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曲艺的传承与创新

2019-04-30 11:11李翔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曲艺群众时代

李翔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的文化艺术强势进入国内,高度发达的网络快餐文化浸透和冲击,曲艺艺术也同样面临着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创新的问题。曲艺要与时俱进,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关键词】曲艺;传承与创新

曲艺,是我国各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是中华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她是通过说、唱来表达叙述故事的情感、事件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曲艺艺术短小精干,针砭时弊,褒扬真善。一直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众多传统艺术当中享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的文化艺术强势进入国内,高度发达的网络快餐文化浸透和冲击,曲艺艺术也同样面临着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一、曲艺的传承

曲艺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草根艺术,必须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中间,写他们的酸甜苦辣,演他们的喜怒哀乐。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近现代,曲艺就始终没有离开过最底层的广大老百姓。那些在街头巷尾,在田间地头、在街坊四邻的饭后茶叙里,都能找寻到艺术的本来,无不充斥着这些故事、笑话,有说、有唱,这就是曲艺。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就这么地道有味儿。她丝毫没有装饰和矫情,更没有阳春白雪般的大气和雍容。她就是张大爷家的大孙子,她就是王嫂家的二闺女儿。听起来亲切,看着过瘾。不知何时,曲艺突然一天上了大雅之堂,众目睽睽,曲高和寡。离老百姓渐行渐远,老百姓也就会把你遗忘。故才有呼吁,曲艺回归大众,让这一“下里巴人”焕发应有的青春。怎么回归?这些新时代的人们,用着现代高科技,看着网络的PPT,还能再回头看传统的曲艺吗?传统的曲艺又如何能吸引他(她)们?不得不让我们更担忧的是,曲艺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曲艺曲种规模和影响小,加上人口数量又少,难以抵抗外来艺术的冲击,使那些原本就缺乏传承能力的少数民族,加快了曲艺、曲种的流失和失传速度。必须狠下决心加大抢救力度,依靠特殊的政策措施,给与特别的扶持,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人亡曲散,人走艺亡!这是很多地方曲艺的现实命运。”这绝非耸人听闻。许多地方曲种虽然曾经风靡一方,但由于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这些曲种就濒临失传,观众也就不买账,导致最终结果就是这些艺术将永久进入博物馆,从而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国家曲艺曾经达到400多种,现如今还能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的也就是说还能登台演出的已经剩下不到80种了。这里面还只是像苏州评弹、东北的二人转、相声稍好一点,其他的都只能说在勉强维持中,也就是说每年都有曲艺曲种在消失。我们欣喜的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曲艺艺术又获重生,曲艺的保护、传承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发展和创新。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让传统的曲艺艺术走进校园,走进年轻人的视野,要不断开展对曲艺知识和如何保护曲艺艺术的宣传活动,要在中小學甚至大学的教学课程里融入曲艺理论教材的内容,作为义务教育,使之成为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把这种广大老百姓喜欢的艺术形式,深入到基层,走进群众中去,同时也走进剧场。而广大曲艺工作者更应该担当起普及、宣传曲艺的重任,这就是传承。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我们要有科学保护的意识,要适应时代、不断创新,培养曲艺高级人才,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外交流、广泛宣传、推广中国的曲艺。泰戈尔笔下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被很多人奉为对人生境界之美的体悟,而作为曲艺根植于老百姓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过日子,根植于老百姓自古以来的胸怀与气度、仁爱与善良、自信与坦荡、滋养了中国曲艺的艺术的成长,与当今社会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有相同之处。作为当今文化的践行者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理当尊重、厚待并继承民族文化的传统品格,实现美好民族心灵品性的弘扬与民族文化遗产事业传承的自然结合,一方面重视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加强对民族传统、地域特点和人文习俗等历史沿革的考证。另一方面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人民群众中去,不断汲取生活养分,在当今纷繁复杂、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始终要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和普通百姓,要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时代感强的有温度、有道德、有情怀的曲艺作品。

二、曲艺的创新

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就是曲艺的与时俱进。在尊重传统与曲艺艺术本质特色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新的创造。曲艺的发展与创新,首先要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引领下,深入基层、扎根人民,面对人民、敬畏人民、歌颂人民,得到人民的认可。我们的曲艺工作者要书写人民,要为人民抒怀,说唱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生活的感情,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曲艺艺术才有活力,曲艺艺术之花才能开的更艳。我们曲艺的创作、表演和理论工作者不仅心里要装着人民群众,还要有一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眼睛要盯着文艺市场。假如没有现代市场意识,不能围绕演出市场去发展去创新,写出来的作品没有新的内涵,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演出来的作品必定没有新的形式,没有群众青睐,那么你的艺术生存出路就要成了问题,与此相反,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但心里要有人民群众,而且眼里要有市场意识。只有围绕市场的需求去创作、去表演、去研究有关曲艺理论的新问题、新思想,就会使曲艺事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事实证明,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创新是曲艺的生命,不创新就没有活路,不创新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因此,在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曲艺的发展和创新,必须心贴人民群众,紧紧盯着市场,按照市场规律来经营和运作。特别是从曲艺发展的战略出发,创作和演出既要重视社会效益,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广大曲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曲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不断创新,深入到人民生活的第一线,写出让人民群众欢迎和满意的优秀曲艺作品,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曲艺同时还要在公益性文化服务以及文化市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更要在文化产业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要不断增强曲艺艺术的活力,要勇于创造,不能思想保守、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求革新。要在继承中善于发现曲艺艺术里的过时的、陈旧的,没有活力的形式。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其他的艺术形式,在创新与发展中,除了割除之外,还要学会嫁接。正所谓艺术都是相通的,既可以融合也可以分枝,如相声剧,是相声与舞台喜剧相融合,音乐快板就是快板与音乐舞蹈相融合。许多艺术通过融合,增添了活力,增强了可看性,有了新鲜感,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在继承中发展与创新,就是不能对传统曲艺的照抄照搬、盲目崇拜,就违背了曲艺自身发展的艺术规律。在创新曲艺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去引导群众欣赏取向,群众在欣赏艺术时有一种对演员个人的审美期盼。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看点”,曲艺艺术尤其是这样。演员要通过创造一种风格、形象来培养和引导大众欣赏情趣和审美取向。演员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新鲜血液,逐渐培养观众对自己的兴趣。演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有新的创意,把曲艺中的精华充分发挥到极致。要在新的环境下创造与大众相融合的审美取向和欣赏氛围,要多出不负这个时代的曲艺精品和经典之作。诚然,曲艺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是需要与文化艺术建设的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在繁荣曲艺艺术以及创造、表演的同时,更要加强曲艺艺术的教育,要有较强的曲艺艺术史论研究,要有完善的曲艺教育体系,要培养曲艺艺术的评论研究人员,借助现代化融媒体,大力宣传曲艺艺术、普及曲艺知识。广大曲艺从业者必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涵养和业务水平,不浮躁、不矫情,不求华丽的包装,只要耳熟能详。与新时代同步,汲取生活的养分,体味人民群众的真善美,摒弃社会中的假丑恶。充分发挥曲艺艺术的短小精干和文艺轻骑兵作用,在新时代的文艺征程中,发挥曲艺的文艺轻骑兵作用,用优秀的作品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在艺术中充分反映现实生活的人民喜怒哀乐,与人民相向而行,做一名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的曲艺工作者,让曲艺在新时代大潮中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曲艺群众时代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多让群众咧嘴笑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