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吉义
一、生态扶贫的内涵认识
我国目前还有3 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解决贫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人口脱贫问题,怎样扶贫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是一个难题,在大量的扶贫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了生态扶贫之路。所谓生态扶贫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发展搞扶贫开发,要把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脱贫致富有机结合,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变发展优势为经济优势,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生存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问题,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绿色发展的一种扶贫脱贫新模式。
生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生存、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这是一条不变的自然规律。要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才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扶贫才能见到实效。如果生态系统受到损害,脱贫就失去生态基础,扶贫也只是徒劳。贫困地区多数生态脆弱,生态脆弱也就贫困突出,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也是扶贫脱贫面临的主要难点。实行生态扶贫,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贫困人口稳步脱贫的有效途径,是抓住了贫困地区造成贫困的关键所在,牵住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实施生态扶贫,可以使贫困人口从生态的保护、修复、开发中得到经济收益,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脱贫双赢。
在贫困地区实施生态扶贫要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开发并举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绿色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这条主线;坚持造血与输血、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统一,激发内在发展动力;坚持治愚与治穷结合,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使每个农业劳动力掌握一两门农业科学技术。只有这样生态扶贫才能落到实处,收到良好效果,并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
二、生态扶贫的优劣势分析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老少边山等地理条件差和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的地区。这些地区多数存在生态脆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困难、人居条件差、教育落后、人口文化素质低等劣势和不利因素。但也有着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贫困地区一般没有工业和大气污染,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清洁(无污染),同时可以避免资金贫乏,不用购买农药、化肥、地膜、除草剂等生产资料,就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社会做出贡献,增加经济收入脱贫。二是贫困地区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差异性较大,有的适宜于发展用材林和防护林,有的适宜于发展经济林(红枣、核桃等),有的适宜于发展果园、茶园,有的适宜于种草等。通过植树种草可以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着用生态林草扶贫的自然优势。通过发展经济林、果园、茶园等,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脱贫。三是贫困地区有着田园、森林、农耕、民俗、古村落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着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优势和有利条件。通过开发休闲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等旅游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和收入脱贫。
总之,实施生态扶贫,应充分发挥贫困地区上述自然地理优势和有利条件,立足优势,大力开发生态农业、生态林草、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三、生态扶贫的实现路径
1. 培育開发生态农业扶贫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走生态农业扶贫脱贫之路。应动员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积极向贫困地区提供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需要的优良品种、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为特别贫困户提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所需的必要资金。工商部门要为贫困地区生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开辟销售渠道。宣传部门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贫困地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引导消费者特别是城市高消费人群购买贫困地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使贫困地区生产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能销售出去,获得经济收入。如江西省遂川县开展奖补生态农业扶贫,对贫困户发展生态产业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实施奖补。目前,全县建立县、乡、村绿色生态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86个,带动贫困户1.5万户,发展油茶、茶叶等绿色生态产业1.3万多公顷,养殖猪、牛、羊4 000多头,发放生态产业奖补资金3.25亿元,平均每户贫困户增收5 000元。
2. 大力发展生态林草扶贫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自然地理条件适宜发展林草有利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林草,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林草扶贫脱贫。
①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扶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已经开始,财政部、扶贫办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16年开始退耕还林向扶贫开发任务重、贫困人口多的省份倾斜,退耕还林每亩补贴1 500元,退耕还草每亩补贴1 000元。加之巩固退耕还林项目,对营造薪炭林每亩补助200元,用材林每亩补助300元,经济林、绿化苗木每亩补助500元。这些政策不仅为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生态扶贫致富提供了资金保障。贫困户可以通过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获得收益,利用坡地、荒地、荒沟发展林草获得长期利益。这样既能增加绿化国土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与脱贫双赢。
②实施林业资产性收益扶贫。在推行林业资产性收益扶贫方面山西省做出了成效,他们的经验是鼓励贫困农户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机、住房财产权等要素入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让贫困农民以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财政补助资金等量化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长期稳定增加收入。鼓励村集体将林地经营权以股份形式流转给造林合作社,农民获取股份分红+保底收益,70%分配给林权所有人,30%分配给村集体组织。这样贫困人口可以通过林业资产性收益扶贫增加稳定收入。例如,2017年山西省岚县在王狮、界河口、河口3个乡镇流转土地401.6公顷,让462户农民(包括1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公司成员, 开展林业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其中,王狮乡蛤蟆神村的农民把150.3公顷退耕还林地的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村集体与岚县茂林绿化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组织发展沙棘等林木,实施生态造林,待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政策5年结束后,农民按照“利润分红+保底收益”的方式,可获得不低于土地实际经营利润的6%分红,每年每亩保底收益不低于50元,每年村集体也可以获得每亩公益金10元。
