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观察国际形势的方法

2019-04-25 11:40韩立群
党史纵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际形势八路军人心

韩立群

1958年9月5日,毛泽东在第15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谈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按照毛泽东的定性,这些观点“作为一些看法提供给各位,供观察国际形势时采用”。这篇讲话被收录在1994年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中,体现了毛泽东观察形势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今天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毛泽东在判断形势走向的时候讲了8个观点,其中有5条值得细读。

一是“谁怕谁多一点”。当时很多人怕美国会打过来,这篇讲话则认为我们怕打仗,美国也怕打仗,但美国比我们更怕,因此美国要避免战争,中美打不起来。相比起来,美国国内人心不齐,西方内部人心更不齐,害怕打仗的人更多,战争动员比较困难。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当时反霸权、反殖民成为主流思潮,支持中国的国际力量非常强大,对此要有足够信心。

二是联盟的性质。1949年美国牵头成立了北约,1954年签署《馬尼拉条约》(东盟前身),1955年签署《巴格达条约》,其中北约是军事集团,后两者是政治集团。毛泽东从帝国主义的根本性质出发,明确指出美西方军事集团是侵略性的,这些集团的锋芒就先刺向埃及、黎巴嫩和中东那些弱的国家。毛泽东认为,既然西方集团怕硬骨头,那我们自己要巩固起来、不摇摆,让它们啃不动。这一判断,对于当时制定相关对策有重要价值。

三是紧张局势的影响。毛泽东从战略整体的角度出发,认为局部紧张不一定有害,反而可能对战略大局有利。其中一个原因是,紧张局势可以调动和平时期调动不起来的各方面力量,为我所用。比如在国内做政治动员有利于更多人口得到教育和锻炼,使大家有一个共同奋斗目标,这有利于民主党派团结。

四是禁运的影响。当时,西方对华搞禁运、封锁,禁止贸易往来,对我国造成很大困难。毛泽东认为对禁运若应对得力,也有积极的一面。他以1940年国民党停发八路军军费为例。八路军的对策是自己想办法搞生产,结果每月产出超过一亿。毛泽东认为,现在我们可以以同样的思路来应对。

五是要准备反对侵略战争。既要反对打仗,也要不怕打仗;要居安思危,积极备战。

猜你喜欢
国际形势八路军人心
自由
最冷不过人心,最暖也不过人心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漫画哲理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浅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的新变化
基于西方经济学思想的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