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国
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五育并举”的格局,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一种回归和坚守,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完善,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品格、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将彻底改变重智轻德、片面发展的顽疾和诟病,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一直重视劳动教育。195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要求在中学增设农业基础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强调,将“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98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试行意见》,《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正式课程。这期间,技术性、生产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很多农村初中、高中的学生经常被安排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小学生也经常干些拾麦子、捡粪的活。这种纯粹用劳动代替教育、将教育完全融入生产劳动中的做法,一定程度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独生子女政策的大力推行,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简单“说教”而无实质性的“劳动”现象愈来愈严重,并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小学生的劳动机会越来越少,劳动意识越来越淡薄,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
无论是用劳动代替教育,还是用教育代替劳动,都有失偏颇。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核应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实质性融合。这是因为,当前诸如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劳动不断涌现,现代的劳动技术、生产手段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日益丰富,过去主要基于第一、第三产业所建构的劳动形态格局正面临新的挑战。让中小学生过多参加生产劳动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重智轻德,忽视劳动,只能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新时代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应在深度融合中,重在劳动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育,而不仅是具体的生产技术的教授,并根据变化了的劳动形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和手段,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文化技术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更加重视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劳动教育,构建起完整、开放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在古典诗词的吟咏中进行融合。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体能锻炼,而是一种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的积极引导,尤其是中小学生,要着力培养其良好的劳动习惯、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懂得尊重劳动、理解劳动、热爱劳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诗词是璀璨的珍宝。许多诗歌本身就是劳动的赞歌,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生动教材,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学习。比如,清代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就有许多反映劳动教育的歌谣。其中,《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短短八个字概括了从制作工具到猎取动物的整个过程;《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反映了先民劳作、饮食的自然状况。至于妇孺皆知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生动刻画了烈日下农民劳作的情景,告诫人们粮食来之不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南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劳动画面,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享受田园劳作的惬意、闲适。可以结合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及“朝读经典”“起点阅读”“中华诗词大会”等活动的开展,通过对诗歌的诵读、讲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劳动之美、之艰,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在创设的劳动情景和机会中融合。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性,不可能有很多场地、时间让中小学生参加实体性的生产劳动,也没有必要。学校可结合实际,创设情景和机会进行劳动教育。比如,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每年元旦前夕都要开办跳蚤市场,在学校操场上,孩子们带着旧书报、旧玩具、日常生活用品、手工作品以及绘画等作品,进行现场拍卖交易,有的还现场摊煎饼、写春联,培养孩子们的经商、理财意识,增强孩子们相互沟通的能力。每年五月,举办“枇杷节”,把学校的几株枇杷树认领到班级,让志愿者们进行巡视、保护,枇杷成熟的时候,分到全校的每一个班,让同学们一起品尝,孩子们也觉得特别香甜。节假日不布置统一的书面作业,代之以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实践性作业。比如,清明小长假,让学生了解清明的习俗,和家长一起参加祭扫活动,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踏青等;春节,写一副春联,和爸妈一起包饺子,给长辈拜年等。这样把直接劳动教育和间接劳动教育、学科劳动教育和活动劳动教育、个人劳动教育和集体劳动教育、校内劳动教育和校外劳动教育充分融合,形成了良好的劳动教育实践环境和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劳动的美和乐,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劳动的技能和水平。
在开辟的劳动基地实践中融合。在劳动基地进行劳动实践是最直接有效的劳动教育。建议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已有的,要建好、用好;没有的,地方党委政府要采取划拨和调剂的方式,予以配建。可以乡镇或学区为单位,建立区域性共享劳动教育基地,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心、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研学旅行营地等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共享使用。一方面,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场地,可采取划分“责任田”的方式,安排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带领孩子们参与种植、浇水、施肥、除草、治虫、收获等各种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另一方面,通过小菜地、小鱼塘、小猪圈,改善师生生活。城区学校条件有限,可在房前屋后、树林花坛、走廊窗台等位置,运用废弃的泡沫塑料,因地制宜建立小型的劳动基地,指导孩子们进行播种、管理和收获,并要求孩子们通过观察认识农作物、花草的生长过程,写好观察日记,培养劳动习惯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改善自身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与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新时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有力量。新时代环境下,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无论怎么变,“动”是最重要的,教育和劳动实质性融合是最重要的。在学科建设上,要注重劳动教育的科学化、体系化,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课程、教学模式、评价考核有机结合;在内容设计上,要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贯通;在实施途径上,拓宽渠道,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大力合作,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成长的全过程、各领域,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特别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公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