③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扶贫。在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进行生态扶贫方面,山西省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的贫困县必须把所有的造林任务全部由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织完成。组建的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中贫困劳力不得少于60%,造林专业合作社劳务支出不得少于总投资的45%,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获得的劳务收益必须达到60%以上。据报道2016年4月,山西省共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2 853个,参加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达75 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 000人,占81.3%。2017年9月底,全省62 000贫困户劳动力参加了植树造林,共获得劳动收入4.26亿元,人均6 871元。山西省通过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让贫困地区农民在造林中获得可观收益,收到了好的效果。其他贫困地区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借鉴山西的经验,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扶贫脱贫。
3. 推进生态补偿,用好生态扶贫政策
生态补偿应遵循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基本原则。要科学合理评估生态环境的货币价值,使生态补偿真实反映生态服务的价值,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只有这样,生态补偿才能真正成为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手段。应不断创新资金补偿的来源、资金补偿的途径、资金补偿的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补偿资金使用上,应当向贫困户倾斜。在补偿资金管理上,可以设立绿色产业扶贫基金或设立补偿资金专门账户。在奖罚措施上,应制定奖励标准,实施奖罚,多奖少罚。如安徽省宣城市在全市开展生态补偿脱贫行动,确定公益林补偿面积5 000公顷,生态补偿贫困户3 605户, 发放补偿资金224.38万元(2017年)。同时,建立地方性公益林补偿机制,对“皖南川藏线”等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重点生态保护区,财政部门以每年每亩30元的标准实行生态补偿,打造生态补偿脱贫样板。
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在生态修复、退耕还林、森林碳汇交易等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用政策调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态扶贫积极性,发挥政策在生态保护的扶贫效应。在生态扶贫工作中还需要对劳务服务中优先贫困人口、在家庭林场发展中优先贫困户建档立卡等方面,制定有助于生态扶贫脱贫的政策,加以引导,促进生态扶贫健康发展。
通过公开生态公益性岗位,让贫困劳动力就业,领取稳定的工资收入,如国家公园、地質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湿地、森林、沙漠等开放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公益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管护和服务,增加稳定收入脱贫。如江西省遂川县整合中央森林管护资金、相关补助资金和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门为贫困户设置了生态护林员、生态护鸟员、村庄保洁员、河道清洁员等四类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县生态管护人员达1 505人,其中生态护林员386人,生态护鸟员152人,村庄保洁员686人,河道清洁员281人,每年贫困户人均从事公益岗位增收1万元。
四、生态扶贫实证分析
1. 毕节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范例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全市国土总面积2.69万平方千米,市域分布着沉积岩面积2.49万平方千米。境内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80年代的毕节市,在人口生存的巨大压力下,使用竭地而耕、竭草而牧的原始落后生产方式,导致森林覆盖率只剩14.9%,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经济十分贫困,人居环境十分差,大多数农民住在茅草房,有的住的是用树枝搭起的“杈杈房”。1987年全市贫困人口达34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占65.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82元,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 试验区,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30多年来,毕节市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通过开发扶贫,积极探索经济建设、生态改善、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生态扶贫新路。大力推进“绿色毕节行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保护家园,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防林、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防治等生态林业建设工程,每年人工造林2.67万公顷以上、封山育林1万公顷,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今天的绿色林木。毕节人在生态扶贫的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戴帽子”山顶种植松杉柏、“缠带子”山腰发展经济林、“铺毯子”山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挣票子”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盖房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的“新五子登科”生态建设新路子。到2014年全市累计植树造林面积达130.71万公顷,治理石漠化面积达76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46.2%。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显著的赫章县海雀村森林覆盖率达70.4%,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80%。生态林业建设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遏制了石漠化,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毕节市又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实施结队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的到村到户行动。投入3.84亿元把居住在深山区、石漠化山区的3.2万贫困户移民到产业聚集区、生活方便区。改造农村危房47.5万户,过去的茅草房已成历史。
生态扶贫出效果,从1987年到2011年,毕节市生产总值增加到737.4亿元,增长了40倍;财政收入增加到181.66亿元,增长了9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 210元,增长了23倍;每年平均城镇化率、森林覆盖率增长一个百分点左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 015平方千米,减少绝对贫困人口300多万。目前,毕节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迈向建设小康的新征程,生态建设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新跨越,人口控制步入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新领域。
2. 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生态农业助推精准扶贫案例
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曹河村。从2013年开始,公司在蔡甸区11个村流转土地面积246公顷,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绿色蔬菜,生产绿色农产品。公司先后建立了绿色蔬菜产业的可追溯管理体系,制定了绿色农产品种植标准,兴建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室。在蔬菜种植田间安装了传感器、摄像头、温室感应器等现代农业管理设施,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安全。从生产到销售严格管控各个环节,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的安全服务。公司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经济实力壮大后,为当地贫困户精准扶贫做出了成绩。他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公司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从土地流转入手,优先把当地贫困户的土地纳入公司流转范围和兑付土地租金;在用工上,优先安排贫困户纳入公司用工对象和买保险;在生产经营上,公司无偿为贫困户生产绿色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为生产经营资金困难的贫困户,提供临时周转资金,金额达50万元以上;在产品销售上,公司对贫困户生产的蔡甸莲藕和蔡甸藜蒿地方名特产,每年拿出10多万元用于实行保底价收购,确保贫困户的生产利益不受损失。在精准扶贫蔡甸论坛上,公司通过互联网为当地农民(其中一大部分是贫困户)生产沉湖大闸蟹做销售广告,树立品牌,提高销售价格,增加收入。公司发起成立湖北省生态蔬菜产业行业委员会,将有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脱贫致富。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风街2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13号楼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