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9-04-30 11:11李根林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

李根林

【摘 要】网球课程是我国体育院校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课程之一,但因为发展时间短,仍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为提高网球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提出了网球俱乐部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仅对体育院校的网球课程教学有巨大的帮助,还对普通高校网球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此条件下,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体育教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育;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一、前言

近几十年以来,国内体育类高校的教学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体育教学具有相当可观的促进作用。但是整体来说,在体育专业的教学观念、课程结构、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还是没能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网球课程是我国体育院校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课程之一,但因为发展时间短,仍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例如很多学生以前并未接触过网球课程,几乎为零基础,而且网球课程发展时日不多,所以场地设施有限[1]。

二、体育教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现状

网球课程为我国体育教育中新出现的课程之一,在我国体育类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均设置有网球课程。但是现阶段网球专项课程的大体的方向还处于传统教育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球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1.选课模式不科学

目前国内大部分体育教育院系的网球课程设置为专选课,三学年开展两个专选课程,这种选课模式造成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网球专项班的学员技术水平存在有很大的差距[2]。比如一位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选择了其他专项班,而在二年级时改选为网球课程,在技术水平上与在一年级已经选修网球课程学生在技术水平上具有较大差异,授课老师在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技术水平,而因为学生的技术水平层次不齐,老师在授课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影响到老师的授课效果。

2.外在客观条件发展不够,限制课程发展

由于网球运动在我国发展不够深入,在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网球课程,而且在大众体育中,网球还不具有普遍性,学生的基础薄弱,社会基础设施缺乏[3]。据研究现实,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网球运动,对于网球的相关知识和运动技能非常匮乏,基础很差。而由于网球运动对场地设施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学生的课程紧张,时间安排较少,而且学校场地限制,不能满足网球课程课外练习的需求。

3.网球课程教学技术难点较多,较难掌握

相比较其他具有普遍性的运动,网球对于技术性的要求比较高,而且技术种类多,学习难度较大,加之其为使用器械的运动形式,再次加大了网球运动的难度[4]。在实际运动时,球拍与网球的角度轻微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球不过网或者球出界。所以,这类运动需要进行长期反复大量的重复性练习来提高其运动技术。

4.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对于网球课程实行的考核方式,只是在期末时对每个学生的技术进行考核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只能关注到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对于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只要稍加练习,便可轻易达标甚至得高分,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依然不能达标。这种评价方式可能对学生上课和选课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完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

三、体育教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多种优点,例如其有利于网球文化的推广,学生对网球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球运动氛围等。

1.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网球技术的掌握

大学生早期课余时间较为充裕,不像中学生,课余时间被大量的补习课和其他老师占用。而且这个阶段学生年龄适中,学生的体力和精力均处于最旺盛的时期,这个阶段是进行体育活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运动技巧的最好时机。但是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大学生在早期并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论坛、追剧等。可以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合理的利用和结合学生的课内和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主动性,课外练习活动可以对课内教学形成补充,体育运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充分理解每种技术手段的应用情况,才能掌握更多的使用技巧,增强体育能力。而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不断的练习。

2.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有利于推广网球文化和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球文化氛围

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网球技巧的掌握,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交流学习,促进校园网球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一系列网球活动,推广网球运动,让大众更加容易接触到网球,让学生更加了解网球运动。促使学生转移兴趣,而不是沉迷于手机游戏,网络游戏,论坛贴吧等活动中,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四、关于体育教育专业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进意见

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分为课内教学和课外两部分,两部分相互结合,共同构成网球课的教学体系,整体教学目标相同,都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具有网球教学、网球训练组织和组织网球比赛的能力。

1.网球教学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教学体系

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工作需要,由学校社团管理部门和网球教研组牵头成立网球教学社团,由网球教研部结合实际上课情况制定课内和课外的教学计划,根据每年报名网球课程的人数和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将系统的网球教学体系植入社团日常联系,分组教学,可以避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选拔,和各学院相互合作建立学院代表队。这样可以使得网球教学不仅限于学生选修的那两学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球社团继续深入学习,甚至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同时,设立固定的比赛,比如在学校体育节的时候,增加网球比赛,或者和其他学校的网球社团达成合作,举办固定的比赛。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网球技术,还可以提升他们对于比赛活动的组织能力。

2.网球教学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

网球社团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和宣传功能,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但是不能全权交于学生处理,采用层级管理的方式,网球教研组、网球课程和网球社团、网球社团教学部、策划部、办公室、宣传部的分级管理方式。网球教研部负责对课内的网球课程和网球社团的整体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进行整体设计,网球社团教学部负责对学员的分组教学,教学老师由网球教研组教师担任主教练,选取水平较高的社团工作人员作为助教,以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策划部负责根据学校社团活动情况和网球教研室教学要求来策划学校内的网球比赛和交流活动。

3.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维度的考核机制和学生数据库,针对学生的课程出勤率、社团训练出勤率、专项素质和技能建立合理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不能偏向于某一方面单一评价,应该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五、结束语

网球教学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探究,不仅仅可以增强网球专选课的授课效果,更可以推广网球文化交流,符合现阶段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即便是在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建设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培养学生以后的实际教学和组织训练以及体育比赛的能力,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体育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吉全,魏亮.职业院校网球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探究[J].运动,2016(04):86-87.

[2]张新宇.基于职业化背景下网球课程体系构建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亞太教育,2015(04):149.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