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研究

2019-04-30 11:11张轩宁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调查研究公共服务

张轩宁

【摘 要】公共服务体制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随着我国市場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在保证公民基本生活权益、缩小贫富差距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日益重要。当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进入加速阶段。尽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纳入国家经济战略,但是三地资源不匹配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从目前来看,京津冀各地一体化进程尚需要顶层机构统筹协调,三地也要有相应的机构对接。只有在更高一层机构的推动下,各项行动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调查研究;交通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西方国家在这一阶段曾经出现的社会矛盾,在我国显得更为突出。虽然我国90年代开始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制,但是,受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当前公共服务体制和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城乡制度分割,服务范围较窄,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等多重压力。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己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

一、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的差距

京津冀一体化就是要试图打破多年来计划经济带来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衡,让发展均衡化

1.区域内经济差异显著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京津冀一体化总的思路应该是打破三省市目前现有的封闭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资源体系,让三省市逐步实现互通互联,转移人口可以享受到和北京同样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资源。然而,实际却是京津冀都市圈中三地目前所拥有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差异巨大。在医疗、教育与文化等方面的公共资源差距显著。

2.医疗资源疏解初见成效

今年,河北将新增两亿元奖补资金,支持承接京津地区优势产业项目。以医疗资源为例,据北京市卫计委统计,截至2012年底,除不少部队医院外,共有三甲大医院59家,由于人口众多,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重症患者这些年都在大幅增加,北京市医疗服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看病难现象较为严重。今后,河北将承接来自京津的各种功能转移,届时,人口与医疗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将进一步加剧。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差距

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北京市道路交通设施承载力明显滞后,全市道路面积的年均增速低于车辆年均增速6个百分点。北京市的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热力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与国际大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近几年来,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比仍有一定差距。

二、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近日表示,尽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纳入国家经济战略,但是三地资源不匹配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从目前来看,京津冀各地一体化进程尚需要顶层机构统筹协调,三地也要有相应的机构对接。只有在更高一层机构的推动下,各项行动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公共服务也要有一体化发展思路,尤其是文化、教育和卫生的一体化。目前区域内这些资源严重不均衡,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要进一步促进文化、教育和卫生资源的均等化、公平化,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标准化的学校和医院。

三、解决方法

公共服务要有一体化发展思路,尤其是文化、教育和卫生的一体化。目前区域内这些资源严重不均衡,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要进一步促进文化、教育和卫生资源的均等化、公平化,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标准化的学校和医院。此外,在政策尤其是土地、人才和科技政策上,京津冀地区要相互协调或者衔接,否则人口和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就不能正常实现。

创新公共服务机制,要充分发挥三地的各自优势,按照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首先交通体系建设先行。发展大交通,强化城市间的空间网络联系,实施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其次推进区域内产业的转移、集聚、链接、融合,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条与集群,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四、京津冀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逐渐白热化,以清华大学的吴良镛教授先后发布的两份《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报告》为标志,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相关的研究和讨论日益增多,而且引起了京津冀三地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一些研究成果开始逐步落实到政府规划层面上来。

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合作的现实分析认为,京津冀都市圈已经走过了贸易一体化阶段,目前阶段是要素一体化的阶段,并且正在向政策一体化阶段迈进,其中包括整合目前各区域发展目标,以实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制定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补偿方案。通过对2005年三大经济圈主要经济指标、京津冀区域内部主要经济指标和三大经济圈的贸易依存度比较得出结论,认为京津冀区域现状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对外开放程度低,人口发展形势严峻。未来数十年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人口发展的重要变化期,同时也是协调产业与人口,经济和社会,资源与环境等关系的重大机遇期。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有机衔接。

总之,在公共服务一体化视角下,京津冀三省市依照各自的服务基础和条件,逐渐形成一体化,最终才能互补优势,在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上成为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志;张震;试论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依据及其现实必要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

[2]吴光芸,方国雄;解决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思路:第三部门提供公共服务[J];桂海论丛;2003年05期 .

[3]吴丹涛;吕景春;业主委员会组建与非营利组织介入——基于现代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视角[J];惠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猜你喜欢
京津冀地区调查研究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水利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环境的影响及生态化建设探讨
碳减排绝对量约束目标下京津冀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