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明
杨国宇是四川仪陇县人,1914年生,能文善画。在他的戎马生涯中,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宣传员、红三十一军排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机要科科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处长、海军训练基地副司令员等职。在革命烽火岁月中,他在刘伯承、邓小平麾下工作长达十三年之久,与刘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间,他与刘伯承之间发生的故事,不仅记录了他年青时代的成长和战斗历程,也透露出了“军神”刘伯承的做事风格、指挥能力和人格魅力。
做事“心细如发”
1937年2月,因陈昌浩、徐向前率领的西路军遭敵围攻,损失惨重,整个部队面临灭顶之灾,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织援西军,前去援救,由刘伯承担任援西军司令员。援西军辖红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一军,红一方面军的二十八军、三十二军和骑兵一团。
23岁的杨国宇是三十一军的译电员,被抽调到援西军司令部译电。当时,司令部驻扎在甘肃省镇原县城,机关工作人员多是红一方面军调来。杨国宇人生地不熟,感觉生活和工作很不习惯。最重要的是,当时部队里正大肆批判原红四方面军领导张国焘,杨国宇来自红四方面军,一听别人提起张国焘,如同自己也在接受批判,心里很不开心。心情郁闷的杨国宇便向四川老乡刘伯承提出,将他调回三十一军。
刘伯承态度缓和,劝导道:“我也是刚来,人生地不熟,久而久之就会安心,习惯了。”
杨国宇这才罢休。
1937年3月24日晚,刘伯承写了一份电文,让杨国宇尽快拍发出去。杨国宇接到文件后,按照惯例,他对照密码本,先将文字译成电码,然后交给一名电台工作人员拍发。
不久,刘伯承突然发现自己写的那份电文中出了一个差错,他把“安西”错写成了“西安”,就赶紧来到电台室,问杨国宇:“那份电报发出了没?”
杨国宇赶紧询问电台人员,得到“正拍发中”的答复。
刘伯承追问杨国宇:“你是否把‘安西译成‘西安了?”
杨国宇振振有辞地说:“你写的是‘西安。”
刘伯承批评说:“我粗心你也粗心,难道你不知道西安在西路军的东边么?安西在西路军的西面。西路军正处于危难之时,我们如此马虎,怎么得了?”
杨国宇辩解说:“只是一字之差,颠倒一下就行了。”
刘伯承点了下头,又嘱咐道:“以后要做到心细如发。”
经刘伯承这一说,杨国宇以后收发电报中,更加仔细了。
机要科的“政治战士”
1937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对张国焘在领导红四方面军工作中,产生的反对党中央、分裂红军、退却路线、军阀主义等错误行为进行了总结,号召全党同志同张国焘错误路线作斗争。援西军从司令部到下面各部队,也都开展了揭发批判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活动。
可是,批判张国焘之中,有些人竟把原四方面军的人员当作“张国焘残余分子”,进行诬蔑、讥讽,引起了部队中一些人员对立。
这年6月份的一天,机关作战科、情报科、机要科的人员蹲在地上,围着一盆菜吃饭。工作人员李茂思说原三十一军的宋胖是“土匪”,宋胖随即被激怒,他拿起手中的碗便砸到了李茂思身上,怒问:“谁是土匪?”因是宋胖首先动的手,旁边的人站起来,纷纷指责宋胖。
刘伯承很快知道了宋胖和李茂思吵斗这件事,他找来政治部主任宋任穷商议,如何处置这件事。最后,政治部决定,对一名犯错的参谋关了禁闭,算是惩戒和警示。尽管如此,宋胖还是受不了气,偷偷跑回原部队。
针对机关干部中存在的这种“错误批判”行为,引起了刘伯承的重视。6月14日,刘伯承和宋任穷让人找来杨国宇,当面部署工作。
刘伯承面上和蔼可亲,说道:“你长大了,在无产阶级的队伍里,要团结一致。机要部门是党的要害部门,在你们科里要专设一名政治战士。”
宋任穷在旁补充说:“就是兼管政治思想工作。”
刘伯承又道:“你就是科里的政治战士。”
从此,杨国宇成了机要科兼职的“政治战士”,做机要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战士”这一职务,别的科都没设,专在机要科设,也让杨国宇明白,刘伯承希望机要科工作人员彼此之间友好相处,一心团结,绝不能出现宋胖与李思茂对立之类的纠纷和矛盾。
杨国宇为人乐观活泼,善于协调,机要科工作气氛融洽,大家都说杨国宇这“政治战士”做得合格。
老百姓眼中的“红军改编”
1937年8月,为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红军主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0师、一二九师成立。
