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渚中列纷卉 岸旁水禽鸣(上)十二世纪高丽青瓷汀洲水渚纹样中的中国元素

2019-04-30 08:18:56王明彦
紫禁城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禽高丽青瓷

王明彦

汀洲水渚图像,韩国学界一般通称「蒲柳水禽纹」,常表现为水中小洲或岸际坡地上植柳树、芦苇、梅、竹、蒲草,水面满布莲荷、水草,并有凫鸟、鹤鸟、鸳鸯、鹭鸶活动其间,内容丰富,极具意趣。十二世纪高丽青瓷纹样中的汀洲水渚图像,依构图形式可分两类:中轴式和边角式。前者极有可能受到输入高丽的定瓷影响,并结合十二世纪辽墓壁画、金银器纹样构图乃至唐末五代花鸟绘画传统,移居高丽的契丹官匠可能为这类图像传播的中介角色。而在北宋小景画渐兴的背景下,宋朝和高丽之间频繁的政商往来与宫廷画家的交流活动,则促使边角式汀洲水渚图像在高丽宫廷的转化与运用。

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博士生。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助理研究员、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助理等职。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韩国美术史、中韩艺术文化交流

阅读链接

高丽王朝与高丽青瓷

◎ 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自九一八年王建被拥立为王始,至一三九二年李成桂废恭让王,建立朝鲜王朝,历经三十四代君主,共四百七十五年。国土范围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都城为开京(今韩国的英文名“Korea”就是高丽英文名“Goryeo”的变形)。

◎ 高丽青瓷是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生产的青釉瓷器,是朝鲜半岛陶瓷工艺发展到顶峰的产品。高丽青瓷高雅、美丽、清新,釉色多呈青翠的绿色。一般认为高丽青瓷是受到了越窑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有关高丽青瓷的研究,在窑址出土品及其制作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此外,学界致力于通过高丽青瓷的器类、纹样、铭文进行编年推定以及特征归纳,并藉此进一步界定高丽青瓷中受中国影响的部分与自身特色的部分。而在东亚陶瓷交流研究方面,透过朝鲜半岛与附近海域发现的考古遗物,则可对东北亚区域间的物质交流与文化传播、工艺制作技术水平等有更多元的了解,尤其是数量相对较多的陶瓷器,更有着大量的研究空间。

高丽王朝(九一八年~一三九二年,后梁末帝贞明四年至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初期,首都开京(今朝鲜开城)与邻近地区的瓷器需求,主要由朝鲜半岛中西部窑场供应。以十世纪后半期较具代表性的韩国京畿道始兴市芳山洞窑址与龙仁市西里窑址为例,碗、钵、盘、盏、盏托、水注、瓶等器种占目前所有出土品的比例过半。类似情形亦出现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窑场,以韩国全罗道康津地区窑址为例,自十世纪后半期至十一世纪中期为止,该区窑场皆以日晕底青瓷碗为主流产品。由此可见,十一世纪中期之前的高丽初期青瓷多以生活用具为主。(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编《天下第一·翡色青瓷》,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二〇一二年,页二三二~二三五)

阅读链接

日晕底青瓷碗

◎ 日晕底青瓷碗,韩国学界惯用称谓,因该类青瓷碗圈足底部宽阔,整体形如日晕,故以称谓之,主要生产于高丽青瓷早期,已发现烧造的窑口多位于韩国西南岸,如康津窑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窑口。

