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丽玉,李 妮,伍胜丽,陆惠霞,刘银明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化疗属于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也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阶段,我院化疗药物主要给药途径在于股静脉滴注[1]。由于股静脉定位明显,置管期间维护较为简单,对患者血管损伤较小,更加经济,不断受到临床关注。由于置管难度较大,在穿刺期间容易出现失误,容易出现局部血肿,穿刺不当会造成下肢血管损伤。本文通过将山莨菪碱湿敷股静脉置管所致局部血肿效果进行,报道如下。
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60例化疗行股静脉置管出现局部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均30例。纳入标准:①均为股静脉置管;②凝血功能正常,局部皮肤无血肿者。排除标准:①发生出血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其中对照组:女性15例,男性15例,年龄为3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4.05)岁;研究组: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龄为3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2±4.11)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可研究。
对照组:浸湿有33%硫酸镁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10 mL,国药准字H33021961),4层无菌小纱布(大小5 cm×7 cm)盖在股静脉穿刺口血肿处,用8×12 cm 3M透明敷贴覆盖。每次湿敷40 min,每日3次,及时清洁口皮肤,保持无菌。
研究组:将浸湿有山莨菪碱注射液(4~6支/次)(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07,2 mg/支)4层无菌小纱布盖穿刺口血肿处,用8×12cm3M透明敷贴覆盖,每次湿敷40分钟,每日3次,纱布随脏随换。及时清洁口皮肤,保持无菌。
疗效判定标准,并在拔管后常规取导管前端5 cm送细菌培养。显效:皮肤肿胀、疼痛症状消失,皮下无淤血;有效:用药后疼痛好转,红肿面积减少,皮下淤血面积缩小;无效:疼痛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红肿无变化,皮下淤血存在,存在严重细菌感染。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止痛起效时间:每5 min观察1次,询问患者自我感觉疼痛程度,其中以0~10分表示疼痛情况,其中无痛0分,轻微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2]。
本文所有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其中计数数据使用x2,表达方式选择n(%),计量数据使用t,表达方式选择(±s),在P<0.05差异有统计学。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30,]
研究组在无痛、重度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n(%),n=30]
由于化疗属于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化疗药物的刺激会使得患者在输注期间出现静脉炎。而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的基础上,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疼痛,降低药物刺激。但由于置管难度较大,在穿刺期间会造成一定的失误,增加局部血肿发生率,并伴随一定的疼痛[3]。
本文通过观察山莨菪碱湿敷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在无痛、重度疼痛均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股静脉穿刺部位的皮下血肿,可以解除血管痉挛、及时改善患者微循环,有利于血管扩张,有利于外渗液体的回吸收,使局部肿胀致痛反应降低,具有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出血的双向调理作用,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加重静脉损伤,对于股静脉置管造成的静脉炎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降低患者治疗后的感染情况,且用药期间安全,不会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的血脑屏障,甚至造成蓄积中毒的情况,临床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对于股静脉置管造成的局部血肿,可采取山莨菪碱湿敷,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血肿红肿情况,并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