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铭
(长垣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长垣 453400)
玉米是河南省长垣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在3.33万hm2左右。种植户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受施肥习惯的影响,大量追施氮肥,造成土壤氮含量超标、酸化严重。通过多年试验实践探索,制定了长垣县玉米施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通过科学引导,助力化肥减量增效,尽快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
本研究制定的玉米施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适用范围为长垣县玉米种植区。
夏玉米需氮量苗期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夏玉米需磷量苗期占10.5%、中期占80.0%、后期占9.5%。玉米对钾的需求在拔节后迅速增加,并在开花期达到最大。
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氮、磷、钾需求量分别约为2.57、0.86、2.14 kg,另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
由于玉米需肥特性,高氮肥是目前玉米用肥的主流,种植户在玉米施肥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施肥量过大,造成化肥流失,既增加了投入成本,又容易造成氮肥过量;第二,不同地质采用同种方式施肥,造成漏肥脱肥;第三,随着玉米收益下滑,市场上不良商家采用氯化铵等低质、便宜的原料制作纯氮肥,造成庄稼脱肥、土壤酸化;第四,施肥结构不合理,磷、钾肥用量不足,造成植物所需营养不平衡,产量下降;第五,施肥方式粗放,撒施现象较多,浪费严重。
4.1.1 根据地力等综合情况划分大区域 在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根据长垣县地理特征、土壤构造分布,综合夏玉米产量水平等情况,将县域所辖的西、中、东部分别划分为高、中、低产区。
4.1.2 区域测土配方的制定与建议 根据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果,结合高、中、低产区的综合测土数据分析,按照土壤氮、磷、钾的缺丰指标,确定氮、磷、钾肥的用量,制定长垣县玉米施肥指标与配方(施肥配方以氮、磷、钾总含量为45%计)如表1所示。
表1 长垣县玉米施肥配方
4.2.1 施肥准则 以检测土壤中氮、磷、钾以及有机质等含量为工作准则,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采取木桶原理,为作物所需要的大、微量元素进行合理补充。在两合土、淤土高产又常年秸秆还田的田块,免施或少施钾肥;在东部滩区、背河洼地带应增施磷肥和钾肥;对极少部分的缺锌地块,增施锌肥。
4.2.2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检测情况科学合理配比氮、磷、钾的含量,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力度,以讲座和发放材料等方式,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的施肥习惯,改善施肥结构,使配方施肥面积逐渐扩大。
4.2.3 高、中产区施肥方案 高、中产区土壤相对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地势较平坦。此类区域适合种肥同播,可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若分次施用,可增加10%左右的控释氮肥。
4.2.4 中、低产区施肥方案 中、低产区土壤质地轻,尤其黄河滩区,邻黄邻渠,虽灌溉条件好,但砂质土壤易漏水、漏肥。此区域应在苗期、喇叭口期分次施肥,以满足玉米不同时期的需肥要求。应采用深施或开沟条施等方式施肥,不可地表撒施,避免肥料流失。
4.3.1 种肥同播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播种施肥时,为防止肥料烧苗,施肥位置应与种子有6~7 cm的横向间距、3~5 cm的纵向间距;同时,应尽量加大施肥深度至8~20 cm。采用种肥异位同播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有效增加了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
4.3.2 加大缓、控释肥料的推广 随着科技的发展,缓释、控释、控失等肥料配比技术逐步完善,大大增强了化肥的利用率,避免了化肥流失,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对作物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缓、控释肥料结合种肥同播技术,不但可以在高产区大力推广,也有助于解决中低产区的肥料浪费等现象。建议采用缓、控释肥料结合种肥同播技术,实施一次性施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随着秸秆还田耕作技术和机械化劳作技术的快速发展,长垣县的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了98%以上。秸秆还田技术不但有利于秸秆的深耕掩埋,还为下茬作物增加了有机质积累。但由于秸秆腐熟会吸收土壤中的氮,建议在秸秆还田过程中增施氮肥(以铵态氮为主)或者使用秸秆腐熟剂,可加速秸秆腐烂进程并解决秸秆腐烂过程中的耗氮问题。
通过以上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在长垣县实施科学耕种,结合分区施肥,不但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民投资成本,还可使玉米增产增收750~1 500 kg/hm2,增加农民收入。秸秆还田技术还可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使地力水平得到提升。
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对耕地地力保护和提升的要求,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会被越来越多的种植户认可和接受,并应用在农业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