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泉林
【摘 要】比德是中国独有的审美情趣,比德兰、比德竹、比德松早已有之,而梅花与比德审美相勾连是从宋代才开始的。而正是这样一种比德审美,却使梅花从一种很不起眼的芳菲之物发展成一种极其崇高的人格象征精神,成为“群芳之首”的关键。宋人比德审美下的梅是坚贞不屈的志士、是孤高自赏的高士、是不畏严寒英勇无畏的勇士。
【关键词】比德;梅;人格特征
在中国传统花卉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兰蕙、荷花那样自古即以芳华著称。它的审美地位简单概括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秦汉以前,人们言及梅花但取其果实与材用,是梅花的“实用”或“前审美”阶段;晋宋以来,梅花“始以花闻天下”,其早春芳菲的形象引起注意和欣赏,有关诗赋吟咏渐见增多,梅花成了超功利的审美对象,这是梅花形象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堂以来尤其是两宋之际,梅花在完成了从“实用”到“审美”的飞跃之后,并不像其他花卉一样只是停留在一个三春芳菲的靓丽形象,而是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它的审美特征越来越受到关注,精神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凸显,日益成为了崇高的文化象征。可见,宋代是梅的审美地位发展的高峰期,宋人为梅花成为崇高的文化象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德说”可溯源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自然的“比德”观照方面论述较多,影响也最大,如提出了著名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把自然物作为人的道德属性的象征,被公认是“比德”说的代表。如果要给“比德”下个定义的话,那就是通过象征、联想、类比、暗示等方式,以外在的、客观的、具象的自然之物及其特征与人的内在的、主观的、抽象的精神品格相比,从而赋予人的主观德行以具体可感的外在形式,由此阐明人之品格与自然事物在精神实质上的互通共感。中唐以来,随着韩、柳、欧阳修等人的两次“古文运动”的深入发展,儒学传统得到复兴,伦理道德思潮持续高涨。“体现在自然美观念上则是不满足于前人的只知沉吟视听、流连光景而是倾向于因物‘比德,寄托人生志尚,证示人格情操。”。于是梅花渐趋进入宋人的眼帘,成为了宋人比德关照中的一个,被赋予了全新的品格内涵和象征意义。
那么比德审美下的梅被赋予了怎样的精神意义和人格内涵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坚毅不屈的志士
与大自然中寻常的花草树木相比,梅有着一种“另类”优势。寻常之物,春来而开放,秋到而零落;春华秋实,春荣冬枯;一盛一衰,自然有序。春天一来,园林中千红万紫,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可是一待三春过尽,便杳无踪影,让人满面愁容。匆匆改过了春又匆匆地送走了夏,当萧瑟的秋风春起,翠减红消,一派萧飒,令人满怀愁情。而当面对冰天雪地的冬的时候,本以为会是死寂沉沉的一片,却发现了在那冰天雪地里绽放的梅花,着实具有抚慰人们伤春悲秋愁情的作用。
前面已经谈到,宋代是梅的审美地位发展的高峰期,可以说宋人为梅花成为崇高的文化象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梅之“另类”优势,可以说几乎是所有人都能发现的,如果仅凭此梅花就可以成为文化象征,很明显是不准确的。关键在于宋人在梅花具有“另类”优势的基础上赋予了其比德意义。伴随着儒学传统的复兴,因物“比德”逐渐盛行,加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提倡入世应具有坚毅不屈的意志品格。因此,人们才能够从梅不畏风霜而依然一派生机中看到仁人志士的坚毅不屈。经过这种比德审美的勾连,“坚毅不屈”就与梅联系了起来,成为了梅的审美特征。
因而,人们愈是赞美“坚毅不屈”的高尚人格,就愈是景仰它们能与寒梅一道的顶霜冒雪而生机盎然。
二、孤芳自赏的高士
在谈及影响梅花审美认识的人物时,林逋首当其冲。其咏梅在梅花审美认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首《山园小梅》,其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和“暗香”道出了梅的两个最鲜明的个性,抓住了形象美的核心。“疏影横斜”改变了已往姹紫嫣红气质的视觉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梅花作为三春芳草的传统形象。“暗香浮动月黄昏“,以月色衬“暗香”,营造出闲静淡远的气氛,开启了一个梅花观赏的新方式,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但是林逋对于梅花,我认为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是他为梅花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树立了一个典范。林逋出生于儒学世家,但不求仕进,不慕名利。衣贫朴素,不卑不亢,一丘高卧,恬然自适。早年游历江淮之间,后来归隐西湖孤山之下,二十年足不如闹市,且安贫乐道,终身不娶,以养鹤植梅为乐。后世所谓“梅妻鹤子”就是他对梅花独特爱戴的真实写照。以致人们一提到林和靖就会想到梅,一提到梅就会想到林和靖,可以说,正是林和靖作为一位高士的品格和名声使梅花神韵打上了追求高雅幽独、淡泊闲静的人格烙印。
如果说林逋不自觉地以自己的人格意义使梅花神韵打上了与世无争、孤芳自赏的比德审美的烙印,那么接下来这位则是有意识地高扬了梅花与世无争、孤芳自赏的比德审美意义。他就是陆游。本是积极入世者,因为仕途失意,于是怀着愤懑和不平回到了家乡,过了十几年的隐士生活。与林逋把梅花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一起超脱现实相比,陆游则是把梅花作为知己,一起来批判现实,批判现实中的追名逐利。尔虞我诈。如他的《墨梅》诗:“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那淡如墨痕的朵朵寒梅,不要人夸,自甘素洁和孤寂,只求把不畏严寒、不媚世俗的清高气质留在人间。显然,墨梅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
梅花与世无争、孤高自赏的高士人格特征也由此被打上了更深的烙印。
三、守节不移的烈士
南宋遗民是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历经国家的覆亡和政治的突变,身经神州易主,华夷错位之痛,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维护民族自尊的意识。他们的人格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就具有一种反对元蒙暴政、政治压迫,表达遗民意识,爱国情感的特征。因此,在他们笔下,梅花不是幽怨美人,也非一般闲静的隐士,而成了饱受时事劫难但守节不移的烈士,被注入了鲜明的民族意识。他们特别强调梅花的南国属性和生生不灭:“吹老单于月以痕,江南知是几黄昏。水仙冷落琼花死,只有南枝尚返魂。”“春事有待换,梅心无改移。”;特别强调梅花的坚贞不移:“惟涅而不留淄兮,梅质之清;磨而不磷兮,梅操之贞”。
四、小结
梅花的品格象征实际是一个持续发展、多元辩证统一的价值体系,以上三种只是凤毛麟角。自梅花升入与松竹相提并论的君子“比德”之格,其品格象征内涵就不断被各种仁人志士丰富和充盈。在程杰《梅文化论丛》一书中,将梅所蕴含的主要的情感意趣概括为了三种:一是由林逋等闲隐野逸之士着意表现的“情趣”,二是儒家人伦道德思潮作用下的道义精神;三是掩饰不住的政治失意、生活贫寒漂泊等现实消极体验的渗透和流露。无论是哪种情感,都是他们在梅花形象中找到恰切有效的物化形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都离不开比德审美的影响。“比德”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其下塑造的梅的品格和精神,为梅花成为民族集体认同的文化符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程杰.梅文化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赵义山.君子的风范:松竹梅兰[M].北京:文津出版社,2013.
[3]黄斯文.从“比德说”看兰意象的美学意蕴[J].大众文艺,2013(13):42.
[4]王穎.基于“比德”视阈下的古代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考论[J].江淮论坛,2015(03):17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