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丘逢甲;台湾;渡海;苍生;诗情
摘要: 丘逢甲生长台湾,中进士即辞官返台主讲书院,反对清廷弃台而首倡台湾民主国,抗日不成内渡而欲行民主于中国。从“书生报国:几次渡海与去住两难的苦心孤诣”探讨丘逢甲几次渡海的心事与去住两难的纷纭;以“念兹在兹:台湾印记与太平蓝图的绘制”阐述台湾印记的形塑及以台湾为蓝图的太平图景;以“挺身而出:极目沧海与胸怀苍生情”说明丘逢甲从海洋变局映现的沧海雄心与苍生情;从“渡海视域:东周遗老与跨海诗情”论述丘逢甲的东周遗老观与尊孔设学,着力以诗建立的跨海连结。丘逢甲身处清末民初的易代之际,几次渡海,一生志向,全在天下苍生与文化传承,而“诗”更成了斯文在兹且绵延不绝的明征。
中图分类号: I 2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9)02000117
一、前言
丘逢甲(1864-1912),先世由河南迁福建上杭,宋代迁居广东梅州员山,明郑辟台,曾祖丘仕俊渡海居台湾彰化县,父丘龙章讲学卜居台湾府苗栗县铜锣湾,丘逢甲谱名秉渊,以生甲子年故名逢甲,字仙根,号蛰仙、蛰庵、仲阏①。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式九十六名进士,殿试胪唱赐二甲进士出身,钦点工部主事虞衡司江瑔《丘仓海传》称“仓海姓丘氏,台湾产也。……丘氏为避孔子讳,清雍正禁民间不能用。故台湾之丘氏,自郑氏灭后,即与中原同,尽加邑旁而为邱。其实固与明以前之丘氏为同族也。”(《岭云海日楼诗钞》附录,页371)为避繁琐,本文一律作“丘”。又,朱保炯、谢霈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附“历科进士题名录”之“光绪十五年己丑科”记载第三甲96名为丘逢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2848)。工部主事虞衡司,虞衡司掌管山泽,唐代称水部,故有称丘逢甲为“工部”“水部”者。,引见后即告假返乡。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乙未(1895)割台,丘逢甲首倡台湾民主国,抗日不成,內渡后诗文署名仓海君、南武山人、台湾之遗民、海东遗民、痛哭生,遗言葬须南向以示不忘台湾。乙未前诗有《柏庄诗草》267首,现存内渡前诗作441首,内渡后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16793首丘逢甲撰《柏庄诗草》《柏庄诗草·丘仓海先生诗文录》《岭云海日楼诗钞》《岭云海日楼诗钞选外集》《岭云海日楼诗钞选外集补遗》《增补》,收录于施懿琳主编《全台诗》第十五册,依提要,除辑录《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外,增补来源有:光绪己亥(1899)岭南宝经阁刊刻的《金城唱和集》《诗畸》《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湾诗乘》《三六九小报》《诗报》《台湾诗醇》《东宁击钵吟后集》《台湾诗海》等。。其人其诗,自足千古,值得关注。丘逢甲对时事的系心与投入,有从台湾视角言,如丘逢甲弟子邹鲁(1885-1954)《岭云海日楼诗钞序》指出:
与台湾相终始者,吾得两人焉。其一郑成功,其一吾师丘仓海先生。两人者,所处之时与地不同,而其为英雄则一也。[1]34
