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金华跨境电商信用体系构建

2019-04-30 11:11李文强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信用体系跨境电商大数据

李文强

【摘 要】在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跨境电商的信用体系备受关注。课题组选取金华为样本,结合大数据相关技术,深入探讨跨境电商信用评价体系。

【关键词】大数据;跨境电商;信用体系

近年来,金华抓紧“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机遇,为金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是,跨境电商也有着诸多制约因素限制着其快速发展,其突出的制约因素之一是信用问题。跨境电商的交易主体来自不同国家,信用问题会促使交易成本不断攀升,同时会带来一定的道德风险等。课题组选取金华为样本,结合大数据相关技术,深入探讨跨境电商信用评价体系。

一、金华跨境电商信用体系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不断开放与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社会信用体系要与之相匹配。所谓社会信用体系,是指由法律、法规为基础,信用信息共享为核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虽然社会各界都日益重视信用体系,但体系当前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对跨境电商信用体系的发展造成阻碍。

1.法律体系不成熟,信用意识薄弱

一是我国广大国民缺乏信用意识,随意违约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企业信用意识薄弱,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内部普遍缺乏信用体系建设,不重视内部信用数据的积累。虽然近年来国家与地方层面加强了相关立法,如义乌推出地方个人征信体系,但相关法律体系并不完善,一些个人与企业甚至会利用法律的漏洞,在灰色地带开展相关活动。这不利于信用相关工作的开展。

2.行业信用数据缺乏联动共享

由于我国基础信用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且这些数据只在本部门使用或小范围内共享,导致信用数据分离严重,形成了所谓的“信用数据孤岛”,从而阻碍大数据技术在信用评价体系发挥作用,难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当前的跨境电商行业数据并不能被行业所掌握,一些数据由于商业上的机密性,不能进行较好地联动共享。

3.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标准不统一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因为往往涉及多国多地区的参与,必须统一交易中的各项数据,与国际标准接轨,形成具有统一性、科学性的信用标准。某种程度上,欧美等国家的跨境电商信用体系较为完善,其在标准制定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

4.中小微企业理念上不重视信用体系建设

金华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开设网络店铺,活跃在跨境贸易当中,是跨境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微企业对于企业的相关信息录入不太关心。同时,交易信息比较分散,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

二、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1.基于大数据的跨境电商信用指标体系构建

借用数据挖掘、清洗等技术处理不规则或不完整的数据,并整合不同的数据源。整合后的信用数据才能用来建设信用体系。大数据技术将颠覆跨境电商信用模型的构建。本文提出从第三方数据、各网商平台数据、社交网络数据这三个层次聚合,构建大数据信用指标体系。这三个维度的数据扩大了征信指标体系的覆盖面,对静态数据进行了补充,并将社交平台的新型数据纳入信用指标体系。

(1)第三方数据

第三方数据是指来自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部门、海关及银行等政府行政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征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网络上公开获得或者合作交换获得。此类数据一般是传统的、静态的数据。这类信息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说服力与公信力,能促进工作较好地开展。针对当前数据孤岛现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定期发布第三方数据,鼓励相关单位对数据进行综合运用。

(2)各網商平台数据

电商平台数据主要包括交易数据和评价数据。电商交易平台是动态的,海量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轻松实现实时的检测和处理。交易数据有累积交易额、交易成功率、用户增长率、回头率等。交易数据好的商家,表明企业有良好的信用。

同时,电商平台采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评价电商企业信用和服务水平。在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指标上,应将产品是否和描述相符、退换率等纳入评价体系;在服务水平相关指标上,应将客服的接待水平、物流时长等相关信息纳入评价体系。由于跨境交易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试错成本高等特点,已成交的评价会明显降低新顾客的交易风险。

(3)社交网络数据

社交行为越来越多地引入商业活动,其在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着更大作用。绝大多数的网民通过社交网络互连。社交网络上的用户通过社交平台表达自我情绪、分享所见所闻。社交平台上顾客的转发率、分享率等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关系数据和行为数据都可以作为信用评价体系的指标。但是,社交网络上的数据多是非结构化数据,包含文本、图像、音视频、社交关系等数据。需要借助大数据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搜寻、提取和分析。

为更好地获取数据,应从跨境平台、第三方等渠道获取相关数据。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人工干预环节,最大程度上体现数据的精准性与时效性,进而确保能为信用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关借鉴意义。

2.政府要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进行加强和完善

(1)公众的信用意识培养

政府应该加强信用知识的普及,强化社会公众信用意识的培养与塑造,提高个人信用的认识,使得企业和个人能关爱和维护信用,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社会氛围。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公众关注自身信用的意识。

(2)以法治方式引领信用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在信用管理方面尚不健全,对于企业或个人的失信行为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因此,在建设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建设一个信用的社会环境;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必须全面提升执法能力,严格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执法是法治的核心部分。

(3)行业信用数据联动共享

虽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倘若信息不进行充分利用,则会造成“信息闭塞”。为实现数据的共享,应从顶层设计上进行思考,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大数据的相关优势,建立开放的数据共享机制。为此,需协同海关、法院、银行、税务等多个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连通,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更为广泛的平台服务,为相关信息的智能化检索提供支持保障。

(4)跨境电商交易实现国际化接轨

在跨境电商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处于落后地位。欧美国家的信用评价体系具有严格的要求及统一的标准。另外,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交易对象的属性,注定了交易双方往往是跨国或跨地区的。由此,我们的信用评价体系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由此,应结合金华自身发展现状,逐步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中采纳和推广相应的国际标准。

三、结语

本文探索了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指标确定原则,对指标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大数据数据聚合一般从第三方数据、各网商平台交易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三个层次出发;其次,为政府消除“信息孤岛”,推进基础信用数据的共享,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最后,研究和对比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经验和教训,为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与国际接轨提供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柳向东,李凤.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评估——以人人贷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05).

[2]李毅,姜天英,刘亚茹.基于不平衡样本的互联网个人信用评估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02).

猜你喜欢
信用体系跨境电商大数据
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