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先
(国网河南淅川县供电公司,河南 淅川 474450)
前端为螺丝刀设计形状的导电端,可根据二次接线端的不同构造,选择不同的接头,经过加工后,可连接有导电线,末端为夹片型设计的放电端,由调节螺丝进行调节松紧。
当二次电源断开后,进行工作前,将导电夹板固定在地网接地端,由调节螺丝调节后加紧。之后手握绝缘手柄,将导电棒触碰端子箱内部的螺丝,将电路中残余电荷逐个清除。
邀请技术人员,针对螺丝刀结构进行分析,如何实现工作的同时并方便快捷的进行放电,是一大难点。导电线的连接部位,以及如何进行工具与接地的可靠连接,进行多种考虑的设计规划。
电荷释放器的结构基本成型,如何选择适合的零部件材料成为了难点。首先螺丝刀头部材料需要一定的钢性,能够保证长时间的工作不磨损。在螺丝刀的尾端需要绝缘材料进行加工以保证导电部位与人体的隔离,连接部位导电线与螺丝刀杆的连接需要安全牢固可靠,且电阻较小。导电线另一端接地部位需要能够安全便捷的进行接地连接,方便操作的同时保证残余电荷的有效释放。
我研究小组在市场上搜集到了一部分原材料,根据原先的讨论设计对其进行加工整合,将导电棒,绝缘手柄,导电线,导电夹板,调节螺丝进行了组合,确保各部位连接安全牢固,能够便捷使用。
加工出成品后,我创新小组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确保其电阻值在0.01Ω以下,且操作人员在正确使用绝缘手柄时能够保证安全,绝缘电压能够大于二次回路的工作电压的十倍。
随后创新小组人员使用其在多个变电站现场的工作中进行使用,发现其可以达到释放二次回路中残余电荷的目的,能够安全有效的保证工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受到侵害,在安全可靠的同时,高效率的进行工作。
在对辖区内多座变电站端子箱进行检修时,我们对本次班组创新开展的效果进行了检查。我们对班组成员单人进行二次端子箱接线效率进行了统计。经过统计发现,每人在端子箱解线工作中,平均用时由原来的3个/分钟,提升至9个/分钟,在确保二次解线过程中不会出现电击伤人条件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保证工作安全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而且提供了一种专用工器具的设计,也进一步促进了班组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