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他们心有精诚,手有精艺。
他们技高胆大,巧夺天工。
他们守护经典,攻坚创新。
他们练技修心,兼济天下。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用极致追求,书写新时代匠人精神。
系列专题——
为您讲述新时代大国工匠。
那是2007年的寒冬腊月,辽宁省,阜新市,距市区40公里之外的荒野中。
天空漆黑、大地银白,寒风夹着细密的雪呼啸席卷。地上还未被雪覆盖的只剩一片干枯的灌木丛,灌木边停着一辆工程车,车旁是一个人工竖井,盖子已打开,下面亮着昏暗的灯光,几根粗大的管道在地下交错,其中一个正不停地漏水。
管道上坐着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厚厚的工作服,一手拿着焊枪,另一手拿着焊帽,正仰着脸,眺望竖井外那一小块漆黑的天空。
雪花不停飘进来,落在他已经冻得紫红的脸上,而他眼中正流出泪水,是的,他正默默哭着。
很久,他才深吸一口气止住泪水,用袖子蹭蹭脸,戴上焊帽,手里的焊枪“啪啪”地敲打管道上的漏点,迸出点点焊花,随后,白炽般的焊光持续亮起。风雪中竖井下,只剩下他焊接时“滋滋”的声音,显得无比孤单。
这个男人叫孙冶,那是2007年,他刚到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工作时的真实一幕。10余年后,这位曾经孤独奋战的焊工,已成为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七大代表。
孙冶是1971年生人,在36岁之前,他的生活极其平常。他的家在锦州市,毕业于锦州电力技校,专业是锅炉安装。1992年他进入锦州一家电力企业,先是在制粉班当检修工,随后被分配到焊接班组工作。1995年结婚,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那时,他每天上班干活儿,下班回家,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日子过得和每位普通职工一样平静恬淡。唯一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时,他参加锦州市青年技工大赛,在焊工项目中取得第二名。在当时的企业,这名次并未给他带来任何改变,生活仍是一如往昔。
变化发生在2006年,孙冶所在的企业改制,并被收购,新的企业主向车间派出大量管理人员。原有员工与新管理者之间似乎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断有原企业员工被辞退或自行辞职。
“当时车间里,新来的车间主任坐在椅子上,颐指气使地指挥工人干这儿干那儿,原来老厂的那种氛围彻底没有了。”孙冶对过去那段经历不愿多讲,只说,当时新企业主派来的管理人员已透出口风,原有员工多数都不会被留下,让老员工离开只是时间问题,或是还没有找到恰当的理由。
本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突然就变成了危机四伏。一旦失去工作该怎么办?孙冶一家陷入深深的焦虑,孙冶的父母彻夜难眠,长吁短叹。发电企业的焊工技能(锅炉焊接)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擅长的是狭窄空间内手动电焊,这种长项在其他行业焊工中得到发挥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孙冶可以在锦州找一个焊工岗位上班,但無法凸显自己的技能特长,工作也不会再稳定。
正这时,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筹建的消息传来,孙冶动心了。新厂的建立是在阜新市清河门区的一片田地上,具体位置在地图上都找不到。抱着希望,他和几个工友坐火车到义县,又从义县拼了一辆出租车,一路颠簸着开到了厂区。
那根本算不得是厂区,只能算是个在荒野中突兀耸立的工地,四周不见人烟,孙冶看时心里一阵发凉。
回家一商量,家人都不同意。父母一直期望和孙冶住在一起,老来有个照应。孙冶的女儿当时刚上小学三年级,正是最需要父母看护学习的年纪,家里家外处处都离不开孙冶。
“但我还是去了。我不能坐等被淘汰,再难,也要重新开始。”孙冶说,对于36岁的他而言,这是他人生里最凝重的一次选择。
2006年10月,孙冶以理论和实践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成为该企业筹备过程中的主力焊工。
建厂初期的艰苦令他终身难忘,当时给员工安排的宿舍是毛坯房,连门都没有,只靠着一个床垫在地上打地铺。孙冶每天睁眼爬起来开始干活儿,到了半夜才一身疲惫回来,倒头就睡。
“机组投入运行后,设备缺陷较多。”孙冶说,他记得2号机组刚运行1个月就出现泄漏,抢修了几天几夜。抢修刚刚结束,燃料车间设备又出现故障,主轴承损坏,工程师、车间主任带着孙冶等骨干工人商讨方案,重担又落在孙冶肩上,他用焊枪将设备两端大梁割断,成功取出轴承,抢修后又在极为狭窄的空间内重新将大梁焊接成功……
几乎每天都有各种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上岗初期,孙冶整整三个月没能回家,经常是半夜接到电话,爬起来就往外跑。到后来,厂里的工程师都已不忍心,偏偏半夜又出故障,工程师不再打电话,而是亲自跑到宿舍去通知孙冶,一进屋,看见孙冶连工作服都没脱,四仰八叉躺在床上酣睡。工程师在床边来回踱步,正犹豫,孙冶猛地醒了,问是不是又出什么状况了?说着,爬起来就往外走。
几个月后,妻子来阜新看望孙冶,毫无意外孙冶又在抢修,这次是在车间外部焊接,顶着6级风和泄漏的煤灰黑粉。一直干到晚上11点多,全身上下都是黑粉,像矿难被困在井下十几天一般。妻子看到这情景当场就哭出声来。
妻子说再也不来了,其实,孙冶也不希望妻子看见自己辛苦的样子。建厂初期那几年,孙冶没有一个节假日休息,有一次大年初一,2号机组再度趴窝,影响了居民住户供暖。孙冶放下碗筷赶回公司,现场条件苛刻,只能通过软梯爬到26米高的炉体上对泄漏位置进行补焊。
这意味着孙冶要背着设备,靠软梯爬10层楼的高度进行作业。孙冶说,爬到20米时他就已经手脚无力,浑身是汗。他用胳膊挂在绳梯上喘气,不知为什么就想起了远在锦州的父母和妻儿,鼻子一酸几乎掉下泪来。此时,绳梯两端都有工友在高喊他的名字,都在等着他去解决问题,来不及多想,一咬牙继续向上爬。
