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综合档案馆在开展乡土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简要阐述了乡土教育的定义、综合档案馆开展乡土教育的意义和主要形式,分析了综合档案馆开展乡土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乡土教育水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综合档案馆;乡土教育
一、综合档案馆开展乡土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调查
(一)背景介绍
乡土是我们的本乡本土,乡土文化就是指这片土地上呈现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而乡土教育则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和途径,让我们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综合档案馆作为社会主要的教化场所、是乡土历史的载体,是乡土记忆的聚集地,在开展乡土教育资源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乡土教育的逐渐升温,人们有理由希望档案馆的角色更为凸显。
(二)综合档案馆参与乡土教育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1.在线乡土教育资源建设
笔者查阅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档案馆网站,其中有六个省、市、自治区设置有“乡土教育”模块,分别是江苏档案信息网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基地模块”、云南档案信息网的“挂县包乡联户驻村工作专题”、黑龙江档案信息网的“黑土风情”专题、江西档案信息网的“赣域风情”模块、宁夏档案信息网的“回族风情”模块以及广西档案信息网的“八桂今昔”模块。其余26个省、市、自治区均未单独设立“乡土教育”模块。
2.参与编写乡土教材
将乡土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推进课堂,其基础是编写乡土教材。乡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面临主流文化催枯拉丘的冲击,使得原本由家庭和社会两大主体传播乡土文化的渠道不畅通。课堂成为了传播继承乡土文化最为有利的保障地。2016年6月,第四届乡土教材研讨会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召开[1],此次研讨会的参与者大致有以下四种:高校师生、政府、中小学教师、非政府组织。其中并未见有档案馆、档案局部门参加,此外,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22家机构的74种乡土教材,笔者整理了部分教材的主编部门,见表1:
表1:部分乡土教材名称及其主编部门
总的来看,部分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有档案馆的辅助和参与,但是并不是主导。真正主导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是各地的教育行政机构,目前,我们国家乡土教材的开发与编撰者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占主导地位的各地的教育行政机构,辅之以各地的教育科学研究院;再就是一些社会团体,比如民间非营利教育机构“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最后一种是众多的专家学者,辅之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2]目前档案馆只是辅助参与到乡村教材斤课堂活动中,并未成为乡土教材进课堂的中坚力量。
3.参与地方修志
地方志是地方乡土教育的重要档案资源,修志是综合档案馆工作的重要部分。在50年代末开始的第一次修志高潮中,各地档案部门积极参与修志工作,为志书编修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如安徽省就有29个县档案馆担负了县志的编写工作。在80年代以后开始的第二次修志高潮中,各地各级档案馆继续积极配合各地的修志工作,一方面各级各地档案馆大量开放各种档案资料,为志书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另一方面大量档案工作人员成为方志机构的组成人员,亲自参加志书的编写。但地方志被被展出用来进行乡土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二、综合档案馆开展乡土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在线乡土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偏弱
目前我国仅有6个省、市、自治区设有乡土教育资源建设相关模块。每个省市区的档案馆网站均藏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内容,但它们散落于各个模块,不成体系,难以集中查阅,更无从开展网上系统性的乡土教育。
(二)乡土教材编写存在缺位现象
无论是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还是具体乡土教材的编写,都鲜有综合档案馆的参与。档案馆有着第一手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乡土教材编写的“活化石”,而档案馆人员最为熟稔这些乡土资源,应当在乡土教材的编写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教材的编写主要是有教育局担纲,值得关注的是NGO是目前国内乡土教材开发的主要推动者,典型的代表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出版了《家在科尔沁》、《我爱拉市海》、《云上的家园》等诸多教材。档案馆多提供档案资源辅助教材编写,鲜有直接参与。
(三)地方志展览的形式单一
档案馆自建国以来一直广泛参与修志工作,为我国的修志工作带来极大贡献。但是志书不仅用来“藏”,更应该被“用”。尤其是在展出形式方面单一,如今新媒体不断涌现,展出方式日益多元,而志书大多以纸质的形式出现。这给地方志的传播、地方特色的文化教育普及造成极大的干扰。以笔者的家乡巢湖为例,地方文化的传播主要还是依靠为数不多的大型晚会、景区的碑文记录等。地方志乡土教育资源上呈现出的特点是:馆藏丰富,但是并未充分利用。
三、进一步提升综合档案馆开展乡土教育的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线上乡土教育资源建设
综合档案馆网站是档案馆的门面,设立独立的乡土教育模块一方面有利于整合网站内分散的乡土文化资源,使得原本杂乱的排练有序化,也便于查阅和进行乡土教育。加大身边的档案收集力度,让教育模块的内容更贴近我们成长的环境,引起共鸣。另一方面网站可以组织线下的时间活动,这一点江苏省档案信息网的做法值得借鑒,它设有针对中小学生乡土教育基地模块,可以在实践中体验乡土风情,同时也提高档案馆在乡土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
(二)积极参与乡土教材编写
档案馆是留存当地乡土记忆的重要场所,想要了解当地乡土社会的成长脉络与轨迹,档案馆则是最佳选择。综合档案馆可以合理利用馆藏的乡土文化资源,积极编写符合当地民俗民风的乡土教材并推广到当地的校园课本里,还可以通过讲座、展览、晚会等各种形式将乡土文化带进校园,让学生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和接触本乡本土的文化,了解当地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名人家训。
(三)借用新技术让地方志“活起来”
加大地方志的使用和推广力度,丰富地方志的推广形式。借用新技术让地方志活起来,综合档案馆可以定期举办讲座说书,宣传地方的趣闻轶事和地区精神;档案馆和文化部门合作将乡土故事搬上戏剧、话剧舞台,重新演绎;与教育部合作将地方志的节选内容制作成图画本给小学生发放;等等。
四、结语
现代生活中人们不论去向何方,在记忆深处,都留存着“淡淡乡愁”,保护好“乡愁”,也就是守护现代人的精神归宿。乡土依然为人们提供心灵的寓所精神的寄托。面对如此珍贵的乡土文化,综合档案馆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利用不同的途径与传播方式,推行乡土教育,让人们思想有所依附,精神有所停靠,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罗银新.乡土教材:有根的教育——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7(07):94-99.
[2]李新,石鸥.对我国乡土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J].编辑之友,2016(08):93-98.
[3]段小凤. 乡村记忆视角下农村档案资源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