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冰夷 李媛媛 靳佳奇 秦臻
近年来,我国影视业发展迎来新的高潮,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寓教于乐形式。与此同时,“考古热”“文博热”等现象的产生也不容忽视。在一些充满着扎实的考古学知识、缜密的国宝讲解体系和积极向上的探险精神等特质的影视作品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投身到考古文博领域,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然而,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对待、理性甄别。
近些年来,中国的影视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逐渐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影视产业化改革正在进一步加快,中国影视业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当前,中国整体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许多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并且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这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的中国影视业,也将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多姿多彩的风貌。
可以说,中国的考古和文博学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高精尖科技的应用,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都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愿意投入到考古文博事业当中。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走进博物馆或者通过收看相关影视节目来了解考古与文博知识背后的中国文化。
与此同时,影视从业人员都尽量利用中国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创作出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这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影视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拓展了影视业市场的规模,促进了影视产业的活跃发展。并且出现了一批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宣传文物保护、展示中华文化遗产的佳作。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大量违反历史或考古常识,忽视时代背景的现象。部分影视剧在场景布置、服装设计、器物摆放等细节上“随心所欲”,违反了历史类题材影视作品应当起到向公众教育作用的初衷。有些考古类题材作品甚至公然混淆“考古”与“盗墓”“挖宝”的概念,还有部分电视节目过于突出鉴宝、文物交易,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
放眼世界,不难发现,各大影视巨头和各国政府都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放置在与考古文博相关的领域。从好莱坞出品的商业大片到BBC顶尖团队拍摄的记录片,处处体现出大众对考古文博知识的渴求及影视媒介对国家历史文化的大力弘扬。这其中既有导致文化内涵“面目全非”的失败案例,也有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成功典范。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为了考察分析影视行业与考古文博的融合面貌,找出问题所在,我们搜寻和查找了156部国内外不同年代的考古文博类影视作品,包括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和综艺四类。在分组进行观看、学习后归纳出了每部影视作品的年代、类型、导演及编剧等基本信息,此外还分析概括出了每部作品的优缺点、影响因素和修改意见等内容并予以详细记录剖析。
作为一种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从普及历史知识和考古文物知识出发的影视作品,其必然要遵循一定的学术严谨性和规范性。但同时,纪录片也不是一种针对专业人士的“阳春白雪”,而应该是一种致力于面向公众的通俗教科书。在这样的观点下,放眼国内外的历史文物类纪录片,不得不提英国BBC出品的一系列纪录片,如《文明》。该纪录片涵盖六个大陆、三十一个国家,超过五百件艺术品。主讲人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学者玛丽·比尔德以及戴维·奥卢索加娓娓道来一起带领受众探索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通过创新的数字产品和活动,为博物馆的珍宝赋予新的生命力,在受众当中获得一致好评。回看国内,《国家宝藏》也可以说是一部引发全民观摩的优质纪录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微博还是知乎、豆瓣等汇集年轻人的网络平台,每一集《国家宝藏》的播出都会催生出广大网友的讨论,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旅行时去各大博物馆进行“打卡”参观。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纪录片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是部分纪录片为了博人眼球,在开篇时故弄玄虚,营造恐怖气氛。这一问题主要反映在《探索发现》这一栏目中。有些集数在开场时总是刻意讲述一些所谓的“谜团”,比如半夜村口突然一声巨响,第二天村民就在村口发现了神秘的大坑云云。这些谜团不仅莫名其妙,还配着诡异的、令人头皮发麻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会对年纪比较小的观众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从而失去了制作考古纪录片的初衷。总而言之,营造看点、激发兴趣和好奇心的出发点虽好,但过度渲染不科学、甚至有些迷信的氛围不利于传达真正有用的考古和历史知识,不能达到让观众们真切看到考古工作实况的目的。考古纪录片本身不应过度追求花哨的铺垫,也不应该落入套路的窠臼。
