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厅子的空间文化及技术研究
——以川渝传统场镇街檐空间为例

2019-04-28 03:38赵柯张庆顺
重庆建筑 2019年3期
关键词:合龙屋檐民居

赵柯,张庆顺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0 引言

“凉厅子”是川渝地区传统建筑的特殊空间形式,是传统场镇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反映,也是商业文化、移民文化、民居文化等共同融现的历史产物。凉厅子具备休闲娱乐功能与商业交易功能,且其独特的半室外空间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街道层次,这种形式依然为川渝地区场镇建筑所沿用。研究凉厅子是对研究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形制特点、街檐空间的建筑文化发展等的重要补充与深化。

1 “凉厅子”的发展演变

建筑空间形态的产生往往与技术、需求密不可分,是功能、经济、文化、社会适应性的结果。研究“凉厅子”的形成与发展可从川渝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商业文化、移民文化、民居文化等影响下的沿街檐廊空间发展寻根溯源。

1.1 从室内到室外——“抱厅”与凉厅子的内在关联性

“凉厅子”的出现与“抱厅”的出现有着巨大的关联性。抱厅是指院落与天井上空架设的高出屋面的竖向空间,由于在川渝地区多阴雨连绵,因此在天井的上方加设顶盖,即成为“抱厅”。抱厅具有遮风避雨的功能,且高出屋面的竖向空间存在自然的风压差,可以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图1)[1]。独特的功能性使其成为活动空间的重要类型,后这种形式被运用到街道空间上,逐渐演变为居民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也是“凉厅子”的主要雏形。

图1 抱厅功能性示意图

1.2 从宽檐到檐廊空间——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选择

(1) 气候

从形态演变上来说,檐廊的原型是宽屋檐,宽屋檐结构最早用来遮挡雨水,保护竹、木、土墙面。根据历史和考古资料考证1,早在商代就已出现檐廊的雏形。由于南方雨水充沛,出檐深度大;北方严寒降雪,出檐很小以减小荷载。因此,檐廊的发展呈现有“北少南多”的格局,檐廊形态主要集中在巴蜀地区、闽浙一带水乡地区。川渝地区空气湿度较大,降雨充沛且分布不均,海拔高差大,垂直气候分布明显,传统民居出檐较大且多采用架空、吊脚的方式以避雨水,后通过结构挑出、立柱支撑逐渐形成檐廊。

(2) 地形

川渝地区地势多有起伏,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水系通达且分支较多,古代丰富的水运网络是传统古镇发展的重要条件。特殊的地形条件使传统场镇多选址在依山面水的地带,建筑常沿等高线布置,地理空间的局限性也决定了传统场镇多呈高密度、紧凑的方式布局。等高线的分布不均使街道宽度不一,在较窄的地段通过建筑局部架空可使街道获得足够的通行能力。另外,场地的紧张也使街道功能趋向于复合化,即集中解决生产、生活、交通等问题[2],这些特殊的场地适应性和空间复合化需求是檐廊空间形成的重要原因。

1.3 从檐廊到凉厅子——川渝文化发展和功能需求下的复合化衍生空间

凉厅子的兴起与川渝地区场镇的形成以及商贾文化繁荣发展密切相关。

场镇最初是在集市贸易(在川渝地区俗称“赶场”)场所基础上形成的[3]。最早的市是蚕丛时期出现的,“随蚕丛所在致市居”,“市”仅代表商品交换活动。在唐朝,城市郊区和农村逐渐出现定期交换商品的“活跃草市”2。至北宋中期,里坊制解体,物品交换更加活跃,城市出现街巷交易场所。随着社会政策的改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导致商品需求量增多,场镇贸易人员的数量急增,场镇规模逐步扩大3。且商贸行为类型逐渐增多,以往单一的以码头与草市为核心的交易空间格局开始被打破,在场镇主街两侧、街口、会馆前空地等均产生了集市4。加之明代的客家移民和清初时期的三次“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大量外乡人移民至巴蜀地区各场镇,人流的增加使集市更加繁荣,人口的流动也带来文化的交融,店宅民居、祠庙会馆、店铺、牌坊等建构筑物大量涌现[5-6]5。

随着场镇的繁荣以及街市交易的涌现,线形街道空间产生的商业行为使街市逐渐成为场镇最重要的交易空间。由于占地面积小,耗费的成本和材料少,建造方便,沿街檐廊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更能为顾客提供好的交易环境。相应地,各地伴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街道檐廊形态,如廊坊式街、凉厅式街、骑楼式街等(图2)。因此,在场镇经济、人口和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的融合下,凉厅子作为一种商贸拓展的线型空间已基本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

