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话亭

2019-04-26 03:04李林芝
广西教育·D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用语老兵电话

李林芝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群神色、行为各异的三岁幼儿,有哭得尿了裤子的,有满地打滚的,有跳到桌子上耍皮的,有趴在饭碗上睡着的……教室里总共有三名教师,个个都像身处战场的白衣天使,她们穿梭在幼儿间,熟练、麻利地处理着一桩桩“突发事件”,使出浑身解数安抚幼儿情绪。这便是幼儿园秋季学期一年一度的小班幼儿入园日。

幼儿园对于初次入园的幼儿来说,的确是个陌生的环境,幼儿生活中的第一个“分离焦虑”期往往便在此时产生。这次“分离焦虑”持续时间一般为1—3个月。帮助幼儿解除“分离焦虑”成为幼儿教师的第一道“关卡”。

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总有部分幼儿一时之间不能适应新的生活,每天依旧上演着“一哭二闹”的戏码。直到有一天,我们在玩乐高玩具时,乐乐(化名)兴高采烈地把他“制作”的玩具拿来给我看,我才依稀看见了一道曙光。

乐乐:“老师,这个是电话!可以打电话给妈妈!”

我:“哦!真是一部电话呢!来,我们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妈妈!”

我马上进入孩子的游戏情境,“拨通”了乐乐妈妈的电话:“喂!您好!我是李老师,您是乐乐妈妈吗?乐乐说有点想您了。嗯嗯……妈妈也想乐乐啊?好的,我帮你转达!哦,今晚你会早些来接乐乐吗?好的!乐乐在幼儿园表现得很棒!好的,我会表扬他的!再见!”

我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很多幼儿被我吸引了过来,包括凡凡、小伟、睿睿等几位顽强的哭鼻子“老兵”。我心里忽然晃过一个念头:对啊,把妈妈们“带入”幼儿园,说不定能够安抚这些“老兵”们的情绪。

接下来的事情证明了我的判断。孩子们都对“可以和妈妈联系”的“电话”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加入我们的游戏:一个接一个地“制作”自己的“电话”,然后要求老师连线给妈妈,包括那几位顽强“老兵”。

“老师,打给我妈妈吧,叫她快点来接我!”

“老师,打给我妈妈,让她给我买个小白兔!”

“老师,打给我妈妈,我想妈妈了!”

……

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我开始应接不暇,但又不忍心拒绝那一双双渴望的小眼睛……我发现,孩子们在和妈妈“打完电话后”情绪安定了许多,慢慢开始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融入了我们的新集体。为了继续满足孩子们对妈妈们的倾诉需求,我决定增设一个区角游戏——连心话亭。

这天,当孩子们再次要求我打电话给妈妈时,我做了一个关门的动作,告诉孩子们:“老师家的电话亭‘打烊了。想打电话给妈妈,请到公共电话亭,自己打电话给妈妈吧!”我在教室中画出一个小片区,告诉孩子们怎样打电话给妈妈。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自己打电话……我解放出了双手,开始做一名观察者。

“连心话亭”对安抚幼儿的“分离焦虑”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大大满足了孩子们想对妈妈倾诉的心理需求。后来,我给“连心话亭”游戏制定了“游戏规则”,渗透礼貌用语教育,指導孩子们学会使用“请”“您好”“再见”等交际用语。当孩子们熟悉了游戏的内容、玩法和规则后,我开始让他们自主开展游戏活动,这时的工作重心已经让位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了。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连心话亭”便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偏小,语言发育不够充分,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一片空白,既不会合理、规范地使用礼貌用语,也缺乏认真倾听、积极应答的意识,“连心话亭”这个游戏中的人物设定(母子、母女)较为明确,幼儿对游戏中的人物特点有充分感知,相关游戏语言易于幼儿模仿、学习。可以说,“连心话亭”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对指导幼儿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及语言能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用语老兵电话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张 晖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老兵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
夜半电话
礼貌用语大家学!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