郑成功(1624-1662)渡海延续明祚,驱逐荷兰建立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有“开台圣王”之誉,邹鲁以丘逢甲与之并列为“与台湾相终始”的英雄。江瑔(1888-1917)作《丘仓海传》,则结合其事其志与两岸时事发展,指出“台湾之丘仓海者,其事足悯、其志又可哀,虽其地限于一隅,其事不逾数月,然实为辛亥倡义之先声,而海外孤臣血泪之所聚也”。并引述丘逢甲闻辛亥成功之言曰:“是吾志也。吾欲行民主于台湾,不幸而不成,今倘能成于中国,余能及身见之,九死所无恨也。”[1]附录,371台湾事虽未成,辛亥革命成功,使可悯可哀之情志,化成波澜更为壮阔的风潮。江瑔于传末作论指出:
台湾旧不通于中国,郑氏筚路蓝缕,拓其地以延明祚之一线。清廷竭数十年之兵力必欲降其众而有之,既有之不能以自守,复以资于日本,是清廷不特负台民,且无以对郑氏矣。仓海以台湾孤臣,首倡自主,崎岖艰苦,卒以无成,寄意于诗,以自哀其志,死之日犹不忘故国。其心之苦,奚让宋、明末祚诸遗民。世徒以诗人目之,奚足以知仓海之志耶?[1]附录,381
阐明台湾独特的历史背景,清廷不特辜负台民,更对不起郑成功与丘逢甲这两位仁人志士。学者研究丘逢甲渡海,多从台湾遗民的视角,如余美玲《日治时期台湾遗民诗的多重视野》第三章“英雄的追悔——再论丘逢甲乙未内渡后诗作”,从丘逢甲的自我背弃与追悔,探讨丘逢甲在绝望中燃起的新希望与新世界[2]139170;高嘉谦《遗民、疆界与现代性:汉诗的南方离散与抒情(1895-1945)》第三章“丘逢甲与汉文学的离散现代性”,则从区域文学的角度,连结台湾、广东与南洋而形构一个诗文交际流寓的文学场,藉由调动孔教与诗教资源克服地理的流亡感[3]183236,各有见地,也可见丘逢甲渡海议题的丰富性。笔者已有专文阐发郑成功的两岸诗情[4],丘逢甲以台湾孤臣首倡自主,乃有辛亥推翻数千年帝制、创建共和之纪元,在台生活32年,死之日犹不忘台湾,其事其志,自不能徒以诗人目之,本文乃以丘逢甲身处清未民初的易代之际,几次渡海,至晚年犹有南洋行,留下的诗作,处处可见台湾记忆,并由此梳理出更为阔大的沧海苍生情。
二、书生报国:几次渡海与去住两难的苦心孤诣
丘逢甲生长台湾,渡海除了应试,各有其苦心孤诣。陈平原《乡土情怀与民间意识——丘逢甲在晚清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即指出丘逢甲具有“温厚且淡泊的性情”,因而“决定了丘逢甲本质上是个‘书生。书生报国,并非特有政治抱负及军事谋略,只是不忍见山河破碎,方才挺身而出。”[5]97由此来看丘逢甲的几次渡海,去住之间虽各有其艰难与争议,惟书生报国之志,始终如一。
(一)几次渡海的心事
丘逢甲的渡海经历,兹依丘琮《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施懿琳等编《台湾古典诗大事年表》[6]汇整如下。
与应试有关者三次。光绪十一年(1885,22岁)秋,首度渡海至福建福州参加乡试,未中。光绪十四年(1888,25岁)秋,再次渡海赴福州应乡试,中式三十一名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26岁)正月,三度渡海赴北京会试;五月,中进士,钦点工部主事虞衡司。以无意仕途,不就,告假回里省亲,七月抵家。至于辞官原因,丘瑞甲《先兄仓海行状》以当时得科举者倍受尊荣歆羡,故“先兄以时势如此,不得不藉此为说法之具;实非其本意也。故终身不仕满廷。”[1]附录,367意在以进士身分提高讲学教化的信度与效力。论者对丘逢甲辞官返家多有讨论,如李祖基《论丘逢甲的生平思想与时代潮流》指出台籍士子中试后不愿为官而返乡的现象,并推论原因:
