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新 金秋丽 张剑
摘 要:沈左尧先生作为知名艺术家,其一生所留下的宝贵财富作为物质的载体,已长久珍藏于沈左尧图书馆,而作为精神的传承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湖州师范学院沈行楹联艺术馆已经成为湖州市文化建设一大品牌,2010年被列为“湖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艺术馆的宣传教育作用不仅在于馆藏作品本身,还在于对沈左尧先生艺术人生及其崇高品格的深入研究。与此同时,文章将致力于通过研究沈左尧先生,统观沈左尧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与实践,研究那一代艺术文艺工作者的人生缩影,由此认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蜕变与价值选择。
关键词:沈左尧;行状;类举
沈左尧,别署行①,号胜寒楼主。沈左尧先生作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楹联艺术家,在国内外书画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但在对沈左尧先生的研究上,学术界并没有重视。
沈左尧先生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母亲是浙江宁波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纺织女工;父亲是浙江海宁长安镇人,能书擅画并说的一口流利的英文。沈左尧先生父亲的书画艺术才能及家中的书画收藏,无疑是他日后有志于走艺术道路的启蒙和兴趣培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沈左堯先生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诸多的重大历史事件,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总的来说,沈左尧先生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各个人生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但是不变的是他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心。沈左尧先生的一生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最终沈左尧先生的艺术在人生的黄昏大放异彩。
沈左尧先生一生可将其工作之前的时期归于求学时期,这一时期包括了沈左尧先生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在沈左尧先生的一生中,这一时期无疑是最为苦难的。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社会动荡,流离失所,这些词可以在某一些层面上变现出沈左尧先生当年的生活。无法追究当时沈左尧先生是如何与母亲一起生活的,但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那种情况下担负了一般人无法担负起的作为一个家庭男主人的责任,这是值得敬佩的。而且,在这种苦难的生活中,年仅十三岁沈左尧先生依旧保持他对理想的追求,开始学习篆刻,并于同年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公开发表了他人生第一篇面向大众的诗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沈左尧先生参加同济大学附中入学考试回到上海海宁路家中,来不及收拾杂物,就匆匆与母亲离家避难,辗转四所大学。在流亡的岁月里,家中名贵字画荡然无存。
青年时代,沈左尧先生开始真正崭露头角,显示其非凡的艺术天赋。1941年20岁的沈左尧先生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他天赋聪敏,又勤奋好学,与一批爱好诗词的同学成立“恒沙社”,主编校报《商籁集》,他喜治印,兼取明清流派印格,功力弥深,并成立“阆社”,主编《金石录》。先后师从傅抱石、徐悲鸿、乔大壮。当年,徐悲鸿、傅抱石、陈之佛、乔大壮曾联名撰文,称他“多才多艺,于绘事外尤精治印,好古敏求,致力甚笃,其所造诣卓然不凡”。傅抱石复以“遒丽”二字评定,认为他“取法雅正,终有所归”。
在沈左尧先生的求学时期,有两件事最为引人注目,其一是1944年,23岁的沈左尧先生的一幅人像素描被澳大利亚文化代表团选取为中国青年画家的代表作,带回国家博物馆作永久馆藏展品;其二是1947年,联合国向全世界征集“和平”宣传画,年仅25岁的沈左尧先生的作品《和平》被选入,取得了一般人一生都难以取得的荣誉,《和平》也成为唯一代表中国的参赛画,在多国巡回展出并受联合国嘉奖。
