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弗莱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神话原型的复制模仿,属于神话模式的置换变形。运用置换变形分析《伊甸之东》,对照作品与《圣经》中的人物与原型,增加对斯坦贝克作品中善恶主题的了解,揭示原型理论置换变形分析作品的局限性以及《伊甸之东》在该方面的创新性。
关键词:原型理论 置换变形 亚伯与该隐
约翰?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六位获此奖项的美国作家。他从小深受《圣经》文化的熏陶,是一名具有强烈道德感的作家。《伊甸之东》创作于1952年,以《圣经》里“该隐与亚伯”为原型,讲述了两代人的故事。
原型是那些反复出现的或传统的神话或隐喻,是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的一些最基本因素,体现人类集体的文学想象。弗莱认为西方文学史中所有的文学结构和叙事模式都属于古老神话模式的置换变形。他提出原型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1]认为所有的人物均可找到其原型,进行“置换变形”。
《圣经》中“亚伯与该隐”的故事在《伊甸之东》的特斯卡家族连续两代上演。在《圣經》中,该隐因嫉妒兄长亚伯的贡品受到耶和华的喜爱而产生嫉妒心理,继而在田间杀死了亚伯,而后被耶和华驱逐、流放。在《伊甸之东》里,特斯卡家族一代中,查尔斯嫉妒父亲塞勒斯对亚伯的偏爱,当妒忌逐年积压成愤怒,查尔斯将亚当打翻在地,甚至起了与该隐同样“弑兄”的动机。亚当作为“牺牲者”,本应从父亲身上吸取教训,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后代。然而,阿伦与迦尔却并未受到父亲亚当的公平对待。亚当同父亲、耶和华一样,偏爱其中一个,导致迦尔对阿伦产生同样的嫉妒。在愤怒的驱使下,迦尔将单纯的阿伦带到两个人的母亲卡西的妓院。阿伦经受不住自己母亲是个妓女这个事实的打击,报名参军,在战争中丧命。
在道德层面上对比《圣经》中“该隐与亚伯”与《伊甸之东》中的人物,塞勒斯、亚当与上帝一样,缺乏“公正”,而公正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道德之首。公正的缺乏会导致各种罪恶的产生,这也为兄弟反目成仇埋下祸根。亚当与亚伯一样,都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身上缺乏“勇敢”这一品质,勇敢是维护道德的有力武器。被害者对于施虐者只是一味逃避,如同待宰鱼肉般在砧板上任人宰割。亚当与查尔斯最终分隔两地,直到查尔斯去世,两个人也仍未生活在一起;阿伦离世,与兄弟阴阳两隔。从表面上看,“弑兄”魔咒似乎笼罩在特斯卡家族中,无法打破。
通过置换变形理论分析《伊甸之东》中兄弟之间的仇杀行为,使得《伊甸之东》与《圣经》建立联系,以“远观”方法进行研究,将小说主题、情节、结构要素放进整个文学体系进行考察,使得文学研究更具系统性,避免文学作品孤立存在。
斯坦贝克的这部道德主题小说如果单纯以“亚当与该隐”为框架,整个体系便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将原型的追溯及研究局限在神话领域,即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在神话中找到其专属模式,反而使得其整体性、系统性的优点变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框架。它认为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套用以往的故事架构,内容只是简单的微调,这无法促进整体文学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这也间接否定了作者对于作品结构、人物、内容的独特构造,否定了个体所具备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斯坦贝克在作品中添加了老李等正面人物,通过重新诠释《圣经》中“timshel”的意义,使得原型置换的局限性在《伊甸之东》中并不明显。《圣经》中亚伯被亲兄弟杀害,该隐被驱逐,而在《伊甸之东》中,撒母耳首次提出“timshel”,老李则对其进行细致研究、重新定义:从“你应该”到“你可以”。“timshel”使得人的自主性得以肯定,迦尔也因此有了改邪归正的机会。通过进一步描述迦尔在报复阿伦后内心的愧疚感和自责感,表明迦尔内心存在着一片善良和纯净之处。阿布拉的出现让迦尔明白,恶其实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但她的坚强、乐观的心态使她直面生活的坎坷,同时用一颗包容的心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迦尔。加之老李的助力,迦尔最终获得了父亲亚当的原谅。这也正对应了斯坦贝克独特的价值观,他认为一个人并非非黑即白,也并非善恶分明。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约翰?斯坦贝克.伊甸之东[M].王仲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姜澜清,女,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