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制茶与饮茶历史。自发现野生茶树起,人们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手工烹茶到机械化制茶,其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茶已经融入了很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浇灌了中国人的脾胃,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而制茶历史的演变更是体现出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对“造物之无尽藏也”的合理利用,也渗透着中国人自古以来朴素的生活哲学。制茶的相关文化就是了解中国传统之道的一扇窗户。
手艺传承
最开始的茶是未经任何加工的茶叶,真正意义上的制茶工艺萌芽于三国时期,人们开始试着将茶叶晒干或烘干制作成茶饼。但这种简单加工的茶饼带有明显的青草味,于是人们又开始思考如何改进技艺。经过反复实践,蒸青制茶法出现了,唐代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三之造》中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便是蒸茶工艺。
然而,采用蒸青制茶法做出来的茶依然存在茶香不够浓郁的缺点,这促使了蒸青散茶法的出现。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宋代人逐渐采用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人们通过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的方法来制茶,这种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与现代炒青技艺十分相似。后来制茶工艺发展到明代,人们已经可以喝到红、黄、绿、黑、白、青六大茶类,为后世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匠心细节
采茶、制茶对季节的要求极高,一般清明始、谷雨盛、立夏终这三个时节最宜制茶。制茶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手艺活,特别是高温杀青这道工序。高温杀青是炒茶的第一个步骤,制茶人的两只手要在锅底不停地掀起、抖落、翻炒茶叶。这时锅里的温度高达300摄氏度,双手在锅里热烤,难免会烫伤,尤其是退温的时候,锅里会散发出大量的水蒸气,这时制茶人的手往往已麻木得失去知觉。因此,刚学制茶的人常常要提一桶冷水放在炒锅旁,手被烫伤后就立即浸到冷水里。
“炒茶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碧螺春制茶人施跃文说,虽然已经炒了几十年的茶,但他从不敢怠慢,因为每道工序都要把握好火候、温度和力度,功夫不到家就做不出好茶。
做茶除了需要过硬的手艺,还需要不急躁的心态。陈孝文出生在一个制茶世家,成为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那年,他才二十四岁。从出入制茶的做青间到真正学习做茶,陈孝文仅用三个小时就学会了,可以说除了常年的耳濡目染,陈孝文本身也很有天分。而正是这样一位颇具天分的年轻非遗大师,这样一学就会的兴奋劲也并没有保持多久,以至于他第一次独立做青就失败了。 茶做多了,陈孝文才发现做茶永远是由轻到重,好茶要靠手艺人的虔诚,要慢慢来,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沾沾自喜。
在铁观音的发源地福建安溪,传统铁观音重发酵的制作方法,由于口味重已经被众多制茶者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用新工艺做出的轻发酵、汤色淡雅的清香型铁观音。但铁观音非遗传承人刘渊辉仍沿袭传统,用重发酵工艺制茶,从种茶、采茶到摇青、炒青、焙火、包揉,每一道工序他都细致认真地做。刘渊辉八岁学茶,茶就是他的命,即使再多的人劝他放弃传统手法改茶,他依然坚持:“所有人改茶,我不改,这是改我的命。”
(采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