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下的特殊儿童教育

2019-04-30 11:11陈锋蒋硕高少鹏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

陈锋 蒋硕 高少鹏

【摘 要】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无时不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扩大各自志愿团队的规模与服务范围。发展特殊儿童教育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并且特殊儿童教育作为志愿服务的一个重点项目,其服务团队的建立与服务质量值的我们不断的探讨与完善。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特殊儿童教育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三支一扶”等的志愿服务项目,践行十九大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京江青志协)积极建立多支志愿服务团队。其中“向日葵”特殊儿童教育小分队(以下简称“特教小分队”)作为京江青志协重点小分队,其小分队的建立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便显得十分重要。在多次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小分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

一、小分队的基本情况与问题的提出

(一)小分队的基本情况

京江青志协是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团委领导的学生组织之一,下设四个部门,拥有特殊儿童教育小分队,图书馆小分队,荣炳小分队,世业州小分队等多个志愿服务小分队,拥有在册志愿者300多人,具有较大的志愿服务辐射范围,各小分队组织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也曾被多次报道。

特殊儿童教育小分队是其中一支重点的志愿服务小分队,下设队长两名,成员若干,于每周三前往京口区特教中心进行为期一下午的志愿服务活动,还会不定时参与协助特教中心举办的各类活动。活动对象以在特教中心学生为主,活动内容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或季节的变换进行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小分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践行党的十九大对志愿者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

(二)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1)培训力度的缺乏。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往往涉及各个专业度较高的领域,同时还要具备多项技能,例如组织交流,协作举办,安保疏散等,所以志愿者培训是一个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必经过程。对于小分队来说,缺少专业的培训会导致在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缺少一定的针对性、专业性,进而导致活动服务对象参与度不高,活动整体水平与质量的下降。

(2)单一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模式。历年来,特教小分队主要以课堂为主,教授各类常识性的内容、各类安全教育以及各类简易的手工DIY,但多年以来缺少活动的改革创新,导致活动内容老旧枯燥,缺少与新时代精神内容的结合。

(3)反馈机制与反思意识的缺乏。在活动策划与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参与的志愿者缺乏对整个活动的看法与问题的反馈,造成活动过程中问题的频发与活动过后无法进行全面评价。而参与的志愿者在参与完活动后,缺少对活动的自我反思,没对自身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与改正,造成问题在往后活动中继续出现。

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案

(一)志愿小分队专业化

(1)建立并完善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建立高校志愿服务培训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专项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过后,设立一定的考核机制,对培训内容、技巧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定小分队成员。对于进入小分队的成员,进行随时的培训考核,考核不过者重新进入培训机构进行再次培训选拔。通过这样的循环培训,有助于提高小分队的整体素质与专业程度,是小分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专业度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2)培训内容专业化。就特殊儿童教育小分队来说,培训的内容应该涉及教育学,特殊儿童教育的各类专业的内容。陈鹤琴老先生作为特殊儿童教育的倡导者,提出了其教育原则分别为个别化教育,全纳教育,系统性教育,综合性教育。建立的高校志愿服务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应该时刻围绕着这四个基本原则,结合特殊儿童教育方法,特殊儿童心理,特殊儿童教学内容以及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育培训考核,保证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拥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

(二)活动内容质量化

(1)丰富的服务内容。在以往的特教志愿服务活动中,服务内容大多以节日为主题进行课堂的知识教育宣传或者以手工DIY进行手工练习。长此以往,会造成活动参与度的下降与志愿者热情的降低,从而整体活动的质量下降。所以,丰富的服务内容在特殊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增加課外活动,有助于锻炼体能;进行音乐鉴赏,有助于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增加种植课程,有助于提高对植物的了解与种植技能的锻炼。丰富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引起服务对象的兴趣,进而提高整体活动质量。

(2)突出的服务重点。在以往服务过程中,小分队以自身策划为主,引导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是缺少了与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的深入交流,导致活动内容的重点缺少针对性,难以进行下一步的服务计划。所以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之前,应深入与教师和孩子们的需求,进行重点策划,保证活动重点的针对性突出,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提高团队的认可度。

(3)现代的服务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小分队想要长期发展下去,应该随着时代更新自身的服务方式,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孩子们进行教育教学,以便更好认识世界。通过丰富的志愿服务内容、现代科学的服务方式,全面的发展小分队,才能提高志愿服务的整体质量。

(三)整体活动精品化

一个志愿活动是否取得实际成效,重点在于一个活动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所以,对于一个小分队来说,将活动做成精品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精品化活动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活动是否具有长效性。一个活动能否长期有效的举行,并且具有一定的服务效果,是一个活动是否长效的重要表现。(2)活动是否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一个活动能否影响社会各个阶层或某阶层对于活动服务对象产生一定的程度的反响,也是评价精品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深化高校特殊儿童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

(一)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阶层越来越看重对大学生的评价,其中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挖掘、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和价值内涵,提倡自我奉献,并将自身的发展、“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个人命运与人民命运,国家命运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投身于志愿服务的洪流,实现自我价值。

(二)完善高校协作机制,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渠道与平台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公益活动,要想持续全面的发展,高校应该扶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支持并协助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高校应明确发展目标,细化措施,及时了解服务单位的基本情况,给予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同时,使志愿活动取得实际成效,打造宽广的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外企业家,2012,(11);8-13.

[2]陈敬道.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1):239-240.

[3]张针铭,胡亚琳. 大学生支教志愿服务活动的若干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07):104-107.

[4]严碧芳.论陈鹤琴特殊儿童教育观[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05):45-49.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