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本
(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东路39 号西楼102 室,江苏 南通 226007)
所谓蜂路就是人们为了便于操作,在巢框与箱壁之间所留的间隙。这种蜂箱的蜂路设计,如今也广泛用于中蜂的活框养殖。由于我国长期使用西方蜂箱和使用具有在西方蜂箱设计理念指导下改进的中蜂蜂箱养殖中蜂,于是形成了定势思维,人们习以为常,也没有认真探索过蜂路设计到底对中蜂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适合不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笔者对照中蜂在自然界树洞中筑巢的生物学特性后,发现原生态的中蜂蜂巢,巢脾两侧的中上部巢脾都是牢牢固定在树洞洞壁之上,根本没有“蜂路”。于是近2 年设计了“无蜂路”泡沫塑料立式试验蜂箱和相应的能让工蜂造脾时将巢脾固定在箱壁上的“无蜂路”巢框用于养殖中蜂。2018 年冬至2019 年春,在对越冬蜂群称重了解越冬状况时,意外发现有蜂路、“无蜂路”、蜂路的宽窄对中蜂蜂群的群势有巨大影响。“无蜂路”蜂群的减重最少,能量和物质的消耗最省;有蜂路蜂群重量大减,能量和物质消耗很大;宽蜂路蜂群减重最大,能量和物质的损失最大,造成蜂王停产,工蜂数量减少群势严重衰退。现将越冬蜂群试验情况和初步结果汇报如下,供大家做进一步试验时参考。
本次试验所用蜂箱是笔者根据中蜂在自然界中主要在树洞中筑巢的生物学特性而设计的中蜂立式蜂箱。蜂箱所用的材料是当代使用最广泛、保温效果最佳的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的厚度为2 cm,保温隔热效果是同等厚度杉木板的3~4 倍。
本试验所用的泡沫塑料立式蜂箱有2 种,一种是过去笔者常用的内高51.5 cm、内长43 cm、内宽32 cm 的有蜂路蜂箱,巢框内围28 cm、内高45 cm、蜂路宽1 cm;另一种是专门设计的内高51.5 cm、内长43 cm、内宽28 cm 的“无蜂路”蜂箱。所谓“无蜂路”蜂箱,就是为了让工蜂在筑巢造脾时能让巢脾顺利通过巢框的边梁把巢脾直接固定到箱壁上的一种设计方案。方法:一是巢框边梁采用厚6 mm、宽20 mm优质硬木的扁木片制作,工蜂在较薄的边梁上也能造脾并很快与箱壁连到一起;二是用φ5 mm 的建筑用钢筋,弯制边梁和底梁成“门”字形,然后钉到上梁上构成巢框,工蜂造脾时能很快把巢脾延伸固定到箱壁上,以利于中蜂实现原生态的“无蜂路”蜂巢。本次试验用的2 种“无蜂路”巢框外宽均为27 cm,用的是内宽为28 cm 的蜂箱;宽蜂路用的是内宽32 cm的蜂箱,外宽27 cm 的“无蜂路”巢框。这样形成的蜂路宽为2.5 cm,工蜂造脾时由于间隙太大,不能做到脾、壁相连,形成宽蜂路蜂巢。
参试的越冬蜂群一共有5 群,1 群为“无蜂路”蜂群,越冬前为6 脾蜂,越冬后仍保持6 脾蜂。宽蜂路蜂群为1 群,越冬前为10 脾,越冬后衰减为5 脾。常规蜂路蜂群共3 群,越冬前分别为10、7、10 脾蜂,越冬后分别为6、7、9 脾。试验的中蜂为南通本地的自然中蜂类型。
越冬蜂群的称重和检查,一般是根据冬季的天气状况安排,大约半个月时间连同蜂箱整体称重1 次,记录重量。使用的是电子人体秤,精度为±50 g。2018 年12 月30 日至2019 年2 月28 日,近60 d 时间里共称重5 次,结果见表1。
表1 越冬蜂称重记录
从表1 可知越冬试验的5 个蜂群,虽然“无蜂路”蜂群是其中最小的1 群,只有6 脾蜂。但是蜂群巢脾的中上部都连着蜂箱壁。蜂巢的四周都有泡沫塑料包裹与空气接触面大幅减少,越冬期的物质和能量消耗也极少。所以“无蜂路”蜂群是5 群中减重最少的1 群,只有0.6 kg。而且保持群势也是最好的,越冬前有6 脾蜂,越冬后仍有6 脾蜂。