图2 街道檐廊形式分类

2 “凉厅子”的释义阐述

2.1 特殊环境背景下的功能性定位

以往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凉厅子视为山地建筑发展下的适应性建构,原因在于凉厅子能够与川渝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历史诉求完全适应。凉厅子的历史演变特征和形式特性决定了其功能的丰富性,如有“到街上讲理”的说法,反映凉厅子也是见证公理的地方;重庆中山古镇则把凉厅子称为“风雨过街廊”,凸显其交通之利;在罗城古镇,凉厅子则更多是居民休憩娱乐场所(摆龙门阵、看戏、喝茶等)。从抱厅到檐廊空间,虽然形式与应用有所不同,但明确的是:“凉厅子”是能够满足居民日常出行、交易、凉歇、娱乐、交通等功能的线性半室外公共空间,这是凉厅子基本的功能定位。

地域背景的限定明确了凉厅子的环境定位和技术特性。从传统场镇形态的整体脉络来看,凉厅子往往是贯穿古镇主要的交通要道,结合两侧的民居和纵向的巷道,而成为场镇重要的“呼吸”空间(图3)。因此,从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凉厅子承载了场镇室外环境主要的通风、散热、遮荫、纳凉的功能,同时也是场镇建筑肌理中的核心空间。

图3 凉厅子在场镇中的遮阳通风功能示意

2.2 “凉厅子”的广义与狭义阐述

凉厅子是由抱厅、檐廊空间发展而来,各地凉厅子的结构、形式也不尽相同,不同地区对“凉厅子”的认知有所不同。在川渝地区,“凉厅子”是檐廊空间的一种俗称。事实上,从广义上讲,只要具备生产、生活、交通等功能的檐廊空间均可称之为“凉厅子”,但并不是所有的檐廊空间都可称为凉厅子,其基本条件是应保证尺度和功能的完整性、合理性与适应性。不同尺度对应的凉厅子功能、形式、结构等也有所差异,如中山古镇的凉厅式、罗城古镇的廊坊式、板桥镇的两廊夹一沟式等。从檐廊空间到凉厅子,也是地域文化特殊性外现的一种表达。

狭义上的“凉厅子”即是用结构性的构架架起的半室外空间,它是建筑与街道的过渡性空间,既可以独立于街道存在,亦可以与街道共同形成室内外过渡的层次空间。凉厅子由宽檐发展而来,必须要有一定的结构技术支撑。但基于木构架的材料性质和结构本身的局限性,又为使檐下空间能够获得更好的通风、采光,在宽檐的上方加设一个高出屋檐的顶盖,用木柱支撑,留出空隙,并在宽屋檐的基础上再向外依次挑出一至三架不等,形成一个宽度约3~5m、高度约6~8m的竖向空间[7],屋面上通常设置亮片瓦,即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凉厅子”,其也可视作街道空间内聚化的具现形式之一[8]。

3 “凉厅子”的结构构成及细部构造

基于历史选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地域气候等条件,凉厅子通常是由穿斗式民居建筑经过不同组合所隔离出的公共空间。“人与人的活动及生活场所的交织的过程,产生生活的多样性,从而获得空间的活力。”[9]凉厅子极强的空间流动性、连续性,是传统场镇空间活力的主要体现。

“凉厅子”的尺度决定了其主要的功能特点,而尺度受限于结构的出挑跨度。通常结构上支撑宽屋檐出挑的形式具有多种特点,按照承重方式可分为木柱承檐、墙柱承檐、增加斜撑等,根据主体民居建筑的差异则有单层檐廊、双层腰廊等多种结构形式,挑出尺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单挑、双挑等形式[10](图4)。

图4 凉厅子空间结构示意

从空间构成上看,基于凉厅子两侧建筑屋檐交接形式的差异性,川渝地区“凉厅子”的典型构成模式为:“民居+凉厅子+街心+凉厅子+民居”和“民居+凉厅子+民居”两种形式,即不合龙和合龙两种形式(图5)。

图5 “凉厅子”空间构成示意

合龙式是指两侧屋檐交接在一起,或是将一侧建筑屋檐的椽梁延伸至覆盖整个街道空间,后端头搭接在另一侧建筑屋顶,或是两侧建筑屋顶构件都做延伸,在街道上空交接,屋顶下方架设由两侧屋架梁延伸出的1~2m高的木构架作支撑。合龙状态下的街道尺度由支撑结构的跨度决定,街道即“凉厅子”,即为凉厅式街,如重庆中山古镇。不合龙式则是指两侧建筑各自独立,凉厅子为典型的檐廊空间。此时街道的宽度不受限制,有街道宽度极小的,如重庆涪陵大顺场;也有街道宽度极大的,如罗城古镇船型中心。