1945年,沈左尧先生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阶段。在这段时期,沈左尧先生告别了他的艺术领域,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科普生涯。五十年代,沈左尧先生留在中央文化部,在用画笔在杂志小小的封面上一展情怀。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制造成功、丰收后的人民公社社员、威而不怒的民兵、苏联加加林登上太空……这些颇具时代特色的封面集中体现了沈左尧先生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对祖国深切的爱与希望。但是,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同等的爱并不一定能带给你同等的回报。沈左尧先生在有奖储蓄中买了彩券,中了500块,时值中国抗美援朝,他毫不犹豫的将此巨款捐献国家购买军备,表达他对国家的热爱和拥护。但是他的慷慨和大方却在“肃清反革命运动”中为当时左倾分子陷害,被扣上“特务”的帽子隔离审查长达一年之久。罪名被洗清之后,沈左尧先生没有因此而消沉,继续做他自己,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在之后的文革中,无论是画毛主席画像还是后期的下放工厂,沈左尧先生都没有放弃他的艺术追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十年代初,因为四十年代的人际交往关系问题,沈左尧先生被下放工厂,他用马口铁的下脚料剪裁焊接出一种新的艺术作品——铁花。“这是他自己走出的一条路,依托自己深厚的美术功底,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他先画出样子,再指导工人制作,这种方式与始于文彭、何震的篆刻艺术创作雏形如出一辙。各式宫灯、各类屏风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深受外商欢迎。”文革结束后,沈左尧先生进入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工作直到离休。
1986年,65岁的沈左尧先生因身体原因离休,离休之后重拾画笔,回归艺术,这是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沈左尧先生在离休后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撰写楹联诗词,收录成册;笔耕不辍,将大量作品发表于世,其内容涉及篆刻艺术(理论)、书法、美术、楹联、诗词、碑记等,充分显示了其高深文化内涵。
先生一生最让人惊叹的是在他晚年将他一生的百件艺术作品以及毕生收藏的数十件徐悲鸿、傅抱石等名家珍品一并无偿捐献给国家,由湖州师范学院永久保存及展出。2003年12月28日,沈左尧先生的所有珍藏在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家落户”,有感于沈左尧先生的无偿付出,湖州师范学院将新落成的图书馆命名为“沈左尧图书馆”。
与此同时,统观沈左尧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与实践,可以视为那一代艺术文化工作者的人生缩影。因此,研究沈左尧先生,不仅仅是对沈左尧先生单个个体的研究,而是透过对沈左尧先生人生轨迹的爬梳,认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蜕变与价值选择。通过对沈左尧先生一生事迹的整理,他的人生价值或者说艺术成就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沈左尧先生开创了铁画艺术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先河。铁画相传由明末清初安徽芜湖铁匠汤天池所创造,以后逐渐流传到北京和山东等地,并逐渐享誉四海。到了20世纪,铁画艺术逐渐衰弱,兼备国画和文学修养的铁画艺人出现断代,铁画面临技艺变形、失传的困境。而沈左尧先生开创了铁画的新时代,走出他自己的一条路,他先画出样子,再指导工人制作。各式宫灯、各类屏风……富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深受外商欢迎。
第二,沈左尧先生治印艺术高超,曾为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等人治印。为大家所爱,影响颇为广泛。
第三,沈左尧先生的楹联艺术也为人惊叹。沈左尧先生的楹联创作并不局限于某种框架内,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且为人谦和,对求楹联者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凡有所求,绝无不应的高尚艺术追求。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是艰难的,而知识分子本身也是软弱的,更是悲哀的。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是坚强的,拥有他人所难以想象的铮铮傲骨。沈左尧先生身上有很多那个时期知识分子所独有的风骨和才情。
这些集中体现在他的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操上。沈左尧先生的前半生我们不能够说是一帆风顺的,更不能说当时的国家或者说政府对待他是公平的,至少无缘无故长达一年的监禁是完全不合理合法的。但是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他回报给给社会是他所有的一切,现在立于太湖之畔的沈左尧楹联艺术馆就是这一切的见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人孔子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感动于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和关心。
对于左尧先生而言,其一生有重要的节点,第一便是在其21岁时,沈左尧先生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傅抱石、徐悲鸿。根据傅抱石先生的妻子罗时慧在《悼师集》序中所回忆“三十八年前余家居重庆金刚坡下山斋。一日抱石携以卷发青年来舍,观其声气粗豪,而执礼甚恭,盖服膺其师之艺术及道德学问,出于至诚。此余初识左尧也。嗣后每周必来觐师,自沙坪坝、磁器口跋涉高坡,朝至夕归,习以为常”。组织治印“阆社”、诗词“恒沙社”,刊出墙报《金石录》,兼为同学提供刻印服务。
