现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化管理。学分制实行模块式和节点化的管理,每位学生有自己的学分账号,可以通过学校信息管理平台即时查看自己的学分积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GPA绩点评价,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更为客观全面。

3.“五制改革”成效与反思

促进学生自主而有个性的发展。“五制改革”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与选择性,帮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规划,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发现潜能、发展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2017届、2018届高三毕业生在各项比赛、自主招生和高考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分群体和尖子生人数有较大提升,考取清华、北大人数有大幅突破。对于基础薄弱尤其是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挑战较大,这部分学生需要特别关注。

提升教师课程创生能力和整体育人能力。从最初被动参与到后来主动改革,老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发生着转变,课程创生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整体育人能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教师思考学科的育人价值,投入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导师与学生密切互动、互相激发,提升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

促动学校从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转型。“五制”改革尤其是选课走班是我校基于课程创新的制度重建,而制度改革又倒逼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五制”改革涉及课程形态、班级组织形式、学生管理方式、教师育人职责、学校组织结构、学校运营机制等变革,迫使我们重建学校管理架构,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推动学校管理走向人本、科学、民主、开放,促动学校从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转型。

学校发展:机遇与经验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近10年的发展,遇到了三个幸运难得的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温家宝总理到学校调研。温总理在调研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和两个“不适应”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们在反思与追问中确立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明晰了办学价值体系。以求解“总理之问”为旗帜,争取各界支持,迈开科技创新教育的步伐,探索课程变革与育人模式创新。

第二个机遇是学校搬迁。将搬迁作为机遇,梳理激活历史,系统规划发展,重点打造优势。主动参与、积极筹划,千方百计、争取支持,一砖一瓦把学校建成理想的模样。在这里,彰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打造了科技、人文、艺术等教育平台,构建了选课走班的软硬件支撑。

第三个机遇是成立国际部。将国际部定位为“三十五中课改的实验田”“新课程的孵化器”“优秀教师的研修基地”,率先开展课程、教学、评价等全面变革,总结出的成果经验辐射移植到初高中部。

梳理10年发展历程,我们总结出几条独特的经验:(1)跳出教育思考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由此,对学校的发展能够做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思考;(2)要具有资源意识,要学会借船出海,善于挖掘与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更要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3)校长领导力的核心在于领导学校按照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将教育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作用于学生成长的能力、效率与效益;(4)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学校教育创新要以为学校发展为核心,敢于突破和超越不合理的思想观念及体制机制等,新的思维、新的构想、新的手段以及新的体制,带领学校跳出发展僵局,促进学校在创新中发展;(5)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关键在理念,核心在课程,重点在课堂,需要学校教育价值、管理制度的重建。

猜你喜欢
私人定制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报喜鸟集团 云翼互联 实现服饰“私人定制”
高校首推教师“私人定制”,是创新还是噱头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