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建构

2019-04-29 00:01谢莉
关键词:生态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谢莉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建立数学生态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53-02

引言

在基础教育的不断变革中,数学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在数学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方便课堂的情境构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数学教学效果,在更加和谐的课堂气氛下,营造良好的沟通生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要点

首先,学生和教师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在数学生态课中,学生跟教师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只是其职能分工不同。教师的生态角色是教学劳动者,其职责主要是对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地分解并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数学生态课堂中发挥作用,这与课堂的生态化趋势有关。学生的作用主要是知识消费,这与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有关。二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生态课中,信息技术是其物理条件,且在其中融合了声光等技术,可以把原本枯燥的句子以及数学的枯燥知识点变成活灵活现的畫面,这对小学生来说非常受用。要充分应用多媒体的音频、视频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受到刺激,从而增添隐喻课堂的趣味性,此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生态课中的整合也可以使教学方法比以前的教学更加多样化。而对于一些数学教师所应用的创新举措也可以被记录下来,从而推动数学教学的进步。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1.巧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

小学生思想处于思维形象与数学抽象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成功实现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转变。由于多媒体图像具体,动态,静态,声音和色彩均适用,因此可以抽象为具体,动员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效应。如:在教授“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切割圆柱形模具。但它是杂乱无序的。首先使用计算机显示圆柱体,然后将其切割成许多小块,最后拼凑在一起。该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切割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难以理解和难以掌握的知识要点。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开始时,很快就会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想法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对于课堂的成功或失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视听媒体引入新课程,可以有效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关系,激发探究,为班级的成功奠定基础。例如,《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二课时的内容,具体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烙饼问题》的视频,并且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明的妈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烙3分钟,那么小明妈妈烙5张饼、7张饼要怎么烙?烙几次?需要多少分钟呢?”学生通过探究之后得出,“两张并可以交替来烙,也就是分成2+3的方式,最为节省时间”。在教学中,在创造情境中引入新课程是自然而容易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完全通过生动的画面动员起来,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

3.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三年级数学示范班“搭配衣服”中,教师使用先进的“互动工具”软件进行教学。该软件集游戏,生活和知识于一体,更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和他们三者之间的互动。在课程开始时,老师在展示课件时给出了游戏规则:“今天,熊要表演杰布,它需要漂亮,但橱柜里的衣服太多了。最后,你怎么穿它才是最尴尬的?“今天,老师要求你做一个穿着顾问的顾问。老师还特意邀请了一位小帮手。老师展示了一条上衣,一条裤子,两种颜色设置和配对方法。“现在衣柜里有两个黄色和红色的上衣,三条黑色和蓝色的裤子。请让熊考虑如何穿它们。哪一个最尴尬?”随着问题的深入,通过实践练习,自我探索,写作学习和通过考试,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们提出了“先穿裤子穿衣服”或穿着裤子和配套衣服的想法。我得到了M件衣服和N条裤子,它们可以有不同的M×N匹配规则,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一举完成了传统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4.收集素材,拓宽信息来源。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习者被动地吸收他们的过程,而是学习者积极地构建知识的意义。每个学习者根据他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选择和处理新信息。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原始知识和经验系统将因新信息的输入而发生变化。例如,在教授“轴对称图形”时,教科书仅提供三个示例:天安门、奖杯和飞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互联网上查找信息,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很多图片,包括窗格,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这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很常见。学生可自由浏览、搜索、比较、分析,从而准确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此外,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为后续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林大贤.浅析生命化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建构[J].学术评论,2010(4):84-86.

[2]李运华,曹汉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诉求及其建构——广东4市26所小学的调研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2):140-142.

[3]廖祥敏.浅谈如何建构小学数学快乐生态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99-99.

[4]陈子泉.基于“建构式生态课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4(19):50-51.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