这是左尧先生人生轨迹的起点。
在左尧先生24岁时,他的艺术生涯得以崭露头角,当时澳大利亚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大艺术系,代表团认为沈左尧先生的一幅人物肖像画代表了当时中国青年画家的水平,便带回国收藏于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
25岁的沈左尧先生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经教育部次长张道藩推荐,赶赴南京,任中华全国美术会专职秘书并任教于交通大学。是时,与刘海粟,潘天寿等一大批艺术家交往密切。26岁时沈左尧先生的《和平》宣传画受联合国表彰,获得教育部奖金。
这是左尧先生在学生时代所取得成绩,也是其艺术生涯的奠基期。
左尧先生在其学生时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应是大展拳脚之时,但是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因国家的现实情况,左尧先生进入了其艺术生涯的沉淀期。五十年代上海华东美术学院邀请他出任副教授,被沈左尧先生谢绝了,为了中国的科普事业,沈左尧先生留在了中央文化部。
沈左尧先生因参加有奖储蓄中了头奖五百块,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他将全部奖金捐给国家以做购买军用物资。在之后的肃反运动中,沈左尧先生被诬为特务,理由是在当时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会把这么多钱捐给国家,这说明他一定还有更多的钱,而这些钱就特务经费。之后就被抄家拘留审查,结果抄出了许多沈左尧先生与傅抱石等人交往的書信,在剥夺其申辩权利的情况下,完全根据捏造和臆想将其关在办公室隔离审查,一查就是一年。但是在这种生理心理受到双重压迫,政治和经济上均损失惨重的时候,沈左尧先生将用于写“交代材料”稿笺创作了的大量的徒手简笔画,目前有部分展出于湖州师范学院沈行楹联艺术馆。
沈左尧先生在五六十年代为科普刊物《科学大众》、《知识就是力量》设计了众多带有时代印记的封面。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制造成功、丰收后的人民公社社员、威而不怒的民兵、苏联加加林登上太空等。但是非常可惜,画作保留下来的相当有限。
年近天命之年的左尧先生遇到了“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间,沈左尧先生凭借他的画笔,没有下放农村。因为他画毛主席像逼真传神,北京市市容办公室特批准他画毛主席像。大街小巷公园餐馆都要画毛主席像,他自己没日没夜地画,还要帮画得不像的人修改画稿,以助他们度过难关。
文革结束以后,沈左尧先生开始起艺术生涯的井喷期,在八十年代迎来其艺术生涯的巅峰期。在这个时期,左尧先生大量的楹联问世。包括在其60至65岁之间撰写的《题贾祖璋像》、《赠郑公盾》、《题鲁迅像》、《题高士其像》、《赠顾建国》、《题洪雅县文化馆》等百余件作品。
65岁时沈左尧先生的人生转折点,那一年沈左尧先生因病离休。离休之后,左尧先生有更多时间关注艺术,更多精力享受艺术带给左尧先生的愉悦感。从那以后左尧先生开始起游历生涯。在其游历生涯过程中,他创作大量作品。作品如下:《师母病腿将愈书呈》、《赠嘉兴市科协》、《瑶妹招饮》、《赠广元市科委 调寄西江月》,并作诗《赠广元市电影发行公司》、《题广元市》、题圭峰游览区联》、《赠王路、沛旋伉俪 调寄西江月》、《题江西龙虎山》、《赠龙尾砚厂联》、《题楼云岭门联》等各类视作楹联作品百余件。
在90年代,也是在沈左尧先生70岁之时,先生荣获“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美术家”称号。90年代的左尧先生除了进行艺术创作以外,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湖州的教育事业给与诸多帮助。他就是在此时创作楹联作品300余副。在左尧先生73岁,他被世界艺术名人评审委员会,中央电视台,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美国东方艺术协会,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日本国际书画协会,香港新闻出版社,中国书画报社等11家机构评选为‘杰出美术家,颁发了‘世界艺术名人证书。
在先生74岁时,先生在1994年第二期《当代矿工》上发表《书法——中国特有的艺术》,表达“汉字作为全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更不会消亡,因为它是人类智慧最高层次的文化结晶,必将随着中华民族的再度崛起而大放光芒。无愧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毛笔书法,将更脱离实用性而趋向于纯粹的艺术性,必然愈显出其魅力,它的生命是无限的。”
在沈左尧先生75岁时应邀台湾中国研究文教基金会,赴台参加文化交流会议。期间,沈左尧先生携带多件大型作品,受到台湾文化界的热情赞誉。而且沈左尧先生与104岁的摄影大师郎静山②交谈甚欢。
沈左尧先生在台湾《文物》上发表《傅抱石毛主席诗意画图册辨伪》,在香港《名家翰墨》、《书画鉴定特集》挂历上发表《傅抱石艺术及其画作真伪》。作诗《题王广明花鸟画》、《羽染天香(孔雀牡丹)》、《落花有意(白荷)》、《双鹤日出》、《双鹭临水》、《六合同春》、《锦上添花》、《白鹤栗浪》、《丹柿寿带》、《群凫天鹅》、《白鹰危涯》。
