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毕琼媛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不仅如此,建筑行业近年来也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在建筑行业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教育水平不足、办事效率低下、基层施工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标准化主要是指为了在工程等行业内获得最佳的商业、经济秩序,对行业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或者是潜在问题所制定的具有通用性和广泛实用性的制度、规则的行为,即标准化是一个政策或规范制定、落实的具体过程。
建筑施工标准化指的是为了使整个建筑施工行业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多的商业利益,从管理、施工、营销等角度综合考虑,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行业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1]。进行建筑施工标准化是由一系列活动所共同协调之后完成的,它不仅包含了工程技术的标准化章程,也包含了项目管理、产品营销和具体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章程。一套优秀的行业标准能够大大提高整个行业的工作效率,使得建筑施工行业获得科学、规范的发展,也能使行业内的企业及其产品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建筑施工标准化的实施路径主要是指实现上文描述的优秀行业标准所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它是一个具有较强抽象性的概念。标准化实施路径是为行业标准的制定服务的,路径的优劣会显著地影响标准化活动的难易程度及标准化成果的质量[2]。
1.标准化意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层普遍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他们大多由基层出身,对于工程管理的了解偏少,缺乏足够的工程管理知识。此外,由于企业标准化的成果较难用量化的数据来体现,这就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可能自上而下地出现对企业标准化的轻视,导致企业实施标准化意识不足[3]。
2.标准化人才匮乏
由于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高校中与标准化工作相关的专业较少,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中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才,尤其是能够直接在企业中领导标准化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使得企业难以突破标准化工作中面临的种种障碍,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内部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投入经费不足,这也是导致企业出现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企业自身所处的标准化工作发展阶段不够了解
许多企业在推进自身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只是盲目地照搬一些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经验,不考虑这些经验是否适合在本企业应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企业间的基本差异之外,企业所处的标准化工作发展阶段的差异也是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要推进我国建筑施工标准化工作,找到适合企业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路径,首先需要对企业所处的标准化发展阶段进行判定。只有明确了企业的发展状态,了解了企业所处的标准化工作实施阶段,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不同企业的标准化实施路径。
要对建筑施工标准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就必须要选择一套适合于建筑施工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判定方法。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有神经网络分析法、粒子群优化发、专家经验分析法、模糊评价法、ANP(网络层次分析法)等等[4]。本文综合考虑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和现阶段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情况,采用模糊法和ANP法结合的模糊ANP分析法作为判定方法,这一方法针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具体特点,解决了标准化阶段判定工作中所需要面对的复杂性问题,能够较好地反映行业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判定指标构建的流程
在进行具体判定问题研究时,判定指标构建的好坏对于最终判定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指标构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指标构建的三大原则,即指标的科学性、广泛性和客观性。在构建判定指标时,首先要对行业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广泛的整理和学习,从而对该行业需要注意的重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随后,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进行联系和沟通,组织起一支具有标准化及行业实际经验的专家组。根据学习的成果和专家组的建议,建立起一套初步的判定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最终建立起一套符合建筑施工行业实际情况,能够准确判定施工行业标准化阶段的判定指标。
2.各判定指标的内涵
(1)相关企业标准化发展基本水平指标K1。该指标通过衡量企业内进行标准化相关人员所占企业总员工数的比例、标准化工作相关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标准化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水平、相关经费投入占整个企业总经费的比例这四个角度来判定该企业进行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水平[5]。基本水平能够显示该企业在进行进一步标准化工作前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对衡量企业能否进行深入标准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相关企业标准化构建水平指标K2。该指标以建筑施工行业相关标准数量、行业地方标准数量、国际标准数量和相关标准覆盖率以及标准更新周期为标准,衡量了建筑施工相关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水平和各大企业对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视情况,对于分析标准的实用性及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3)相关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落实情况指标K3。该指标通过对行业内相关企业产品合格率、已应用的具体标准的落实率和各企业落实相关文件的规范化程度来表示相关企业对于标准化工作落实的实际情况,它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建筑施工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4)相关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际经济收益指标K4。该指标利用企业通过标准化获得的额外收益、标准化收益占标准化投资的比例为依据,反映了企业通过实施标准化所获得的额外经济效益,同时它也从侧面体现了标准化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水平的作用。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通过建立适用于模糊ANP法的数学模型,利用上文选定的各指标和方法来对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发展阶段进行判定,使用该方法进行判断需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如图1所示。
1.构建元素集合和判定集合
