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程建设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2019-04-25 11:36郭东山
新课程·中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加强课程教育

郭东山

摘 要: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通过课程文化体系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联动,形成了一贯课程脉络,成为学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关键词:加强;课程;教育

学校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的载体,也是学校提供的“产品”,其质量决定着学校育人的质量。其特质决定着区域或学校发展的特色,其科学的顶层设计决定着区域或学校的品牌方向。

学校课程的不断进化升级,全面育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更好地体现教育的价值与方向。

下面以我校课程建设的思路与体系建设谈一点拙见:

贺家坪镇中心学校坐落在丹水源头,紫台山下。学校像紫台山一样,人心朴实,沉稳扎根。像丹水河一样,品清性洁,润物无声。学校以“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宗旨,“山水仁智立校,丹青圣手为师,翰墨书香育人”为办学目标,以“丹青文化”为主题,以“仁智教育”为内涵,以培养“会学习、勇创新、负责任、有品位”的仁智少年为使命目标,创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升学校品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奠基。

一、课程设置与体系构建

学校课程设置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理论基础。以学生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三个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個性发展)为课程目标。通过八大课程体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以书法教育的育德、启智、健体、审美为目标,在原有的学科特色基础上,在以书法为核心的丹青文化背景下,开发出了课程体系。以“写中华汉字、读史书经典、传优秀文化、育大写之人”为课程目标的背景下的课程实施方案,力求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丹青溢彩、翰墨流香、文脉绵延”的山涧名校。

1.课程设置与依据

2.课程构建的原则

(1)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特别重视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等方面的开发和落实。

(2)发展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的需求。

(3)生本性原则。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开展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研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评价,不断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推动课程建设稳步发展。

二、课程管理与评价

1.课程管理

教师:撰写课程简介—申报课程—编写课程方案(审核后)—教案—上课—组织考查。

课程领导小组:学情调查—课程认证—排课组织选课—常规检查—组织评教—学期考评。

学生:选课—学习—考查—参与评教。

2.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在国标基础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评价中采用“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的方式进行。

(1)国标基础课程

①考试: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对调考科目考试依据县研训中心每学期的统一检测,学校不再组织考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②考查:随着课程内容的改革,考查的方式逐渐多样化并且不断完善。对学校音乐、体育等非考试科目进行考查,考查以过程性累计评价和学期展示评价相结合。

(2)校本课程

①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性、创意、合作、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

②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记录、观察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等级评价,对学习校本课程汇报展示学习成果进行概述性评价。

自我评价,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在校本课程中的态度和成绩作主观性等级评价。

同伴评价,同学或小组成员对同伴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建成.追寻教育的本质:洪泽县“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实践价值[J].江苏教育,2012(29):22-23.

[2]胡海英.“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2011(3):72-77.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加强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