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蒙占硕,蔚翠平,陆世昌
(1.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4;2.上海广德中医 门诊部,上海 200124)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患者因多种不同原因造成其骨密度下降,表现为腰背、腿部疼痛,骨骼韧性下降、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问题,严重危害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生理性对行性病变的一种,男性患者数量少于女性,以绝经后女性群体为主要发病人群。本研究针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予以针对性分析,应用针刀与药物联合治疗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加以评定。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0)与参照组(n=30)。其中,实验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在55-69周岁,平均(63.58±5.19)周岁。参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在56-70周岁,平均(63.62±5.01)周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分组方式可比性检验通过。纳入标准:①全部女性患者均属绝经期阶段;②患者经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其t值低于-2.50;③在了解本研究内容基础上签订相应协议[2]。排除标准:①代谢类疾病;②外伤性脊柱骨折;③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或针刀治疗不耐受;④药物滥用史。
参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涿州东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仑膦酸钠片(国药准字H20084179),每周一清晨空腹口服1次,每次10 mg;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碳酸钙D3片(国药准字H20093675),每日嚼服2次,每次500 mg,参照组患者药物治疗持续3年[3]。实验组行针刀与药物联合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之上予以针刀治疗,取患者俯卧位,根据患者脊柱形态予以观察,找出其畸形位置,并选择该位置棘间点和上下小关节点,在其周围应用按压方式找出疼痛感最强的位置,如患者为多病灶,需依次实施定位后分次实施操作。标记好患者疼痛点后予以消毒,给予患者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11020558),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予行针刀治疗。应用4#针刀,根据标记位置依次松解棘间点、横突关节、肌肉痉挛处、小关节点及标记点。横向刺入后松解其肌肉和韧带,切割约2-3针[4]。压痛明显位置纵向切割,一般在2-3针左右。每一点位松解后均予行压迫性止血,并应用无菌纱布敷贴,如出血量较多,可予以加压包扎。患者间隔2周接受1次针刀治疗,半年治疗6次。
表1 2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及骨密度指标比较(±s)
表1 2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及骨密度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n)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 骨密度(g/cm2)2018年3月 2018年6月 2018年9月 2018年3月 2018年6月 2018年9月实验组 30 0.94±0.25 0.92±0.19 0.85±0.21 1086.25±76.39 1077.62±70.29 1083.71±68.59参照组 30 1.53±0.61 1.49±0.58 1.68±0.66 927.33±102.16 918.58±96.18 925.42±98.37 t-4.9019 5.1153 6.5637 6.8236 7.3123 7.2296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从2018年3月开始实施疗效评估,每3个月进行1次,分别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骨密度予以评价。脊柱活动度包括脊柱屈曲、伸展、侧屈、旋转等项目[5]。
本研究6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2018年3月、2018年6月、2018年9月疼痛评分、骨密度指标及脊柱屈曲、脊柱伸展、脊柱侧屈、脊柱旋转角度数据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性以P<0.05作为判定基准,对其统计学意义予以探讨。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骨质疏松症治疗后疼痛评分及骨密度指标数据(见表1),实验组2018年3月、2018年6月、2018年9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骨密度指标较高,两者差异明显(P<0.05)。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骨质疏松症治疗后脊柱活动度数据(见表2),实验组脊柱屈曲、脊柱伸展、脊柱侧屈、脊柱旋转角度均大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随病程时间的延长,患者伴有腰背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问题,部分严重患者甚至发生因脊柱变形所致呼吸困难等疾病[6]。对此,本研究为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增强老年群体生活质量。西医领域中治疗骨质疏松症一般多采用加强钙剂补充方式,给予患者钙剂及维生素D等增强骨密度,通过调节患者钙磷代谢等渠道,促进钙吸收,从而起到增强骨形成的目的。本研究中给予患者阿仑膦酸钠片与碳酸钙D3片,即通过增强患者钙元素来源的方式,能够延缓其骨量丢失的速度,但是,仅通过调节钙磷代谢的治疗效果欠佳,尤其针对患者腰背疼痛的缓解效果较差。鉴于此,本研究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之上予行针刀治疗,祖国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痿范畴,因患者肾精下降所致骨骼失养,骨内部空虚造成骨痿症状。上述理念与现代医学中的骨密度不足、骨小梁变细具有一致性,但中医认为上述症状治疗应以缓解其气血不足、经络阻滞为主要方式,进而缓解其肾虚骨痿、腰背疼痛的症状[7]。针刀能够有效接触患者腰背肌痉挛问题,通过针刀剥离其瘢痕组织及粘连区域,能够对其棘上及棘间韧带,减轻其痉挛问题,从而缓解疼痛。同时,应用针刀治疗能够恢复患者脊柱生物力学平衡,避免患者局部循环代谢不畅,稳定患者脊柱肌群肌力,避免疼痛区域扩展,激活身体补偿调节系统。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联合针刀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腰背疼痛感、增强患者骨密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表2 2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治疗后脊柱活动度比较(±s)
表2 2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治疗后脊柱活动度比较(±s)
组别 例数(n) 脊柱屈曲 脊柱伸展 脊柱侧屈 脊柱旋转实验组 30 40.61±3.85 39.62±3.19 39.49±3.62 62.53±10.06参照组 30 36.58±5.09 36.44±5.16 35.15±5.1 50.87±10.48 t - 3.4586 2.8711 3.8008 4.3962 P - 0.0010 0.0057 0.0003 0.0000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实,应用药物与针刀联合治疗方式在缓解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方面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