在沈左尧先生78岁时荣获台湾“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项”③中的“中华文艺奖”,据说李登辉要接见获奖者,虽人在台北,却只让其子代为领奖。
在沈左尧先生79岁时,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由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04号行星,以我国科学家、科普事业奠基人高士其的名字命名。沈左尧先生为此赞道:“百年伟业颂先驱,星耀太空高士其。宁舍身残拯世界,勤精笔述启群黎。飚风横扫魔邪教,巨手高擎科普旗。畅旅银河应笑慰,神舟正待宇航飞。”
左尧先生80岁时,香港大业(出版)公司出版了《左尧印存》的缩印本。《左尧印存》。书中收录了由他篆刻的近乎所有的印章,共千余枚。这部著作是他 14 岁起便致力于篆刻艺术、终生成就的总结,亦成为后人研究的珍贵资料。该书于9月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造纸、印刷、装订等全过程均采用手工,保留了浓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
沈左尧先生在80周岁生日那天,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生日庆祝会后,立即赶往家乡海宁的庆祝会场,接受父老乡亲的祝福。
上世纪末,沈左尧的《悼师集》在香港出版。画家黄苗子为《悼师集》题词:“白发沈郎燕市泣,寂寞遗篇相守。蜀水春风,钟山夜雨,永系师恩厚。潺潺清泪,此情千古难有。”而今,为了一表情怀沈左尧先生又在杭州华宝斋出版了线装本。如今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悼师集》原大本,印制规格与 《左尧印存》 相同。
沈左尧先生83岁时在考察湖州,参观南浔嘉业堂藏书楼,游览莫干山,安吉竹博园,参观吴昌硕纪念馆,撰写楹联《赠吴广洲、时跃捷伉俪》、《赠郝建成,孙铃伉俪》、《赠杨德才》。同年11月,沈左尧先生在北京寓所接待湖师院副院长王绍仁和图书馆馆长王增清,商谈捐赠事宜。
同年沈左尧先生于安吉昌硕公园,参观安吉昌硕纪念馆为其撰写楹联《题安吉吴昌硕纪念馆》。并与同年12月沈左尧先生捐赠暨设立湖州师范学院沈行楹联艺术馆签字仪式在湖州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湖州市委市政府、湖州师范学院党政领导出席捐赠仪式。
沈左尧图书馆落成暨揭牌庆典在湖州师范学院举行,沈左尧先生将其百件艺术作品以及毕生收藏的数十件徐悲鸿、傅抱石等名家珍品一并无偿捐献给国家,因此,师院将新落成的图书馆命名为“沈左尧图書馆”。湖州师范学院以予以命名之新建图书馆大厦举行落成揭纪念碑仪式,与会者近三千人,湖州市委市政府、浙江省教育厅、湖州市及各县、湖州师院领导出席仪式并为之剪彩、揭碑,至感隆重,大厦造型似帆,于是曰乘风起航,吉兆也。
2007年9月14日上午10点40分,沈左尧先生病逝于北京复兴医院,享年86岁。中国科普研究院和湖州师范学院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9月22日,在八宝山公墓举行遗体告别仪式。10月23日,沈左尧先生的骨灰在湖州枫树林墓地安葬,同日,在湖州师范学院进行沈左尧逝世三周年座谈会。沈行楹联艺术馆被湖州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州师院为沈左尧塑像,同日举行铜像揭牌和授牌仪式。
沈左尧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与人生实践,正是那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人生缩影。左尧先生不仅有着艺术家抱负,学者情怀,更有着有那个时期知识分子所独有的风骨和才情,集中体现在他的强烈的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由此,对沈左尧先生人生行状的简要类举,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蜕变与价值选择。
注释
① 沈行中“行”字取自奋力前行,不息不止。
② 郎静山(1892年—1995年),浙江兰溪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在20世纪中前期,以集锦摄影独步天下。曾经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
③“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是由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参选的世界性文化大奖,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鼓励中华民族之薪火相传,唤起全球华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下设“全球中华文学奖”、“全球中华武艺奖”等十几个奖项。
参考文献
[1] 李响,任福君.科普大家中的沧海遗珠——纪念沈左尧先生诞辰90周年[J].科普研究,2011年第6期.
[2] 沈左尧.书法——中国特有的艺术[J].当代矿工,1994年第2期.
[3] 芯芯.泰山不辞细壤——记沈左尧先生[N].海内与海外,2003 年12期.
作者简介:沈建新,男,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金秋丽,女,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馆员;张剑,男,湖州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