自十一世纪开始,中国南北各窑场的生产活动热络,至十一世纪后半期已达鼎盛。这些产品透过频繁的政商活动大量传入高丽,尤以十一世纪末最盛。高丽青瓷受其影响,在器类、造型、纹样、装饰技法等方面皆有很多变化,亦出现了大量生活用具以外的产品。(尹龙二《고려청자 전개의 새로운이해》,《호림박물관 신사분관 개관기념특별전‧ 高丽青磁》,成保文化财团,二〇〇九年,页一九三~一九七)十二世纪以降,高丽青瓷纹样常见汀洲水渚图像,由于此类图像在构图形式上绘画性较强,与一般装饰性纹饰有别,且据文献记载,十二世纪高丽王朝宫廷画家(也身负内廷器用纹样设计之责)与北宋宣和画院多有交流,故深入研究此类图像,或可补充现今高丽绘画史研究因材料不足而受限之情形,并进一步扩充对北宋、高丽绘画交流的认知。本文将以十二世纪高丽青瓷为主,辅以同时期高丽金属器、中国绘画与墓室壁画相关材料,探究汀洲水渚图像于十二世纪在北宋和高丽两地之间传播、转化与运用的情形。

汀洲水渚图像的样式

所谓汀洲水渚图像,韩国学界一般通称「蒲柳水禽纹」,常见纹样为水中小洲或岸际坡地,上植柳树、芦苇、梅、竹、蒲草,水面满布莲荷、水草,并有凫鸟、鹤鸟、鸳鸯、鹭鸶活动其间。由于纹样内容丰富多样,单以「蒲柳水禽」称呼不足以涵盖全景,适其描绘皆为水景,故以「汀洲水渚」称之。

十二世纪高丽青瓷纹样中的汀洲水渚图像,依构图形式概可分为两类:中轴式与边角式。

中轴式汀洲水渚图像

中轴式汀洲水渚图像或见沙洲居中,上置柳芦湖石;或有荷芦列植于中,水禽悠游于左右水面。如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藏一件十二世纪高丽青瓷荷塘水禽纹花盆,器身皆描绘荷塘水景,中置盛开荷花一朵,另有荷叶、荷花、芦苇、凫鸟于左右依序排列。花有盛开、含苞姿态,叶有俯视、侧视角度,芦苇高低错落有致,凫鸟悠游方向有别,布局对称但不失变化。

同样的纹样布局亦见于同时期的高丽金属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Korea)藏一件十二世纪高丽青铜镶嵌蒲柳水禽纹净瓶,即可见器身分别描绘花竹水草、莲花芦苇、柳芦水草、芭蕉于水渚沙洲之上,水面与天空皆有鸟禽,构图布局大致对称。另一件日本大和文华馆( Yamato Bunkakan)藏十二世纪高丽青铜镶嵌蒲柳水禽纹净瓶,于器身前后俱绘沙渚上分植蜀葵、紫葵布置于中,鸳鸯一对分列左右;另器身侧面各绘有花树一株,于蜀葵、紫葵与花树间亦见芦苇小渚为饰,肩部则等距装饰三只翔凫。其纹样布局中蜀葵、紫葵与鸳鸯成中轴构图,花树与芦苇小渚亦为中轴构图。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一件高丽青铜镶嵌瓶则较前述两件高丽青铜净瓶的图像更加细腻丰富,由两组中轴式构图水景组成:其一为沙渚居中,湖石单立其上,石侧左右各植芦苇、蜀葵,一对凫鸟分别立于坡岸、浮于水面,岸际水草、卵石皆清晰可见;其二亦布置湖石单立于居中的沙渚,石后矗立蜀葵一株,凫鸟一双,一只立于湖石左侧,一只游于湖石右侧。为避免器表纹样布局留白过多,工匠于其中一组水景上方另作荷花、水草,并有凫鸟飞翔其上,与下方沙渚构成景深空间,且渚上湖石位置略偏一侧;另一组则安排芦苇延伸至器身另一面水景右侧之凫鸟上方,让两组水景有所联系呼应。

