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国正
拟生态养殖系统是藉由对生物特性与环境的全方位理解,以人为方式介入辅助,利用生物自身特性与生物间的关系,合理配置生物种类、数量、密度,同模拟生物原生环境(温度、湿度、阳光、微生物等)以达到最适生长环境,来创造出一种优于原生养殖系统的新养殖生态系统。该系统应用于水产养殖有望实现提质增产,有助于应对中国水产品对外贸易过程中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及药物残留问题。
水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9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便跃居世界第一,于世界水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7年水产总产值达11577.09亿元,总产量已经达到6445.33万吨,其中养殖产量4905.99万吨(海水养殖2000.7万吨、淡水养殖2905.29万吨)占全部水产品总产量76%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养殖业规模巨大、发展迅速(图1)(国家统计局2017年资料)。遗憾的是,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并没有将我国水产养殖带上另一个高峰。
图1 2017年中国水产品产量现况(万吨)
关税壁垒逐渐减弱,代之以技术性壁垒。以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增加的检疫项目和检验标准的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水产业出口遭受损失。美国、欧盟要求国内出口水产品企业必须建立HACPP质量保证体系的一套标准化流程,而国内多数水产品生产企业目前无法达到。近几年,主要进口国的检疫标准提高,限制了我国养殖水产品进口。我国养殖水产品出口未来发展突破瓶颈需有的放矢。
基于以上情况,我国水产业如果希望在外贸出口上打开局面,为世界所接受和认可,迫切需要进行一次品质上的升级与生产模式的改革。在当前国际社会重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情况下,生态标签将成为一个新的非关税壁垒,从业者应该发展推广标准化、安全绿色的水产生产模式。和推广,协助养殖户提高收入,并促进水产产业升级。
拟生态养殖系统的核心价值与技术关键在于系统内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水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与平衡,与“师法自然”的概念是极相似的。但又与原始放养不相同,拟生态养殖系统是藉由对生物特性与环境的全方位理解,以人为方式介入辅助,利用生物自身特性与生物间的关系,合理配置生物种类、数量、密度,同时模拟生物原生环境(温度、湿度、阳光、微生物等)以达到最适生长环境,来创造出一种优于原生养殖系统的新养殖生态系统。该系统既效法了自然法则,又实现了一种生态系统“从无到有”的创造或改良优化,从而达到生态优化、产量提升、环境友好并兼具更高市场商业价值的新模式,所以称之为“拟生态养殖系统”。
农业生态学是个专业性强、内容涵盖面广、学习成本高的学术领域,一般养殖户难以充分咀嚼其内容,更难将其应用于养殖生产。笔者带领的课题组以农业生态学的实体化、落地化为目的,开发出拟生态养殖系统,并期望该系统能被学习、复制、延伸,藉此模式使农业生态学的科研成果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得到转化、应用
过往国内水产品生产模式可分为天然生产与人工养殖,通常会被市场理解为“质量”与“产量”之争。天然代表绿色安全、低密度、慢生长和高质量,人工养殖代表高密度、快生产和高产量,但品质低、安全隐忧大。
近年来整体环境的变化与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天然生产也很难彻底免受污染,而人工饲养由于药物滥用等问题,产量和经济效益每况愈下。拟生态养殖系统藉由创新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传统水产品生产模式的二元对立,可实现质量与产量的同步提升。
拟生态养殖系统能有效的防治、控管环境中的天敌与危害风险,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大幅降低损害。
在产量方面,拟生态养殖系统合理地调配物种、数量与周期,提升原有的养殖密度,还能达成复合性收入,产出多种产品,其养殖密度逼近甚至超过工业化生产,其品质之好又是工业化的产品所不能比拟的,更兼具了工业化农业中的精神——标准化、流程化与稳定性,为建立HACPP质量保证体系打下基础,给担忧病害失收、市场滞销的养殖户服下一颗定心丸。
以国内的桑基鱼塘为代表的生态循环养殖为例,桑基鱼塘利用各物种间(植物、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达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循环生产模式。而拟生态养殖系统是其“升级版”,指在原有以循环实现“变废为宝”的基础上,启发自“师法自然”的概念让生物之间的互利性、共生性提升到极致,进一步带来产量的实质提升,还能促成系统化与标准化的落实,更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此外还有以下三项升级与优势:
第一,种养的植物、动物不限于桑树、四大家鱼,可以选择更有价值的产品或契合当地特色的植物、动物共构成新的生态系统,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不再局限于特定区域,可推广到国内各地,根据投资规模、环境条件等要素因地制宜地建立系统;
第二,系统化的生产,加入现代化的养殖设备设施,对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控,提高产量、质量,使养殖户更方便管理,也降低风险与成本,准确掌握植物种植面积、鱼苗投放密度、养殖周期等各方面;
第三,避免了循环系统中的隐藏风险,循环系统中最怕的就是污染传递或者是循环链断裂,拟生态养殖系统科学化地严格控管化学制品的使用,不会产生鱼塘投放鱼药,造成植物生病、动物死亡,或是植物喷洒农药造成鱼类集体暴毙等问题,确保这循环系统可平衡、绿色、可持续性的。
相较于传统的水产养殖生产方式,拟生态养殖系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效益上均有明显的提升。
拟生态养殖系统同时提升了产量、质量,在一些落地模式中更可实现一地多项产出的优势(同时拥有植物、水产的产出,甚至多种水产混养的综合产出),增加了其经济价值。
此外,在管理上,所有养殖过程更加系统化与标准化,降低生产风险,避免意外损失。而且拟生态养殖系统是可复制的,模版可以套用于各环境区域,再依照当地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调整,其规模可小可大,无论是自家养殖的小农生产还是大企业的规模化生产都可采用,适合大范围的推广,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扶持农业“双新双创”。
过去20年来,国内水产业过度使用化学制品的生产习惯,严重打击了公众对国内水产品的消费信心。藉由拟生态养殖系统所生产出来的水产品,趋向标准化产出,绿色、健康、安全都可以有保障。并且结合现代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所有产品都可追本溯源到原产地、生产过程、原料来源等,也有助于HACPP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拟生态养殖系统提供更优质、更受认可的产品,其高标准除了满足国内之外,也符合国际水产品的要求,其生产全程科学、严格地控管化学制品的使用,能通过美国、欧盟等多项药检限制,成功外销创汇,推动我国由水产养殖大国向水产养殖强国转变。
有别于其他水产生产模式,拟生态养殖系统采用“师法自然”的概念,利用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破坏,还可将环境修复到良好的原始状态,减少种植土地的板结、酸化,养殖的水体没有药物残留,也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使环境生产力逐年提升,对当地原生物种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趋近于零。就试验效果来看,拟生态养殖系统可兼顾经济与环境两大方面。
2019年1月11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未来将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制度,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水产品。
拟生态养殖系统这一新型养殖模式的原理、效果与优势,与《意见》当中所强调的“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等发展要求高度契合,满足国家水产养殖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能有效解决生产流程缺乏标准化与水产品药残超标两大出口问题,使其成为我国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口,我们不但要将优质的水产品出口国际,再次向世人递出中国渔业强国的名片,同时也让国人享受更优质实惠的绿色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