这其间固然有不满于官场的黑暗腐败等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台湾刚由移民社会转型而来,地方事务百废待举,极需一个士绅阶层作为社会的领导,这些人参与乡梓建设,发展空间很大,同样可以满足其成就感。他们是转型期社会的受益者,又是转型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推动者,而丘逢甲无疑是这些人士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代表。[7]87
从台湾移民社会的背景而言,转型期的社会需求,容易满足士人辞官返乡的成就感。赫兰国《丘逢甲三事考辨》特列“丘逢甲中进士后弃官从教原因探究”一节,归结丘逢甲弃官的根本原因,是“看到为官对社会产生不了多少影响和很难有大的贡献,不如讲学郡邑,陶冶人才”,“是他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教育救国的世界观”[8],大抵着眼于社会需求与个人成就感。事实上,闽粤一带僻处东南海隅,至唐始有诗人的闽地,更因“不乐北宦”而益觉“春山家更好”,辞官返乡以营建自足家园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郑谷《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卷674,页7709。参见廖美玉:《唐代闽诗所映现的边陲视域与黎元家园》,《文与哲》第21期,页205244,2012年12月。,形塑出地方特有的民情风气。丘逢甲返台后,先后主讲台中府衡文书院、台南府罗山书院、嘉义县崇文书院,兼任台湾通志总局采访[6]682,依《年谱》所云:“兼讲中外史实,劝阅报章,以广见闻”[1]附录,394,对台湾士人的世界观与民主思想,实有启蒙之功。
光绪二十一年,台湾民主国永清元年(1895,32岁)丘逢甲四度渡海。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积极参与台湾团练之召幕、练和统领。清廷战败,先是张之洞致电李鸿章,提议将台湾押予英人借款,丘逢甲以全台绅民名义上“愿效死勿割台地电”,以“抗倭守土”号召乡里,而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弃台湾[6]708,714718,台湾民主国成立,丘逢甲任义勇统领,起草宪法,制定法度,开议院,立政府,帅义军保台,将领多门下诸生,浴血激战,崎岖艰苦,卒以无成,痛哭辞故乡内渡。抵泉州,呕血数升,稍痊,转往潮州,返镇平故里。以台湾遗民自居,而苦心孤诣,不甘老于书生,所为诗益见横逸激越。江瑔《丘仓海传》指出:
倉海既内渡,遂入广东,家于嘉应州,买屋居焉。杜门不出,谢绝亲友,自署为“台湾之遗民”。日以赋诗为事,而故国之思以及郁伊无聊之气,尽托于诗。诗本其夙昔所长,数十年来复颠顿于人事世故,家国沧桑之余,皆足以锻炼而淬砺之。其所为诗,益苍凉慷慨,有渔阳三挝之声。又如飞兔騕褭,绝足奔放,平日执干戈卫社稷之气慨,皆腾跃纸上。故诗人之名震动一时。又往往侧身南望,故乡故国,掩映于苍烟暮霭中,迷漫不可见,念一身之无属,独怆然而涕下。又有时酒酣耳热,与二三知己谈故国轶事,辄虬髯横张,怒发直竖,须眉嘘噏欲动,气坌涌而不可遏。[1]附录,379380
