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教学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研究

2019-04-29 01:47张智华
关键词:理解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张智华

【摘 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在满足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托于教材内容,探索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文本情感,并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八年级教学为例,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60-01

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认知面,同时能够有效地丰富其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的阅读教学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指导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保证其语文阅读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

當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践行了新时期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只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教师虽然能够深刻地理解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制定系统化、科学化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少新型的阅读教学法流于形式[1]。归根结底,是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来制定语文课堂阅读方案。因此,这些教师开展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就难以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有的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更加注重课堂上的阅读讲解,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与探索,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这无疑已经限制了新课改的阅读教学改革成效。因此,这一与新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相背离的阅读教学,亟需得到真正的创新与改革。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初二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只是这一阅读学习效率依旧比较低。归根结底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笔者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入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1.基于对比教学法阅读教学策略。

在新型阅读方法层出不穷的新环境下,对比性阅读教学法是其中一种比较新型又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课文与另一篇文章展开对比,让学生在对比性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好文章内容及其情感[2]。这一教学方法已经在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中得到了运用,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将这篇文章与邹韬奋创作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进行对比性的阅读,尤其是针对两篇文章之中比较类似的内容进行对比阅读。《背影》这篇文章对父亲的背影描述得十分详细,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些句子无比显示父亲对自己的爱,也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感动,又对他如此艰难努力的样子感到心酸泪流的心情。

而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则通过“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等等这些句子从母亲的劳苦这方面入手,表达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与心酸,尤其是“做给我穿的”这几个字添上去,更是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感动、难忍和歉疚不安之情。

由此可见,在对比性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本内容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一教学方法推广运用下去,以保障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2.基于情境创设的阅读教学策略。

诗人在创作古诗文时,一般是在一定的写作背景下产生灵感的,其情感也大多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又或者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关。教师若是能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则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之中展开愉快的畅读,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也能够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搜索陶渊明的相关资料,认识到“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教师可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播放一些世外桃源的视频,让学生走进令人惊叹的桃花源画面之中,领悟文章中描述的“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等等相关画面。在这一情境的体验过程中,教师还能引导学生猜测一些字词,并且对课文进行断句,甚至对文章进行有情感的诵读。这可以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世界之中,感受陶渊明理想世界中的美丽风景。为了提高学生对桃花源的理解能力,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你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与陶渊明的理想世界相比,存在什么不同?”从这样的角度切入,可以让学生更有积极性地走进文本内容的解读过程中,产生更强的情感体验,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抓住比较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则可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中比较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以其为切入点展开阅读与分析,有利于学生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本内涵,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比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清国留学生的人物形象,则可引导其抓住其发型描写的关键词语或句子,例如“头顶上盘着大辫子”、“解散辫子”、“盘得平”、“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标致极了”等等。学生在根据这些关键词句来展开阅读时,能够在脑海中鲜明地发现其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语气中的讽刺与不喜之情。尤其是其中的“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标致极了”等语句采用了反话的表达手法,却也更加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二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审视自己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立足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这一目标,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逯杰,伊飞.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教师,2018(S2):119.

[2]宋聚敏.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24.

[3]高淑华.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62.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