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海 尤展 金浩昊
东方风来满眼春,南国花开第一枝。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始终位居全国前列,表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日前全国党刊研究会组织党刊记者前往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采访调研,本刊记者在南粤大地实地感受创新活力。
激发动力 抢占发展制高点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广东不断激发内生动力,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落子重点产业,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越早落子就越早占据主动权。广东在珠三角地区每个市确定1—2个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培育机械装备、绿色光源、海洋经济等具有广东特色的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布局,启动建设4家广东省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近五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从1236亿元增加到2500亿元,居全国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17%提高到2.65%。这一组亮眼的数据彰显了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作为。
市场引领导向,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广东充分发挥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紧紧围绕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重点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去年,广东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超过2000亿元,占全省总投入的近90%,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全省30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了研发机构全覆盖。深圳出现了“4个90%”现象,即90%的研发人员、90%的研发机构、90%的科研投入和90%的专利产出均来自企业。以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迅速崛起,与小微、草根创新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创新生态体系,实现了研发、生产和市场的有效对接。
重构创新空间,推进孵化体系建设。近年来,广东针对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特征,以专业镇和孵化器为抓手,加速创新空间组织的重构。通过支持建设专业镇公共创新平台、建设跨区域的产业联盟和专业镇联盟,推动专业镇的创新和升级。此外,广东还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孵化链条。2014年,前海管理局联合深圳市青年联合会、香港青年协会三方共同发起成立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业园区,将前海打造为港澳青年内地发展的“第一站”。如今,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00多个,其中港澳团队150多个,超半数项目成功获得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目前,全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00多家、众创空间700多家,均居全国第一位,实现21个地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全覆盖。
重点发力 营造良性创新生态
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广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率先改革,重点围绕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进行制度构建和环境重塑,不断集聚创新资源。
率先推动制度改革,增强创新主体活力。广东通过在行政审批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建立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多家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2017年,深圳市全面推广“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登记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新增商事主体年均增长近30%,增量超过前30年的总和。
大力支持科技金融,为本土创新创业注入海外资本。广东倾力打造以创新链为中心的金融生态系统建设,重点解决创新创业融资难问题,从而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风险,形成了研发质量与创新投资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对企业赴境外开展研发活动、建立合作网络或开展研发投资等予以适度激励;另一方面开展并购贷款和股权质押贷款业务的机制改革,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研发、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加强国际研发合作。同时,大力吸引海外天使投资人、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广东。
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提高招才引智质量。广东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外籍人员来粤就业创业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其中尤以外籍人才出入境改革最具突破性。2016年,广东省出台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满足了外籍高层次人才、留学归国创业外籍华人、外籍青年学生和投资人员等四类外籍群体签证、居留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不到3個月就受理批准了相关签证超过700人次。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广东还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和发展集聚平台,建立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和评价激励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一体化和粤东西北地区人才聚集。
释放活力 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
广东通过在跨区域系统内打通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渠道和平台,加速本地与外部创新资源的融合,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支撑区域发展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其中,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融合最为突出。
打通创新要素流动瓶颈。粤港澳三地的创新合作受制于基本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创新要素流动存在障碍,比如,科研经费难以跨境使用、两地人才不能互认专业资格、研发设备出入境手续繁杂且关税较重等。为此,广东推出了地方创新券和研发经费跨三地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粤港联合研发资助计划,并将实施范围扩大到珠三角9市。支持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粤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并同等享受初创补贴、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自贸区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试点改革,优化科技型企业非贸付汇办理流程。
加速科技创新走廊协同合作。2018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对原有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进行扩容,提出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20多所高校,组建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香港、澳门与广东等地7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产业创新联盟”。此外,大湾区知识产权联盟、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大湾区生物医药促进会……一个又一个合作载体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让粤港澳的创新互补进一步加强。一条有望媲美美国“128公路”,融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的创新通道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快速打通。
促进大湾区内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的创新产出总量差距正不断缩小。从2015年开始,粤港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经超出其他湾区之和。如何推动这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广东加快实施《粤港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协议》和《粤港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并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性改革举措。如将港方在粤研发机构纳入广东省创新体系,支持参与省内科技计划、共建高新区和粤港研发生产一体化基地;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联合设立产学研创新联盟等。同时,加大对香港科技中介机构在粤提供专业服务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共建两地共享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