当此类绘画性较强的汀洲水渚图像发展成定式时,纹样变得简约,线条转趋流畅。如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The Museum of Oriental Ceramics, Osaka)藏一件十二世纪中期高丽青瓷镶嵌蒲柳水禽纹陶板,中央布置水渚一处,左右各有汀洲,且利用水平落差营造画面空间感。水渚中植梅树一株,并各饰修竹一杆于侧,梅干呈Y字型向两旁展开,两杆竹枝正立于其间。另左右汀洲各有芦苇二株,芦花苇叶清晰可见,汀洲水渚间则见左右各配置鹤鸟三只,姿态各异。无论是梅、竹、芦苇,亦或沙渚、鹤鸟,刻划虽皆简洁利落,却不失动态神趣。且以梅干分岔点为中点,左右布局对称,整体观之富有变化而不呆板。东京国立博物馆(Tokyo National Museum)藏一件十二世纪中期高丽青瓷镶嵌梅竹柳芦水禽纹梅瓶,器表以梅竹、柳、芦苇等距为饰,再于上下分别穿插配置昆虫、凫鸟三只,使之无论自何侧观看皆成中轴构图。物象刻划虽简约不繁甚至沙渚仅以数笔带过,凫鸟身旁水纹亦予以省略 但仍颇具旨趣。而另一件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十二世纪后半期高丽青瓷镶嵌梅竹蒲柳水禽纹瓢形注子,亦见器身两侧以中轴构图,分别刻划梅竹双鹤、柳塘双凫,纹样皆简单利落,不失其态。

阅读链接

高丽青瓷的镶嵌技法

◎ 高丽青瓷的镶嵌技法是高丽青瓷发展到十二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装饰手法。具体而言是指在器胎外表阴刻花纹,内填白或黑料,之后上青釉烧成,常见于玉壶春瓶、水注、长颈瓶等造型的器物。这类纹样以云鹤、蒲柳水禽、童子建筑等为最多,此外还可见镶嵌诗词文字。

在时代更晚的高丽青瓷汀洲水渚纹饰中,亦见以植物湖石居中、水禽分列两侧的纹样单元出现。如一件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十二世纪后半期至十三世纪的高丽青瓷镶嵌柳芦水禽纹盘,内壁即见此纹样单元以循环连续的方式布局,呈现较强的装饰性,不仅线条简约流畅,水渚亦为简略,水禽身旁水纹则暗示水域的存在。同样的例子还见于窑址出土品。此外,亦见汀洲水渚图像发展由之前占据器表整体的绘画性图像,缩减为器表众多装饰性图案中的一个单元。如一件出土于韩国全罗北道扶安郡保安面柳川里窑址的十二世纪后半期至十三世纪高丽青瓷瓶残件,即见由荷芦沙渚居中、鹭鸶分立两侧构成的一组纹样单元,与内有折枝菊、荷花开光纹样成上下两列相间为饰,其中芦苇仅以一片苇叶代表,沙渚亦仅余一道可供鹭鸶站立的黑土象征。

边角式汀洲水渚图像

边角式汀洲水渚图像见于韩国涧松美术馆藏一件十二世纪高丽青瓷柳芦水禽纹净瓶之上。器身以镶嵌手法一侧表现水渚于右隅,柳树、芦苇生长于水渚上,左侧为大片水域,荷花丛生于前,鸳鸯悠游在后。器身另一侧则为水渚上植柳树一株,修竹两杆饰于左右两侧。器身两侧水渚皆各自与鸳鸯、荷花、大片水域形成边角式水景构图。另在一件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十二世纪高丽青瓷蒲柳水禽纹净瓶上,见器身一面刻划一对凫鸟栖息于汀洲之上、芦花之旁,分作引颈、休憩之姿,另一面则饰有鸳鸯一对,分别立于坡岸柳下、游于水面岸际,姿态相互呼应。凫鸟与鸳鸯各部位、羽毛皆描刻清晰。