越冬期蜂路宽度始终保持2.5 cm,蜂巢中上部除右侧靠近箱壁的部分依靠泡沫塑料箱壁得到保温外,其他3 面都是悬于箱中通风透气,蜂球表面大量裸露,热能消耗大。于是整个越冬期蜂王停止产卵,蜂群工蜂数量有减无增。整个蜂群越冬期从10 脾蜂减少为5 脾蜂,而且箱中所剩的工蜂全是越冬前保留下来的老年蜂,群体质量远不及“无蜂路”蜂群老中幼蜂的合理蜂龄结构。群体减少重量5.2 kg,也是试验群中最多的。
本次越冬试验的3 群常规蜂路蜂群在像平箱一样留有1 cm 宽蜂路的立式泡沫蜂箱中。越冬蜂群除右侧一边能紧靠泡沫塑料箱壁保温外,蜂巢的其余3 面,由于蜂路形成的空间,蜂巢的表面都暴露在空中仅有边梁有一点保温作用。蜂巢裸露的表面积要比无蜂路蜂群的表面积要大几倍,故越冬期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越冬群的减重很大,箱减重1.7~5.1 kg。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蜂路宽度的增加蜂巢裸露面积加大,热量消耗也增多,对蜂群的不利影响也加大。
中蜂在自然界主要在树洞中筑巢,巢脾与箱壁始终连成一体,不但对蜂巢起固定作用,而且在气温较低或较高时,厚厚的树洞洞壁为之保温或降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为设置的蜂路在箱脾之间制造了空间使空气流通,破坏了原始蜂巢科学合理的结构,使蜂巢的侧面裸露面积增加数倍,以致大幅增加了蜂群的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体力的损失。所以说蜂路对于中蜂养殖来说带来的是灾难,是造成中蜂难养的重要原因。
通过改进中蜂蜂箱和巢框的“无蜂路”设计,是迅速解决中蜂养殖难,提高中蜂养殖效率,提高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应大力深入研究试验。
蜜蜂系社会性昆虫,其繁育区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近35℃的近恒温状态,外界环境温度越低能量散失则越大,保温隔热对于中蜂养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在大力研究推广“无蜂路”蜂箱和巢框养殖的同时,对现有越冬蜂群进行“无蜂路”包装也很必要。办法是在越冬蜂群两侧加2 块与箱板同等大小的挤塑板,箱的当头分别加1 块贴铝箔的橡塑保温毯。铝箔橡塑保温毯是由1 cm 厚的橡塑贴铝箔构成,有极好的弹性,巢框放下去时可将保温毯压到边上,放稳后毯子会复原到位,把1 cm 蜂路堵住。蜂群的顶部再加与箱口一样大小的挤塑板做成顶盖,盖在覆布上,这种包装十分严密,既不透水也不透气,所以要注意调节盖板,留出换气通道,让空气适当流通和散去水汽。到了开春要及早去掉盖板,以利通风散热。还有,挤塑板易遭蜜蜂和巢虫啃咬而损坏,所以要在接触蜂群的面上贴上封箱胶带,以防损坏。
本次试验所用的“无蜂路”巢框为木制扁侧梁巢框或钢筋巢框(图1,图2),手工制作较为麻烦,标准化程度也差。这些都是为试验临时采用的办法。今后试验成功定型后采用工程塑料ABS 挤塑成型,不但强度大,美观耐用,而且价格也不会很高,易于推广普及。
图1 扁侧梁巢框
图2 钢筋巢框
本次试验总共用了5 群中蜂,其中“无蜂路”和宽蜂路只有1 群,虽经越冬期多次称重,收集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但终究试验数量太少,精度有限,有待今后进行更多更充分的科学实验,探讨蜂路的影响,以解决中蜂养殖现代化这一关。欢迎大家讨论,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