凉厅子的细部构造深刻反映了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在通风采光方面蕴含了深厚的民间智慧。凉厅子作为半室外空间,其采光直接依靠自然光的摄入,但合龙式的凉厅子由于屋檐交接使檐下空间采光不佳,故使用亮瓦等技术进行辅助采光。亮瓦因成本较低、采光均匀度较好等优势在川渝传统场镇中应用较广,通常在屋顶选择合适的位置,以几列进行排布,增加了凉厅子下的采光(图6)。在通风方面,合龙式的凉厅子通过檐下穿堂风直接解决通风散热的问题。不合龙式,如双层腰廊则在腰檐与外墙面交接处,去掉小青瓦留出一道亮缝,与檐下空间形成空气循环[10](图6)。

图6 “亮瓦”与“亮缝”构造示意

4 凉厅子的消防、排水技术特性

消防与排水一直是传统古镇慎重面对的技术问题。凉厅子作为特殊的半室外空间,也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其消防与排水需综合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凉厅子的屋面排水主要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一般是原始状态下的场镇排水形式。雨水顺屋檐自由滴落至地面,一般在地面会设置水篦子,道路有一定的自然排水坡度,雨水顺势流入地下排水道;或街道本身就是可以渗水的材质,如青石板路,雨水可直接透过缝隙深入地下。由于川渝地区的场镇多依山傍水,故濒临水渠或河道的古镇呈层级排水的状态,雨水顺着屋檐排至街道,再经由与街道垂直且有一定坡度的巷道排至水渠或河道内(图7)。有组织排水则是在檐口下方设置檐沟,由排水管排至地面明沟,或直接由檐口直接滴落至明沟,也有在街心位置设置明沟,如永川板桥镇“两廊夹一沟”[11]。如古镇具有一定的高差地势,在有明显高差处街道断面会设置排水口。

图7 凉厅子依靠地势的无组织排水方式

合龙式与不合龙式凉厅子在排水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当两侧的建筑屋面各自独立时,通常是直接将雨水排至街道,或通过水篦子排入下水道,或排至明沟集中处理。当一侧的屋面延伸至另一侧的屋面,交接处做排水沟,天沟的水一般经由水烟囱从屋面排到地下,也有不做排水沟的,即直接顺屋面坡度排至地势较低的地面、河道或水渠。

凉厅子作为场镇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形态,应具备保证建筑防火间距和火灾时的疏散通道功能。凉厅子的结构多是建筑构件的延伸,从防灾的角度而言,应控制两侧建筑的防火间距,但是一般传统场镇的建筑间距较难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凉厅子两侧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尤其是结构交接处应通过涂抹防火材料、山墙处设置防火墙等措施提高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从疏散和救援的角度而言,传统场镇也会通过设置消防水池(太平缸)等来进行救火,设置火巷、开敞空间等保障人员疏散[12]。凉厅子作为重要的疏散过渡空间,应保证通道的顺畅性,避免堆积障碍物或可燃材料。

5 结语

凉厅子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统一协调、细腻丰富的檐下空间,它既是下雨天主要的交通空间,也是居民日常娱乐休闲的半室外活动场所、传统场镇贸易交易的主要线性空间,在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同时具备生态、文化、技术等多层次的适应性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部分场镇功能的更迭或退化,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凉厅子的功能性、社会性、文化性正在被现代文明所吞没。从川渝地区建筑文化中抽离出凉厅子研究其历史价值和意义,既是对地域建筑发展研究的补充,亦是从建筑文化的角度思考建筑、社会与环境的内在关联性。

注:

1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提到“副阶周匝”的建筑结构形式最早在商建筑中已经出现,而“副阶”是对这一形式中廊子的称谓。1974年在湖北盘龙城发掘了一座商代的宫殿遗址,从考古报告的实测平面图看,遗址的墙壁周围的檐柱排列很密,而且前后的数量不等,柱网并不在同一的直线上。并从后期复原的模型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在商代已经有了非常接近现代的檐廊的形式。

2如《易经·辞》中有云:“日中有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3 如“改土归流”、“川盐济楚”、“商业移民”等。

4根据《荣昌县志》记载:“民国时期,依街为市的居多,或者在镇头场尾,祠堂庙宇空坝交易。”——摘自《荣昌县志》商业志。

5在《江津县志》[6]中记载,“清初,江津即得长江航运和靠近重庆之便,商品经济渐趋,……盐业兴起带动各行各业,镇上槽坊连接成街,干酒醇香,……白沙商务之繁盛超过县城。”

图片来源:

图1:许东风,魏宏扬.重庆传统民居空间环境对气候的适应性[J].室内设计,2002(1):36-41.。

图2:作者自摄及网络。

图3、图5、图7:作者自绘。

图4、图6:改绘自杨卓.巴蜀场镇沿街檐廊空间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合龙屋檐民居
我国首座复合转体桥梁—蓼子特大桥实现“高精度”合龙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连续刚构桥梁一次性合龙关键技术研究
屋檐
屋檐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国内铁路最大跨度连续刚构梁合龙 中老铁路:控制性工程阿墨江双线特大桥合龙
星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