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味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有删改)
[考题解析]
一、结尾段的主要作用
一般来说,结尾段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
①从结构角度看,结尾段的作用主要是总结全文,有时候还会呼应开头或标题。
②从主题角度看,“卒章显其志”,结尾段往往会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③从情感角度看,有时候结尾段的语句特别是最后一句,会比较委婉,其效果是“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省”。有的结尾则有强烈的抒情意味,那就意在强化作者的感情。
④从艺术手法角度看,例如“欧·亨利式”的结尾,是最具特色的一种结尾手法,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丰富故事内容。
另有两点必须提醒大家:首先,小说结尾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独立的一段话,但也有可能是几个小段落的组合,我们在赏析时要根据文本具体判断。其次,“作用题”涉及的作用往往不止一项,答题时最好用序号标明,以彰显条理。
二、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我們对结尾段的主要作用了然于心,答题时就可从这些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比如2017年浙江卷的第13题,首先要在题目中找寻切入点。“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很明显,这个“意外”就是答题的切入点:是什么样的“意外”?这种“意外”有怎样的效果?
作品结尾只有一段话,告诉我们三子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抓到了那条鱼。可是,整篇文章对一家人煮鱼汤、喝鱼汤的场景进行了大量描述,一家人因为鱼汤表现出了种种与平时不同的行为态度,谁能想到煮熟的鱼汤里根本没有鱼!
这种“意外”自然让人联想到“欧·亨利式”结尾。出人意料,正像那鱼眼一样充满了魔幻色彩,但这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文多处埋下了若有似无的伏笔,“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都暗示着这一点。所以从艺术手法看,这个突然逆转的结尾,首先就属于“欧·亨利式”结尾,带来出人意料的戏剧效果。
再仔细想一想,这样一户贫苦人家,喝着根本没有鱼的鱼汤,居然觉得是前所未有的美味,这不禁让人思考:文中说的“美味”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困苦的生活中,人们对美味食物的渴望吗?是,但显然又不限于此。
当提到三子可以上学,一家人的情绪就变了,特别是原本开心地喝着汤的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回屋睡觉。三子“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他仍然觉得“美味”是有鱼汤的那个晚上,因为那个晚上他明白了哥哥们也渴望上学改变命运,但是他们没有机会。或许从那一天起,三子初通人事,开始成长。所以从结构、主题看,这个结尾与标题“一种美味”形成呼应,发人深省,能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的深度思考与探究。
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有条理地组织答案了: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沙场练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分)
山 脊
文/谈歌
褐色的大山裸露着粗壮的骨骼,暴虐的山风狂笑着在绵延几十里的山脊上疯跑。
年轻的副部长,沿着崎岖的山路攀上山来。十几个随从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两年以后,这里若再找不到新的矿点,十里之外,那座赫赫有名的、喧腾了半个世纪的矿山,就要弹尽粮绝,永远地归于沉寂了。
年轻的副部长,仰头望去,目光焦灼。
山脊上,3座几十米高的钻塔,逼入云端。
兩个月前,这3台钻机被47条汉子推上山脊,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引吭高歌。过了一个月,钻机的歌声低哑了。这一个月见不到蔬菜,喝山涧里的泥汤汤过日子,山脊上的汉子们无法忍耐了。
请假走了一个,又走了一个,又走了……还有人要走。年轻的分队长急哭了。
这天,年近60岁的前任分队长从医院里跑出来,上山了。走了的7个人,也被这凶神似的老汉像逃兵一样带了回来,满脸惭愧。
大队派人追到山上,央求老汉回去。
“软骨头的都走,我不走!”老汉吼。
47条汉子齐声吼:“老汉不走我们也不走!”
老汉笑了。钻机的歌声又重新雄壮起来……
年轻的副部长终于攀上了山脊,挥一把汗,检阅着他的士兵。最后,目光盯住了满身泥浆的老汉,皱一下眉,叹口气:“您的身体?”
老汉笑了:“不碍。”
“您还是下山的好。”副部长用商量的口气说。
老汉收住笑,摇摇头:“找不到矿我不走!”
副部长从秘书手里接过挎包,取出两瓶“五粮液”塞到老汉手里,说:“少喝点。”
老汉笑弯了眉:“找到矿再喝。”
副部长告辞下山,走下去十几步,又停住脚,回头望,老汉正含笑望着他下山。
1年零9个月过去了,山脊上钻出了大矿。
最后3个月,老汉瘦成了一根柴。他一手按着腹部,一手扶着机台,豹子一样的眼睛盯着旋转的钻杆。47条汉子流着泪,在老汉越来越弱的吼声里干活。终于,在新大矿发现的第二天,老汉说了句“大家喝五粮液”,便含笑倒下了。
喜报和丧讯同时发出。
大队领导来了,年轻的副部长也来了。
还未起灵。47条汉子让老汉安睡在山脊上,那两瓶酒,被47条汉子轮换拿着,洒在老汉周围。一下子温顺了的山风,默默地从老汉身上掠过,带走了浓郁的酒香。
年轻的副部长,缓缓地走到老汉身边,猛地跪下,伏在老汉身上,悲痛欲绝地哭喊着:“爹——!”
凄绝的喊声,在山脊上传得老远,老远……
(摘自《谈歌作品集》)
1.请简要概括小说中老汉的形象。(6分)
答:
2.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标题“山脊”含义的理解。(6分)
答:
3.结尾部分揭示了老汉与副部长之间的父子关系。对此,有人说好,有人说是败笔。你认为呢?请分点说明理由。(6分)
答:
参考答案
1.示例:老汉是一位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乐于奉献、具有高度责任心、为事业鞠躬尽瘁的老钻探工人。(五个修饰语各1分,“老钻探工人”1分。)
2.①“山脊”一方面指矿山的山脊,是人物活动的场所(2分)。②另一方面指老汉坚持不懈、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矢志不渝的伟大品格,即这位老汉如同山脊一般,撑起了整个矿队(或“是整个矿队的精神支柱”)。(4分)
3.示例一:这样处理好。①属于欧·亨利式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年轻副部长的一声“爹”,出乎读者意料,但细读前文,会发现有多处伏笔。如副部长看到老汉时的“皱眉”“叹气”,就是一个儿子面对倔强的父亲时,无可奈何的表现,而副部长告辞时,老汉“含笑望着他下山”的神情,正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表露。②能使读者内心为之一颤,令父子俩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身为副部长的儿子不以权谋私;战斗在恶劣环境下的父亲不“父凭子贵”,而是抱病上山,最后“含笑倒下”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
示例二:这样处理是败笔。①虽然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但类似结尾的作品太多了,这种方式太滥,不免落入俗套。②老汉究竟是在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战斗,还是在为儿子的个人利益战斗?让人难以确定。如此结尾,模糊了作品的思想性。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