通过上文的对于判定指标构建的研究,将这些指标视作影响企业标准化阶段评价的元素,并将其通过数学的方法以元素集的形式表示出来,可以得到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发展阶段评价的元素集合,记作K={K1,K2,K3,K4}。该集合中的各项元素即为上文中所介绍的各项指标,此外,该集合还需要包含一个二级集合,即上述各项指标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已在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判定集合是由利用该模型对企业标准化阶段进行判定后得出的不同级别所构成的集合。该集合综合了可能出现的各种判定结果,通过符合模糊理论的方式表达出来。记为H={H1,H2,H3,H4}。集合中各元素依照大小顺序依次表示标准化起步、初步发展、高速发展、优化成熟这四个发展阶段。
2.构建模糊判定矩阵
在使用模糊集合理论进行分析时,需要通过分析元素集合中各指标并进行适当地处理得到它们的具体参数。在得到这些数据后,利用隶属度函数来判断这些元素所隶属的判定集合。参数的预处理过程就是利用相关资料及专家的评判,得出定性的描述,将这些描述置入恰当的数学区间内。将评价元素的判定值设定为0—10,将各描述的区间定义为(c1,d1), ………,(cn,dn)。区间内的元素表示某一指标取值范围的极大与极小值。根据统计学相关原理,可以得到:
图1 利用模糊ANP法判定标准化阶段的步骤
图2 三角隶属度函数
其中,ti就是经过处理后各元素的预估值,它是基于资料内容和专家判定经过处理后得出的,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某一指标的实际情况。将各项指标的具体值确定了之后,使用三角函数作为本文使用的隶属度函数(见图2)。这种函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准确性,同时它的计算也较为简单,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在图2中,H1、H2、H3、H4分别表示企业标准化的起步、初步发展、高速发展、优化成熟这四个阶段。结合这些研究内容,可以构建适用于建筑施工行业的模糊判断矩阵,如式2-2所示。
该矩阵表示上文所介绍的元素集K隶属于判定集合H的隶属度关系,矩阵中的元素jmn表示K中各元素对应H的隶属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属于”的程度。使用MATLAB的模糊控制组件对该过程进行设置,能够大大降低计算过程的工作量。
3.基于ANP的指标权重设置
ANP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它能够提高各指标权重值的客观性,对于判定建筑施工行业标准化的发展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运用ANP法时,首先需要建立判断矩阵和超矩阵,它们的作用是计算不同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元素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根据这两个矩阵的计算,可以得到适当的权矩阵G,该矩阵表示元素集中各元素对于判定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的辅助,对获取权矩阵所需的超矩阵进行快速求解,从而得到在判定工作中所需要的各指标权重。此后,就可以得出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发展阶段的具体判定结果,其矩阵如式2-3所示。
矩阵F是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发展阶段判定的最终判定结果,它是由权矩阵G和模糊判断矩阵S相乘后得来,他表示元素集各元素经过模糊判断环节后得出的结果经各元素所占权重筛选后所得出的最终结果,也即隶属于各阶段的最终隶属度结果。
根据上文介绍的标准化相关理论可以明确,路径依赖论是政策、理论制定中所遵循的重要理论之一,因此,需要在建筑施工行业标准化初期,就设计、选择一条适合建筑施工行业标准化实施的具体路径,以保证行业始终沿着科学、严谨的方向发展。在选择具体的实施路径时,应该始终坚持选择能够与国家的政策相结合、与企业标准化发展阶段相结合的标准化实施路径,同时要保证该路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可发展性,从而保证实施标准化的企业能够真正从标准化工作中获利,这样才能确立行业中的标准化标杆,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前文所介绍的企业标准化发展阶段及其判定模型是进行实施路径选择的重要工具。明确现阶段相关企业标准化发展所处的具体阶段,是进行路径选择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不对这一问题加以明确,那么对于实施路径的其他研究都是毫无意义的。此外,还需要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前进方向进行深入地研究,这是因为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迅猛,而国家和国际相关政策更是瞬息万变,因此,在选择路线时确立一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看来,在国际市场中,掌握行业标准,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才是能真正做到长远发展的策略。因为参与这些方面的工作,不仅能为本企业的短期发展提供助力,更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增强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当企业能够选择恰当的路径,并能够掌握标准化的核心理念,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时,企业本身的生产利益和这种话语权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1.标准化起步阶段
根据上文对于标准化状态判定参数的介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对处于该阶段的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从事相关工作的员工素质及企业为标准化工作所投入的具体成本。这是一个为标准化工作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二十一世纪,只有重视并掌握人力资源的企业才能迎来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企业所进行的工作短期内大多难以取得成果,因此需要企业领导者更具耐心和决心,不要贪图眼前的投资回报,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看到大额人力资源投资所能带来的更加丰厚的收益。
2.初步发展阶段
处在这一发展阶段的企业,可能会受到较多的外界压力。首先,它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无论是话语权还是参与感都比较低,且容易被处在更高发展阶段的企业打压。在该阶段中,企业应选择的具体路径是对行业巨头、标准制定者实施的具体措施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这些措施进行优化与融合,在跟随中求发展,在险境中求生存。此外,处于初步发展的企业还需要尽可能多的抓住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机会,多向行业领头羊学习。当这些经验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迎来质变。
3.高速发展阶段
在积累了足够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之后,企业对标准化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它们往往会在这一阶段将前期积累的大量技术落地,使企业标准化得以高速发展。处在这一阶段的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往往有所提升,因此,应抓住这个机会,在落实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将自身的工作重心投入到政策性的标准制定工作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内以及国际的行业标准制定。由于这些企业标准化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但是技术积累极为雄厚,因此可以快速地调整自身的策略中心和资源倾斜方向,实现对龙头企业的超越。总之,这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
4.优化成熟阶段
处在该阶段的企业大多具有了较为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因此,这些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路线应该以优化自身技术、稳定行业地位为主,避免被新兴企业超越。同时,这些企业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组成利益共同体,在竞争的同时提高整体的话语权,牢牢稳住自身在行业标准制定中的领跑地位。
本文首先对标准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建筑行业标准化及路径选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相关理论和行业特点。此后,对建筑施工行业标准化发展阶段的判定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确定了判定工作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各判定指标。同时,建立了基于模糊ANP法的标准化发展阶段的判定模型,使得对企业的标准化发展阶段的判定成为了可能。最后,基于该判定模型,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四条标准化的发展实施路径,从而为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