在2号炉上奋战两天两夜,修理好之后,又传来消息,厂区外工业水的供水管道漏了。孙冶二话没说,带上设备,坐上工程车,连夜跑去野外,跳下竖井,等排水完成,立刻开始焊接作业。
“我记得,一开始没下雪,我焊着焊着,忽然头顶就飘起雪花来。我就停下了,抬头看竖井外面的天,那时候,四周特别安静,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人。我就想,家里人都在干什么呢?他们,也一定在想我吧。然后我就控制不住,坐在管道上哭了。”孙冶讲述的,是本文开头的一幕。
孙冶的奉献绝不仅是勤奋二字,自进入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以来,面对建厂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设备故障,他潜心研究抢修和维护方案。火力发电企业的锅炉在长期运行中因为腐蚀、磨损等原因,会引发炉内壁的管路爆裂,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停炉抢修,一般抢修周期是7天时间,损失高达400多万元。孙冶结合工作实际,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出了“炉外侧更换水冷壁操作法”,使机组抢修换管时间缩短到24小时,每次更换,均为企业减少几百万元的损失。
2010年,孙冶参加阜新市举办的焊接技能大赛,一举获得“技术状元”头衔,随后被颁授阜新市“首席员工”、阜新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孙冶并不满足于此,他保持公司多年来师徒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认真带徒,为企业培养更多技术能手。坚持在企业内开展焊接业务培训,为班组员工授课,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探索出的焊接技术和工艺传授给徒弟,先后培养出机炉技术骨干8人。在2018年举办的阜新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接大赛中,孙冶的一名徒弟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5年,在工会组织支持下,孙冶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坚持以老带新,以技师带动普通员工,从小改小革入手,让大家在点滴的奉献中领会到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短短一年时间,就为企业解决了数十个技术难题。其中,孙冶带领团队制作的石灰石分离装置,极大减少了送料堵塞情况的发生。“或许在外人看来,我们解决的都是小问题,但对企业生产而言,一点一滴降低成本、减少事故、提升利润,踏踏实实地干下去,企业才会发展壮大。”孙冶说。
对孙冶来讲,更值得欣喜的是在他和同事们共同的努力下,企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其发电过程中大量采用煤矸石作为原料,这种新型发电模式注定将对锅炉炉体磨损较大,事故率应高于普通煤炭发电企业。但通过多年的攻坚克难,到2013年,该公司的运行全面进入健康状态。2018年,该公司实现全年零事故、零非停的“双零”安全目标,并荣获“辽宁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在这次获得荣誉的15家单位中,该公司是唯一一家电力企业。
2016年,孙冶获得华电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获得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孙冶当选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当选中华全国总工會十七大代表,2019年新春伊始,又当选首届“阜新工匠”。
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七大代表的头衔被孙冶分外看重。他对记者说,回想起10多年前,他离开锦州来到阜新时,内心最大的愿望是找到一方土地勤奋工作。作为一名一线工人,他从没想到过能成为技术状元、劳动模范,更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全国工人的代表,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亲眼见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最近的距离聆听党和国家领导人所作的报告。
“我觉得,自己能如此幸运,一方面是因为我真正热爱工作、热爱企业,我做的技改和创新为行业和企业贡献了个人力量,传播了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正能量;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国家对产业工人的重视以及工会的支持。”孙冶说,通过参加会议了解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来自基层和一线的职工代表比例,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47.9%提升到了60%以上,工人代表则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5.9%提高到18%以上。
“说到底,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一个属于产业工人的好时代。”孙冶说,他珍视自己的代表身份,力争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带到工作岗位上,传播到每一个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