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2019-04-25 17:14玖组轩
当代党员 2019年6期
关键词:机制人才

玖组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九龙坡区始终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求解思维,在创新机制、破除壁垒上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聚焦统得起管得好,真正让党管人才的原则落到实处。只有把党强有力的领导贯穿人才工作始终,才能把稳方向、找准定位、形成合力。一是强化“一把手”抓人才的领导机制。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调整优化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招商、国企等各方力量,明确各单位“一把手”牵头负责,年初下任务、季度一述职、年底有考核。区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人才工作重点部门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面上问题,实现人才工作在更高层面统筹、更大力度调度。二是强化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梳理细化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年度任务、项目活动“三张清单”,全面推行重点项目申报、重大人才事项报告“两项制度”,对重大人才活动、重要人才平台、重点人才项目实行动态掌握、过程评估、跟踪落实。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考评,确保人才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杠杠”。三是强化政治引领的常态机制。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做到每名专家都有区领导定点联系;通过单独建、联合建、区域建,扩大党组织的有效覆盖,确保党的声音和主张第一时间传达到人才;注重人才政治吸纳,135名高层次人才当选“两代表一委员”、37名专家担任政府顾问;依托建川博物馆打造国情研修基地,分类开展专题研修,定期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引导人才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聚焦创新链产业链,真正让人才成为推动发展的引擎。要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一是主动适应发展提档升级,制定人才规划。坚持人才规划与发展规划同步推进,紧扣自创自贸、双创建设和高新区“升级版”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工作方案,实施“聚才工程”,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促进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相匹配。二是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创新引才聚才模式。建立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招联动”机制,實行任务同步下达、活动同步开展、服务同步跟进,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招商局和美国、法国2个海外招商点延伸招才引智功能。2018年,依托兵科院西南分院、大数据智慧网络、东旭集团等重大招商项目,引进高端人才80余名,柔性引进院士5名、长江学者1名。大力实施“金凤计划”,依托产业横向成块、纵向成链的集群优势整团队成建制揽才,引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石墨烯新材料等领域核心团队20个。率先建立“双一流”高校引才机制,赴北京、上海等地成方阵、成批次引才1800余人,对优秀人才直接考核录用。三是借力市级平台资源,扩大揽才引智视野。充分利用市级层面搭建的平台优势,深度嵌入智博会、军博会等高端会展活动,深入挖掘背后的人才资源,借梯登高、借力引才。2018年初,抓住兵工集团在重庆举办智能装备军民两用论坛的契机,落实专人专班,主动跟进、积极争取,最终成为论坛唯一承办区县,促进论坛永久落户九龙坡区,并成功引进兵科院西南分院。同时,坚持一季度一主题,举办军民融合领域院士、医疗领域院士、海智专家“九龙行”系列活动,让各类人才走进九龙坡、了解九龙坡、兴业九龙坡。

聚焦破壁垒畅渠道,真正让人才的内生动力充分释放。针对制约人才流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从点上突破、在实践中摸索,努力破除制度壁垒和政策障碍,激活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一是优化人才流动配置。建立校地人才互动机制,依托北大、清华等名校资源,建成北大经管学院西南分院、清华微电子研究中心、重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积极推进哈工大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北航智能制造研究院等落户,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用好用活博士服务团资源,邀请市内高校11名教授到区挂任处级领导职务;对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建立财政资金入股制度,吸引顶尖人才来区创新创业。将60%以上的周转编制用于招录“双一流”优秀毕业生,对区属国企重要岗位实行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推动优质人才资源向九龙坡流动。二是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针对党政机关、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等不同类别人才,探索建立差异化评价标准,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即将出台的人才“金卡”实施办法,对人才的认定不看“帽子”“位子”,看市场认可度,对年薪120万元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可直接申请人才“金卡”。去年以来评选的20位区有突出贡献专家中,4名专业技术硬、社会贡献大、行业认可高的“土专家”“田秀才”获评。三是探索人才激励机制。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推动科技金融改革协同支持创新,试点建立知识价值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等直接作价信用贷款,落实最快2周的放款时限和最高200万元的授信额度,128家科技企业获贷2.2亿元;试点推行“渝新券”,变财政“后补助”为“前担保”,为创新创业企业发放券面金额1.5亿元;建立风险投资补偿机制,对投资九龙坡区高新技术企业失败的区内投资机构,按损失额度最高给予50%的风险补偿,让企业和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聚焦近者悦远者来,真正让人才生态成为持久竞争力。始终把人才生态培育作为集聚人才的关键要素和不懈追求,用心用情打造拴心留人“大磁场”。一是打造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改变人才政策由“拼价格”到“比价值”,系统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扶持、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等政策20余项,正在抓紧修订完善人才“金卡”、支持博士后事业发展等配套制度,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二是搭建全链式人才服务平台。坚持闭环思维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布局,建成创业孵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各类重点平台60余个。去年,投入1.6亿元建成全市首个人才服务联盟平台,车库咖啡、万学教育、贤若科技等企业入驻,实现高端人才寻猎、人才创业孵化、人才市场评价等集成化、链条化服务。目前,已成功孵化企业36家,“丁丁寓”首轮融资3000万元、授信5000万元,“予尔梦”作为西部唯一代表参加联合国计划发展署“青年创客对话赛”。此外,还通过牵线搭桥,促成水木星空与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联手合作,为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搭建平台,受到各方好评。三是营造全社会尊贤爱才氛围。坚持每年组织人才专家外出休假疗养,评选区有突出贡献专家、九龙工匠、名师名医、“双十佳”杰出人才,选树一批人才典型进行专版专刊宣传,增强人才荣誉感;建立人才沟通联系、反映事项交办机制,重要节庆座谈走访,增强人才归属感。

(作者单位:中共九龙坡区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机制人才
人才云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