从内渡视角,故国黍离之悲与激昂不平之气,非诗酒不足以耗其壮心,其诗遂兼有苍凉慷慨与沉雄悲壮,又不甘于天以百凶成就之文人,未酬壮志乃溢出诗酒,继续倡导革命,致力教育,培育具有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
光绪二十六年(1900,37岁),丘逢甲五度渡海。应粤政府委派往南洋,历港、澳、越南、新加坡、马来亚等地,联系侨民,请教说义,呼吁士商建孔庙、办学堂,并筹款谋在汕头立校教授新学。内渡台籍诗人许南英(1855-1917)有《送邱仙根工部游历南洋兼柬邱菽园》诗云:
掉头入海向南荒,十丈文星作作芒。号令曾驱十万卒,朗吟直过七洲洋。身经小劫多奇气,话到中原有热肠。为告前途东道主,许三宦迹滞仙羊。[9]11册,213
许南英与丘逢甲同历乙未割台、保台抗日、事败内渡等艰难遭遇,曾辗转南洋。寓新华侨邱炜萲(菽园,1873-1941)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天南新报》,宣扬维新救国思想,同处灾难深重的年代,同为关怀时局的有识之士,是以许南英预期两人“话到中原有热肠”,可见丘逢甲系心时事之殷,始终未曾消减。是年冬,访黄遵宪人境庐,抚时感事,以诗倡和有达十一韵者,跋黄遵宪诗,深知“世界之国,惟诗国最足以消人雄心,磨人壮志,令人自歌自哭,自狂自圣”,乃云:
茫茫诗海,手辟新洲,此诗之世界之哥伦布也。变旧诗国为新诗国,惨淡经营,不酬其志不已,是为诗人中嘉富洱;合众旧诗国为一大新诗国,纵横捭阖,卒告成功,是为诗人中俾思麦。……地球不坏,黄种不灭,诗教永存,有倡庙祀诗圣者,太牢之享,必有一席。信作者兼自信也![10]10881089
台湾历经荷兰统治,较早接触西方观念,丘逢甲在政治体制上倡立民主,在文学上则主张诗教永存,把旧体诗摆在全球视野上,与黄遵宪共同把旧体诗推向新世界,以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力倡民权的嘉富洱、德国政治家俾思麦为喻,强调诗要有贴近时代脉络的开创性,才能在诗人自歌自哭、自狂自圣的抒情性之外,以“不酬其志不已”的世界观,确保种族与诗教的共存而永续发展。
(二)去住两难的纷纭
清末民初是中国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与变局,尤以乙未(1895)清廷割弃台湾,5月2日台湾民主国建立,唐景崧(1841-1903)就任总统,丘逢甲任义军统领,5月6日日军登台,5月15日唐景崧弃台内渡,日军攻势极其凌厉,保台抗日战事异常惨烈。时局艰辛而纷乱,可谓瞬息万变,相关记载与论述更是纷纭施懿琳《从沈光文到赖和: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与特色》(高雄:春晖出版社2000年版),有关于丘逢甲内渡的讨论,详见页169182。。远在新加坡的邱菽园,在《天南新报·杂著附刊》1898年6月8日的随笔《五百石洞天挥麈》发文,称丘逢甲为“奇士”,指其意在“揽辔澄清”,至于“亡命走江湖”,至潮阳入主韩山书院,“非其志也”,甚至“有笑其迂者”,丘逢甲仍坦然自言“余诚迂,窃愿得一迂者,以为之友”[11]。这些评说大致勾勒出丘逢甲形象,具有澄清天下的理想性,又能剑及履及,一肩担起保台抗日的不可能任务。丘逢甲《致菽园》(1898)有云:
承询台湾往事。保台之疏,唐公几百上,刘亦屡上,几于无策不筹,而外间知不十一,弟亦四疏与血书为五。于时,瞬息百变,当局数人外,同在斯土者,且莫知本末,更勿论外间传闻矣。嗣迫为自主,此犹夷然,明知末着,而势不能不拚而出此者。成败之论,今古同慨,弟亦当局之一人,何事喋喋?辱荷垂问,敢尽其愚。[12]768771