这年9月6日,在陕西三原县石桥镇以北一个广场上,尽管天降瓢泼大雨,新成立的一二九师还是如期举行奔赴抗日战场的誓师大会。刘伯承带领部队宣读誓词,并从上至下,全部脱下红军帽,戴上了国民党军队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
誓师仪式结束后,因为国民党军队的纪律比红军差,少数群众不免心存忧虑。有的起疑说:“名字改了,帽子换了,是不是要打人?”刘伯承和机要科的人临时住在一户老百姓家里,这家主人有一个十七岁的漂亮闺女,经常来看望杨国宇他们,手里还常转着一个捻线砣儿。姑娘的到来,也给杨国宇这些光棍带来了很多欢乐。可是杨国宇他们换上了新帽子后,姑娘看了一眼,就转身走了,再也不到机要科的屋子玩了。
杨国宇知道这位姑娘不了解红军改编,她肯定认为部队换了帽子就会变了作风,便主动找到姑娘的母亲,告诉对方,对红军改编之事不要怕。
哪知女主人并没有担心,而是说:“我知道你们名字改了,你们的心不变的。那天你们供给部到云阳领了那样多的军官帽子、武装带子、西装呢子、高底鞋子,为什么你们的军官没有一个人穿,没有一个人戴?我的堂屋里那个又高又大的官,在裤子上还补着一个大疤,这还是我给他补的。看来看去,你们上将的薪水,还不及人家一个事务长,又没有听说过你们的兵有二等兵。”
女主人口中说的身材又高又大的官,就是刘伯承。杨国宇听到女主人这样说,心里宽慰了好多。
拍电影
1940年初,一二九师司令部驻扎在山西辽县桐峪镇。2月23日,延安来了一个电影拍摄组,来桐峪取景,主要拍摄八路军学习、生活和工作场景,“演员”们包括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杨国宇等人。
为了取得更好的镜头画面,一名摄影师不停地指挥“演员们”配合。他一会儿让人坐下,一会儿又让人躺下,一会儿又让人拿起笔来在纸上写字,搞得杨国宇他们渐渐地不耐烦了,可是又不得不遵从。到了后來,“演员”们只是机械地按照摄影师的要求作动作,脸上表情僵硬,没有笑容,显得像“木头人”。
摄影师表示,希望大家自然一点儿。可这一说,被拍人的表情反倒愈发不自然,搞得摄影拍不下去了。
此时,刘伯承对摄影师说了一句:“自然而然,然而不然。”他这一说,邓小平、杨国宇等人都笑了,表情顿时轻松下来。
刘伯承这一言,才让村外这场戏顺利拍摄完成。
分馒头
1942年2月15日,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第一天。一二九师司令部人员并没呆在涉县赤岸村机关驻地度节,而是转移到了距赤岸十几里外的南岗村。因为日寇乘春节时候“扫荡”,不给八路军庆节和喘息之机。为了避开敌人,刘伯承只好带领司令部人员,分成前后两个梯队,转移至此。
杨国宇等六个人住在南岗村一个庙里。正值严寒时节,涉县老百姓有初一不卖柴(柴有“财”之意)的风俗,杨国宇他们也无处买柴。为了取暖,他们在村外砍了一些柿子树枝作柴,并折了庙里周仓像的刀把作引火柴烧。
夜里寒风凄凄,几个人守着庙里一堆冒着黑烟的柴火,难免因节思乡,触景生情,流出了眼泪。可没想到刘伯承并未忘记他们。当地村民没什么慰问八路军,给刘伯承送去了一小篮柿子皮,而刘伯承又拿出一些柿子皮,分给了机要科的人员。刘伯承的举动暖了大家的心,杨国宇他们都有一种“雪中送炭”之感。
村里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看杨国宇他们过得不容易,便送来了一个馒头,玉米面和小麦面掺在一起做的。老人不好意思地说:“玉茭馒头,老乡,就一个儿。这个年头儿,军队苦,老百姓也苦。”
杨国宇他们正愁着没东西吃,谢过后,便收下了。可这只馒头还没分吃,刘伯承进了庙。一时间,七个人的眼睛都盯在了那只馒头上。
杨国宇不觉左右为难,心想:“送给师长么?恐大家不满。七个人都吃,又太少。”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笑着不动。
其实刘伯承也是跟大家开玩笑,想看看机要科的人怎么处理。
而杨国宇呢,觉得大家老这么“僵持”着也不是办法,干脆站起身来,边掰开馒头,一个一个挨着分,边学着鲁迅小说《孔乙己》里的话,说道:“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杨国宇这一说,惹得大家全都哈哈大笑,庙里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就这样,刘伯承、杨国宇他们度过一个苦中有乐的“春节初一”。
“三条腿牛”的来龙去脉
1943年9月,杨国宇被机关党支部推举为中共“七大”代表,前去延安参加会议。他11月到达延安后,被安排到了党校第九支部,支书是湖南耒阳县人,名叫伍云甫。
1944年1月,按照支部通知,杨国宇写了一份自传,接受政治审查。他参军前,听父母说,从他爷爷时起,家里就有一条水牛,三条腿,于是,他把这条“三条腿”的水牛写进了自传里。可在别人追问牛的事情时,他却傻眼,不知如何解释清楚了。
别人的问话也不无道理:“你说说一个牛能活多少年?你爷爷起,就是水牛,到你手里,还是那条水牛。再说,牛都是四条腿,你家的牛为何只有三条腿?”