除瓶类器物之外,亦有一件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藏十二世纪高丽青瓷芦苇水禽纹瓢形注子,其器表一侧刻划蓼草长于坡岸一隅,鸳鸯、凫鸟各立于其下,站立的凫鸟仰天鸣啼,与向远处天际飞去之一双凫鸟呼应。另一件韩国三星利厄姆美术馆(Leeum Samsung Museum of Art)藏十二世纪高丽青瓷波涛鱼纹盘,可见内壁有六个扇形开光,左右各为刻划荷塘水景的扇形开光,以此为区隔,上下皆有两个汀洲水渚图像的扇形开光。右上开光处刻划一对水禽栖息于左下角沙洲,分作缩颈、引领姿态,左上天空有一水禽遨翔于天际,与之回望、相互呼应。左上开光处绘有蜀葵、芦苇长于右下一隅沙洲,坡岸有一凫鸟振翅欲飞,与左上方自天际向下俯冲的凫鸟互为呼应。右下开光处则见右下一隅沙洲,洲上右侧矗立芦苇一株,一对鸳鸯立于坡岸,左侧水域有一只凫鸟浮于水面,与准备自空中下降至水面的凫鸟遥相呼应。左下开光处可见左下沙洲上植芦苇、蜀葵,岸际一对凫鸟分作回头理羽、引颈回望之姿,右侧则有大片荷塘水域。

窑址出土物中亦见边角构图的汀洲水渚图像。如一件出土于韩国全罗北道扶安郡保安面柳川里窑址的十二世纪高丽青瓷蒲柳水禽纹花盆残件,其上可见沙洲布置于一隅,坡岸列植柳树,另一侧水域之中则遍生芦苇、莲花。同样出土于柳川里窑址的另一件十二世纪高丽青瓷蒲柳水禽纹花盆残件,纹样整体布局虽不完整,但仍可推测应与前述出土物大致相同,右下角有沙洲、柳树、芦苇,左侧有水草、荷塘,并有凫鸟一对悠游于岸际水面。

另有高丽金属器上也绘有此类型的图像。韩国三星利厄姆美术馆藏一件十二世纪高丽青铜镶嵌蒲柳水禽纹香炉,器表可见绘有边角构图的汀洲水渚图像。该炉纹样以铭文为界,观者可自香炉一侧见到水渚、柳树、芦苇置于一隅,岸际有鸳鸯一对悠游水面,另一侧可见前述之柳芦水渚位于左方,一鹭鸶单脚立于右方,回首望天。开城附近出土的一件十二世纪高丽双鹤芭蕉纹铜镜,工匠为配合铜镜的圆形空间并避开中央镜钮,将姿态各异的一对鹤鸟置于镜钮下方,水渚、湖石、芭蕉则布置于左上角,镜钮上方刻划成对翔凫与鹤鸟相呼应,留白部分散布水草,暗示大片水域存在,纹样整体布局展现出一定程度的景深空间。

此外,较值得一提者为一件出水自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鸣梁海域的十二世纪高丽青瓷柳芦荷塘水禽纹花盆。其器表四面同时具有中轴与边角式构图的纹样布局,或见沙洲居中,上置柳芦湖石,鸳鸯悠游左右水面;或见洲渚置一隅,上列柳树湖石;或荷芦植于岸际一角,皆有双凫游于对角水面;或土坡置一隅,上有芦草,并有荷莲列植岸际,恰于画面中央,鹭鸶一对分置对角,各做立坡、遨翔姿态。而此类于同一器上饰中轴式与边角式构图纹饰者,亦见于时代更晚的高丽青瓷,如一件十三世纪后半期至十四世纪前半期的高丽青瓷镶嵌蒲柳水禽纹花盆,即见器表一侧以中轴式构图饰芦苇双凫,另一侧则以边角式构图刻划柳树双鹤,样式描绘简洁,线条流利明快,亦呼应前述汀洲水渚图像发展成定式后,纹样趋近简约、概取其意旨的情形。(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水禽高丽青瓷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奇妙博物馆(2022年9期)2022-09-28 03:04:52
水禽耳边有枪声
龙泉青瓷
摄影与摄像(2020年4期)2020-09-10 07:22:44
高丽莉作品赏析
ViVi美眉(2020年1期)2020-04-26 10:09:49
母与子
水禽的画法(六)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02
青瓷出越窑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3:48
《高丽史》1所见女真诸部朝贡高丽情况研究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新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