台湾孤悬海上,以丘逢甲为首的台湾仕绅奔走求援,而清廷以“台湾虽重,比之京师,则台湾为轻”的理由而割弃台湾,时局瞬息百变,书生救亡图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苦心孤诣,败军之将,“台湾往事”成了难言难掩之巨痛,是丘逢甲对海外友人吐露的心声。丘逢甲兵败后内渡,台人多有不能谅解者,即如同为抗日诗人的洪弃生(1866-1928),在《寄鹤斋诗话》论及丘逢甲内渡事,乃云:
昨年时事破碎,闻唐抚弃台西遁,己遂弃义军仓皇渡海,军饷不发,家屋尽为部下所焚;徒向外间报纸张皇民主国虚情,以此为人口实。临行赋诗,有“宰相有权能割地,书生无力可回天”,句亦可哀也。
林朝栋弃台西遁,较丘进士尤难掩众论。盖仙根书生,未娴戎务,出领义军,系唐景崧滥举。[13]207,208
洪弃生对丘逢甲的民主国论述与领军能力,显然是不认同的。所谓军饷不发等事,学者已有辩明,此不赘述。有权的台湾巡抚唐景崧,有兵、有饷的武官林朝栋,先后弃台西遁,书生丘逢甲就只能赋哀诗而仓皇渡海。依连横(1878-1936)《台湾通史·职官志》,丘逢甲的“义军统领”未见于“民主国职官表”[14]150,可以说是典型的“书生报国”。连横更在《台湾通史·丘逢甲列传》论丘逢甲内渡事,有云:
居于嘉应,自号仓海君,慨然有报秦之志。观其为诗,辞多激越,似不忍以书生老也。成败论人,吾所不喜,独惜其为吴汤兴、徐骧所笑尔。[14]1034
丘逢甲内渡后,自署仓海君,取张良为报秦灭韩之仇,东见仓海君而得力士狙击秦始皇事,大抵着重在一击以震惊天下之意。连横从丘逢甲诗看,认为丘逢甲“有报秦之志”,却又另外以同为乙未抗日保台志士作比较,吴汤兴(1860-1895)于彰化八卦山阵亡,徐骧(1860-1895)于斗六阵亡,都是丘逢甲内渡后持续血战而殉台者。洪弃生直以“书生”论断丘逢甲,连横的“不忍以书生老”,大抵可见台湾对丘逢甲渡海的观点,实有期许志士终成仁意。
至于内地对丘逢甲内渡后的观点,可以丘逢甲弟子邹鲁为代表,邹鲁曾以奔走国事为清吏所劫持,赖丘逢甲卵翼得全,邹鲁于1945年作《丘仓海先生念台诗集序》,强调“气节之为物,如日月丽天,虽云雾掩于一时,终能破晦摛暳”,以此申论国家民族有气节,“虽一时危亡,卒能待时光复”,并以〔韩〕安重根手刃日相伊藤之气节,慷慨捐躯,感动韩人,卒于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达其目的,由此凸显丘逢甲的“留未死之身,孕育后起革命,其心苦,其行难,不得已而泄之于诗者”,推许丘逢甲“首创台湾民主”为郑成功之“流风余泽”,叙写渡海前后的作为与心志,有云:
先生自组义军卫台中,台北陷,先生苦战台中数月,援绝弹尽,先生伏榛莽中,思至台南与永福谋卷土,日军大举侵台南,索先生急,先生曰:“死易事耳,吾将效曹沫复鲁仇焉。”临行赋《离台诗》六章以见志。……先生归粤,筑庐榜曰念台,命其子号亦曰念台,凡作诗文,自署仓海君,取义留侯见仓海君,得力士椎秦,以示不忘复仇复台。……第国基初创,隐患交乘,先生竟忧愤死,遗言葬须南向,曰:“吾不忘台也。”先生处国破家亡之日,其强毅之气节,复台之志愿,与夫郁伊无聊,一一托之于诗。[15]14
丘逢甲抗日失败而不死,自许为春秋鲁人曹沫,依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鲁与齐战而败,庄公献地求和,与齐桓公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使桓公尽返鲁地,司马迁誉为“立意较然,不欺其志”[16]卷86,2538,可见丘逢甲以收复台湾为内渡的志向。归粤后,筑庐、命子、署名,都有“念臺”“复台”意;其锐心教育,培植菁莪,庇覆革命党人,仍有复台志愿在;乃至卒后遗言南向而葬,依然是“不忘台”的深心。丘逢甲诗有黯然去国之恸,有坚持复台的气节与志愿,也有南望乡国而怆然泪下的孤独身影。
