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内外兼修”的江苏美丽乡村

2019-04-30 09:08吕美晔刘明轩
群众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外兼修美丽生态

吕美晔 刘明轩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地区的重要实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因此,建设美丽乡村不光是要造路刷墙,更要修炼好融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幸福宜居为一体的内功。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不仅要美丽在外,更要美在发展、美在活力。江苏以美丽、生态、宜居为目标,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出硬招、出实招,将绿色作为农村发展的主打色,将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助推乡村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型,离不开科学设计的政策体系。其中,禁止性政策是对绿色发展边界的划定,也是转型初期的首要和必然选择。近年来,江苏不仅通过发布和实施各类通用的禁止性法规条例来对乡村产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范,还通过各类专项整治或者行动方案,如“263”专项行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和提升,对资源能源的滥用以及破坏式的发展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约束。除了运用“禁、堵、治、罚”等带有行政惩罚性质的手段之外,通过农业产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才是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关键。早在本世纪初,江苏就开始逐步探索“三集中”发展模式,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通过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1%,秸秆综合利用达93%。通过禁与疏相结合的政策安排,江苏农业正积极迅速地向绿色发展转型。

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长期以来,江苏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重点对村庄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染、农业废弃物等进行整治。经过上一轮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省内1万多个村庄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制镇垃圾中转站、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实现全覆盖。2018年,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对全省村庄环境进行持续的改善和提升,并将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和厕所粪污治理列入重点任务当中。截至2018年底,全省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7.63%,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3.68%。针对苏北地区农村居民住房条件较为落后的现象,省里特别出台了《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快推進苏北农村地区四类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推进“空心村”以及全村农户住房改善意愿强烈的村庄改造。此外,全省各地还对村庄环境的长效管护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淮安市洪泽区,建立了一套“五位一体管护”模式和区镇村三级督查考核机制,有效解决了村庄公共环境和设施管护不足、经费缺乏、多头管理等典型问题。

乡村的社会治理和文化繁荣。如果说绿水青山取决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那么村民和游人的获得感则与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密不可分。良好的治理可以使村民感受到幸福,也能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使整个乡土社会呈现出一派有序、淳朴、和善的氛围。盐城市射阳县长荡镇通过推进村民自治和引导德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如发挥乡贤作用协调邻里纠纷,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尚;通过好人评选加强引导宣传,培树道德模范榜样,在农村逐渐形成了文明和谐的新风正气,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美丽乡村是国人心目中的故乡和归处,乡愁不仅有生态意蕴,更有文化意境。徐州贾汪区马庄村积极转型,挖掘传统乡土文化内涵。通过发展民间乐团,举办文化庙会,制作生产传统香包等,实现了产业富民和文化富民的比翼齐飞。马庄独特的乡土文化也吸引着众多游客,2018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美丽乡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必须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事业。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强化规划引领的作用。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乡村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些原有的村落会自然地消亡,另一些新型乡村社区又会随之繁荣。面对这种乡村发展趋势,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有前瞻性,应以规划为引领。在乡村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家、群众等多方意见,从乡村发展实际出发,着重体现对自然环境、乡村文化、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尊重,立足现有的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地形地貌,精心规划,凸显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在乡村规划实施过程中,力求保证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和长效性,按照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谋划、量力而行地实施好美丽乡村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如镇江市丹徒区实行的镇村规划师派驻制度,有力地为美丽乡村的布局规划、环境整治和施工建设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

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实现美丽乡村的内外兼修。要想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还必须将良好的生态与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生活相结合,形成生态美、产业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共建”之势,实现美丽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和谐”发展。因地制宜地抓特色,加快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积极推动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形成低碳、绿色、集约化的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在继续补齐乡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短板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引导村民逐步转变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同时,通过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着力提升美丽乡村的乡风文明,使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制度供给。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美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不能以牺牲乡村发展为代价,美丽乡村建设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支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推动城乡要素、产业、居民、社会和生态融合,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荣。通过全面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破除美丽乡村建设的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福祉。继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制度供给,通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生态补偿制度,统筹建立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长效机制等,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将乡村建成美丽、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霍宏光

猜你喜欢
内外兼修美丽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电力企业学习型班组的建设与实践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农村美也要“内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