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9-04-30 11:11陈潞王晶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现状

陈潞 王晶

【摘 要】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劲后备军,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正确的社会思潮引导下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当中。

【关键词】社会思潮多样化;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原因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人的现代化,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的水平,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更承载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追求与使命。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的讲话更加深刻的表明了对大学生加强思想引导极其重要,是关乎我国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提高其思想道认知及行为,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将其塑造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思潮的含义及类型

(一)社會思潮多样化的内涵及形成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结构相对简单,外交方面不够开放,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信息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我国也与其他国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这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元化的社会思潮逐步形成。

(二)社会思潮多样化的类型

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主要有八种,其中邓小平思想居于主导地位,除此之外还存在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1]。

二、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分析

(一)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积极方面

1.社会参与感强,有主人翁意识

在调查中,被问及“是否会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参与民主管理”时,超八成的受访者均表示会关注国家大事,对重大的决策、会议等会主动关心并搜集信息;还有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为政府建言献策。可见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关注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2.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观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盲目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注重个性的发展,更加关注发掘与众不同的特点,对于新鲜事物有较高的热情。这和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在无形之中会受到影响。

3.有较高的志愿服务意识,乐于奉献

受从小接受的教育的引导,再加上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当代大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参加志愿者组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人进行帮助,对贫困地区进行捐助,例如南通地区高校的“暖冬计划”,超八成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整理闲置衣物、书籍等进行捐赠。还有很多学生主动报名学校的支教计划,利用寒暑假去贫困地区进行支教。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进行建设。

4.有较高的权利与义务意识

调查中,被问及“是否会与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作斗争”时,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均表示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当问到“是否会主动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时,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这是公民应尽的责任,主动履行义务是享受各项权利的基础和前提。这表明当代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消极方面

1.信仰不坚定

当调查中问到“你是足够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只有表面的了解,并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而表示相对了解的受访者几乎都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当问到“除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是否会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没兴趣或不喜欢;当问到“你是否坚定的相信马克思主义时”超八成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但仍有不到两成的受访者表示存在怀疑、不够坚定。信仰不坚定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学生。

2.涉及到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冲突时,存在犹豫甚至选择个人利益优先

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再加上对部分思想的错误理解,部分受访者表示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会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这说明当下部分大学生在陷入道德两难的境地时,缺乏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献精神以及优先履行应尽的义务的社会责任意识。

3.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否认革命先辈的功绩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诡辩混淆视听,鼓吹“西化”,否认甚至抹黑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对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使部分大学生成为他们危害社会的工具,践踏革命先辈通过流血牺牲换来的和平成果,阻碍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2]。

三、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消极方面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

1.部分大学生对利己主义的崇拜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从而更多的关注自身利益,忽视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虽然经过中学政治的教育,大部分学生在意识上能够认识到当面对利益冲突时应该优先考虑国家利益,但当遇到现实情况时,他们并不能果断的做出选择,甚至会利用个人主义进行诡辩,在认知和行为上不能达成一致。

2.大学生还没有分辨社会思潮本质的能力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不想成熟,社会经历相对欠缺,知识储备量也不够充分,无法分辨接触到的社会思潮是否正确,更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恶意鼓动,很容易受到错误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并且作为受影响的大学生本人无法认清自己的错误,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引导,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发展。

3.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

当今社会存在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而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当面对如此多的思想冲击时,很容易受到迷惑,做出错误的选择[3]。

(二)外部因素

1.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

社会思潮具有碎片化、隐性化、含混化的特点。事实上,有的大学生并不了解某一社会思潮的系统理论,但却知道这一社会思潮中的某些观点,再加上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并且对新思想的接受度较高,很容易将碎片化的观点误认为某一社会思潮的核心观念,并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对这一观念进行自我加工,从而产生误解。

2.社会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不认为自己受到了某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实际上他们却了解或接受了一些社会思潮的具体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对他们的影响甚至体现在了日常行为之中。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高校虽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但上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理论类课程本身就较为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大多数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考试形式较为简单,学生也不愿花费时间学习政治理论,因此收效甚微。

十九大以来,我国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次会议中强调思想政治引导的重要性,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且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高校必须坚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抵制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

[2]路维,杨凯,孙超,孙文君.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水利电力学院.2017(04).

[3]郭青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泉州.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2015(06).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