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靓起来

2019-04-28 12:36唐惠忠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水银文采小提琴

唐惠忠

【导语】

文采,又叫辞采。人们常说,写文章要力求“文质兼美”。质美,指的是内容之美;文美,即文辞之美,也就是有文采。中学生作文怎样做到有文采?首先应明确的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思想感情之美才是文采动人的根源;或者说,思想感情是根,文辞是叶,根深才能叶茂。

具体怎样做到语言有文采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①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②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对女孩的特写镜头,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不妨改写为:“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二、化静态为动态

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更能产生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般壮美。又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连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绘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陀思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比如以下数例:

①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②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运用对偶,有音韵之美,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渲染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书卷氛围。

③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用博喻刻画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④春聽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曳。

⑤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

运用对比手法,凸显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猜你喜欢
水银文采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Hey Diddle, Diddle
宝宝误吞水银怎么办
误食水银怎么办?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