因为事情解释不清,而同一个小组里的人又追问不放,这让杨国宇郁闷之极,恨不得插翅飞回太行,再也不想呆在延安了。
杨国宇知道,刘伯承和夫人汪荣华也来到延安参加会议,于是,这天,他找了个地方,将电话打给了刘伯承。
“想回太行。”杨国宇在电话里直接说。
“为什么?”刘伯承在电话那一头问。
杨国宇心里为自身处境难过之极,一时答不上话来。
电话那头的汪荣华插了一句:“是不是延安找爱人困难?”
“绝对不是。”杨国宇否认了。
“那为什么?”刘伯承又追问。
“我讲不清我的历史。”杨国宇只好吐露实情。
“你历史是清白的,你一定同别人发牛脾气。你们支书是谁?”刘伯承关切地问。
“伍云甫。”杨国宇答道。
“伍云甫是个好同志,你耐心向他讲讲道理。”刘伯承在电话里好言相劝,让杨国宇去找支书伍云甫好好谈谈。
结束电话通话后,杨国宇按照刘伯承嘱咐,前去找伍云甫认真交谈。
伍云甫四十岁了,性格沉稳,听了杨国宇的苦恼,对他说:“你好好想想,我们南方有这种情况,一条水牛,为什么活那么长?比如说水牛用老了,到市场少花几块钱,即可换条小水牛。从祖爷到你手里当然还是水牛。”
杨国宇听得有理,连忙应声说:“是、是的,我们四川跟你那一样。”
伍云甫又举例说:“为何一条牛只有三条腿,两条腿的。你这田多出三条腿的钱,他家钱少,田地仅出一条腿的钱。两家合买一条水牛,你家占四分之三,当然是三条腿。”
伍云甫这一解释,让杨国宇心中豁然开朗,高兴得说:“我家的风俗,同你那一样。”
“那不见得,你得好好想想,要耐心,不要同人家发脾气。”伍云甫说。
虽然伍云甫最后那样说,但杨国宇还是按照伍云甫的提示,写了一份说明稿子,然后在小组会上按此发言。杨国宇讲了一半,小组长便说:“你早这样讲,不就早解决了。”其他同志明白了“三条腿牛”的来历,脸色也都缓和了,没有再追问出什么。
就这样,费了一番曲折,杨国宇才将自家“一条水牛三条腿”的问题解释清楚,过了政治审查关。
军衣不能做成“秧歌队”
1947年8月,为打赢解放战争,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跨过黄河,直插大别山,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这年冬天快到了,部队里很多战士还穿着单衣,为了制作棉衣棉被,刘伯承、邓小平组织人加紧收购布和棉花。而司令部有人在下达通知时,说“不管什么布见布就收购”。于是,部队收购来的布,红黄蓝白黑青紫,什么颜色都有,做出来的衣服穿在人身上,也是花花绿绿的。
10月份的一天,直属队正列队时,刘伯承来检查了。冬季穿的衣服,都是战士们自己动手做的,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做成和尚领、锁扣样式,有的口袋没钉盖儿,并不齐整。而且,也只有一半人穿上棉衣。只是让人难堪的是,什么颜色都有。
刘伯承一看军装颜色,转头对参谋长李达说:“同志,今天不是春节,哪来的这么多秧歌队?”
李达明白刘伯承话意,说道:“没有染料。”
杨国宇也跟着附和:“到宋埠都未买到。”
刘伯承却没有原谅,批评说:“无产阶级的队伍,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过去群众自己织的白布,用稻草烧成灰,可以染成灰色的。用树根,熬成水,可以染成黄色。不管什么颜色,总比秧歌队好。要抓紧时间限期改正过来。”
次日一早,刘伯承又来看直属队。他发现有的人做的棉衣,领口不成形状,便说:“你用洋瓷碗扣上,照洋瓷碗口大小下剪,剪成领口,总比你这方不方圆不圆的好。”
也正是在刘伯承的关心和督促下,直属队的棉衣问题很快解决了。
慈不掌兵
1947年12月的一天,刘伯承率部要过汝河,需要组织人马提前搭桥。杨国宇是军政处处长,想到直属队连日奔波,十分疲惫,应该休息一下,便说:“直属队很苦,我想休息一下再干。”
没想到刘伯承伸出指头,重重地指着杨国宇说:“慈不掌兵你懂得不?少数人的饥渴和疲劳,换取大多数人的温饱和安全。你以后要学会算大账,不要学农民抓小事。”
杨国宇这才组织人,不顾疲劳,尽快架好浮桥,使部队很快通过汝河,到达目的地。
战争期间,杨国宇与刘伯承等首长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发生过很多事。也许絕大多数事情细小、琐碎,微不足道,但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他们的小事、琐事中,可以了解到伟人们的真实性情、历史的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