战国楚墓帛画《龙凤仕女图》
二是相当一部分纪录片的故事具有模式化、程序化的问题。在观看了一部分考古纪录片后,大体可以看出同类纪录片的“套路”了。如意外发现重大墓葬,考古队赶来,接着是与时间赛跑,警察赶来助力,发掘过程中面临清理或者转移的困境,最后成功地解决纪年问题和墓主人的谜团。在大部分记录片都是在这种时间线和情节发展模式的背景下,难怪很多人失去了观看考古纪录片的兴致。
三是一些纪录片在解说词上存在与文物介绍内容偏差大、语调过于煽情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纪录片里,在第一季的第一集中,一段介绍人头壶的解说词就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这段解说词描述了属于仰韶文化的人头壶,除了对其功能的猜测,还进行了一些抒情的排比,虽然看起来很煽情、很感动、似乎能够激发对于人类生命本质的思考,却不免有些脱离这个文物本身的存在意义。
四是一些纪录片中时不时出现一些过于恐怖的镜头,令人不适,甚至失去观看兴趣。我们都知道,考古学在发掘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骨骼、尸体等人类遗存。这些对于考古学专业人员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但是普通人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探索发现之马王堆汉墓发掘》中,竟然出现对辛追尸体解剖的特写镜头,画面一度陷入真实的恐怖,很多人表示无法观看。
受众面广,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一些历史类影视剧,是很多人了解我国历史的最直接的方式。我国影视剧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大量与现实和历史不符的现象。该问题出现的重灾区是影视剧中使用的各种道具。由于部分影视剧导演与编剧对于历史知识的欠缺,各种“时空错乱”的道具频繁出现在荧幕中。例如,以战国时代为故事背景的《芈月传》中就出现过用宋代才出现的铁锅炒菜的镜头。除此之外,服装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尽管现在影视剧中的衣着装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多数影视剧中故事的时代背景与人物的服装穿着都比较还原,但仍有例外。同样在《芈月传》中,出现了战国女子身穿日本和服的画面。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服装各具特色、差异很大,如若弄错,会引起令人啼笑皆非的后果。与此相似的,还有演员们头顶的发型、身上佩戴的配饰等,一旦艺术加工不当,与历史实际差异过大,会对观众的观看体验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影视剧中,一些与历史、考古文博领域相关的“职业”也经常受到这种艺术加工。最显著的就是通过《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作品风靡一时的盗墓贼。影视剧中的错误描绘可能会导致观众对这些不正当行业产生误解甚至是憧憬。这样的现象无疑不利于正确的考古文博知识的普及。
评价这类影视作品应将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想法结合起来,不能只参考一方。专业人士在观看这些影视作品时,往往会纠结于其是否符合考古发现、历史事实和研究现状等专业问题。但是,作为普通观众,则追求影视作品的基本作用,即娱乐性。因此,作为与考古文博相关的影视作品,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不同的评价。作为起到传播知识和教育公众的纪录片,应以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为评价重点。作为与考古、探险、夺宝有关的影视剧,其娱乐性和故事性则为主要评价标准。
由成龙主创的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一群侠盗通过“偷”的方式将失落各地的兽首收集并归还中国的故事。而在电影之外,传奇故事还在继续。鼠首、兔首2013年4月26日由法国PPR集团董事长弗朗索瓦-亨利·皮诺捐赠将其送回中国。而有意思的是,据说这位先生正是在乘坐飞机时观看了《十二生肖》这部电影,才决定将这两件珍贵的兽首归还给中国。
丹布朗是一位读者群覆盖全球的知名畅销书作家,其作品多将知名艺术作品与宗教史相结合,同时将主人公的足迹遍布到全球各大博物馆、古典教堂等艺术圣殿,故事充满着冒险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又有着高超的艺术史、宗教学、文物学和符号学知识,因而享有盛誉。其作品被改编成三部电影,分别是《达芬奇密码》《但丁密码》《天使与恶魔》,该系列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但是普通观众则认为,这些电影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掉书袋”行为,尤其是中国观众纷纷表示对其中涉及的基督教文化、各种教堂以及带有西方文化典型特征的密码一头雾水。
还有《夺宝奇兵》和《古墓丽影》两部非常成功的电影。第一部《夺宝奇兵》上映时间为1981年,然而,这并不妨碍其拥有精彩的情节,精致的特效。除此之外,好莱坞明星的加盟,同款游戏的制作,都使其引发全球观影浪潮。虽然每一部电影的评价不一,但是整体上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和相对统一的风格,因而具有非常持续且稳定的观众群。
由此可见,专家学者与普通观众在面对考古文博相关影视作品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而普通观众则是此类影视作品观看的主体。作为普通观众,影视作品是否符合原著,是否具有娱乐性和故事性,是否可以满足公众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都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引起公众对考古文博的好奇心和关注,则是这类影视作品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