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玉芳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80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抢救的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各40例患者的观察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急救护理,总结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两组满意度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该病患者给予的一系列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是患者的咯血治愈和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急救护理;分析
咯血作为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是常见的肺结核并发症,是指声门以下的肺组织和呼吸道出血,通过咳嗽动作由口腔排出。该病发病突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抢救会导致窒息,3~6分钟内死亡。因此为该病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是将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该病患者进行的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现如下报告。
1.1一般资料 将80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平均分成观察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内容为:
1.2.1心理护理:面对突然发作的肺结核大咯血,该病患者因掌握的相关知识不足极容易产生恐惧绝望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过分紧张的情绪会致使喉头痉挛引发窒息。因此护理人员在自身保持冷静的同时叮嘱陪护人员保持镇静,避免患者受到消极情绪影响。严格保证抢救治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增强患者安全感。协助其采取患侧卧位避免病变播散,对健康一侧通气有利,对于严重烦躁不安的患者肌肉注射10毫克安定使其镇静。
1.2.2急救准备: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为患者迅速建立双通道静脉通道,两条通道用于输注药物和输血补液等治疗。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将压舌板、开口器等急救物品准备到位,鼓励患者尽可能将积血咳出为防止喉头痉挛引发窒息不要屏气,尽可能将正常的呼吸频率维持,对其背部轻拍帮助排出积血。
1.2.3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止咳镇静等药物,止血药物选用1000U立止血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葡萄糖溶液50%缓慢静脉推注,给予高血压、年龄超过70岁及患有肺心病的患者120毫克维生素k+3.0克止血敏+0.6克止血芳酸,加入250毫升的10%葡萄糖溶液缓慢静脉推注。如果这些措施的效果不佳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凝血酶,肌肉注射10毫克安定或15毫升的10%水合氯醛为主要镇静药物,止咳方面可给予患者16毫克溴已新,对于剧烈咳嗽的患者肌肉注射0.015克可待因,对于短期内剧烈失血的患者可酌情输注同型血液。
1.2.4指标监测:护理人员在患者用药期间对其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变化进行密切监测,一旦患者有面色苍白、瞳孔放大、胸闷气憋、血压下降等表现需考虑窒息的情况。此时护理人员将床板迅速抬高保持和地面呈45°,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轻拍其背部将积血排出,对于意识模糊者将其头部托起向背部屈伸,将患者口腔使用开口器撬开,及时将假牙取下,将患者鼻腔及口腔内的血液迅速清除,情况紧急时可将患者舌头用舌尖拉出,为避免呼吸道阻塞将呼吸道内血液使用吸引器吸引。将供氧速度加快并注意湿化,使组织缺氧状况得以改善,同时为使正常的气体交换得以维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呼吸兴奋剂,对于措施无效者应酌情考虑切开气管或给予气管插管。
1.3观察指标 总结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
1.4统计学处理 文章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以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肺结核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强烈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因结核分枝杆菌引发,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且病程迁延。作为肺结核常见症状之一的咯血,在所有肺结核患者中占30%~50%左右,其主要威胁在于患者大量咳血后气管与支气管滞留血块引发窒息死亡,这种急危重症来势凶猛,发作突然,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抢救护理会随时危及其生命。
本次试验中对患者进行的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休克、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止血,在急救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其紧张不安的情绪得以稳定,避免病情因受到情绪刺激而加重,同时加强患者的配合度;静脉通道的及时建立使抢救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有力保障;急救期间患者很可能因失血过多、咯血引发的窒息导致休克而迅速死亡,护理人员对有自主呼吸功能的患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药物治疗、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供氧等措施使其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于丧失自主呼吸功能的患者考虑多数因失血过多导致,进行气管切口或插管时借助先前的静脉通道进行及时输血。
综上所述,对于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的救治護理工作,应由护理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该病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症状,方能使护理操作有序进行,提升患者安全感的同时积极配合急救护理工作,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护理措施的调整才能有效改善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