丘逢甲遭时艰难,其志雄,其心苦,几度渡海,既是台湾遗民,也是参与民国缔造者,以诗抒己情、纪时事,多激宕不平之气,其深到之处,笔力沉挚,气象苍茫,乃如吴宓(1894-1978)《吴宓日记·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抄》许为“倜傥豪迈,负经济才”、“以志节为诗”,引丘逢甲诗“地陷东南浮大岛,天留豪杰救中原”,称其“事业雄伟,其诗亦雄伟”,并引陈涛(1866-1927)称“公诗大声鞺鞳,乾坤正气,允推独步”[17]44,自不得徒以诗人目之。
三、念兹在兹:台湾印记与太平蓝图的绘制
丘逢甲抗日惨败内渡,不死亦不归,导致时人评议、史书与学者研究论断呈现诸多分歧点。回归丘逢甲诗,检视在台所作诗,大抵呈现山川壮丽、花繁木茂、物产丰盛等地理物候特色,与风景名胜、古迹文物、风土民情、生活苦乐等人文风采,以及诗社活动、师友唱酬之作。内渡后,固多伤时忆旧之作,而于营居、讲学等日常生活,怀抱着海晏岁丰的“太平”梦,更处处可见台湾记忆。
(一)台湾印记的形塑
依丘琮《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光绪三年(1877,14岁)“应童子试,受知于台抚兼学使丁日昌,补弟子员。赴试时,沿途尚须潜斋公背负。试古学,全台第一。以公年最幼,送卷最早,丁中丞特命作全台《竹枝词》百首。日未晚,已成,惊为才子,甚期许,赠‘东宁才子印一方”。[1]附录,390391《台湾竹枝词》原作百首,今存40首,追溯台湾历史沿革与定位,兼及西方文化、风俗民情等,映现出先民渡海所形塑的台湾印记,其一云:
唐山流寓话巢痕,潮惠漳泉齿最繁。二百年来蕃衍后,寄生小草已深根。
台湾移民主要来自闽粤一带,背山面海,遂以“唐山”概括祖籍家山。丘逢甲为台湾人寻根,从潮州、惠州、漳州、泉州渡海来台,以植物为喻,经过二百年的蕃衍,已从移民社会扎根在地而成为住民。如其三十四所云:
黑海惊涛大小洋,草鸡亲手辟洪荒。一重苦雾一重瘴,人在腥风蜑雨乡。
追忆郑成功渡海开辟台湾,克服险恶的大海、高山、台风与湿热气候,可想见寄生小草蕃衍成深根的艰辛。其二追溯郑成功打败荷兰人,建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二县,延续明祚,迨清军克台,有“从此东周遗老尽,更无人赋采薇诗”之慨叹;其三感慨“印收监国剧堪嗟,泪洒孤坟日已斜。城北城西千万树,哀魂应化杜鹃花。”以东周遗老比喻明郑遗民,以伯夷叔齐采薇而食、蜀帝魂化杜鹃,感慨神农、虞、夏之亡,阐述再无人抵外侮而有亡国之恸,大抵可见台人对汉族与明朝的情有独钟。其九有“教士都凭器识先,海东旧院剧云连”的西人统治记忆,更多的是台湾的风物人情,略举数首以见一斑:
浮槎真个到天边,轻暖轻寒别有天。树是珊瑚花是玉,果然过海便神仙。(其十二)
番檨花开又一年,不寒不暖早春天。开正复喜开春宴,赢得诗狂更酒颠。(其三十)
晚凉新曲按琵琶,茉莉花开日已斜。一担香风满城送,深宵散作助情花。(其三十二)
半种花园半种田,儿家生计总由天。楝花风后黄梅雨,满地珍珠不计钱。(其三十三)
风光绝胜说江城,树里湖容一片明。拟刺朱家船子去,万荷花里读书声。(其三十五)
一年天气晴和来,四序名花次第开。手把酒杯酬徐福,如今我辈亦蓬莱。(其四十)[9]15册,6166
年少的丘逢甲,细数日常生活的记忆,寒暖晴和的舒适气候,一年四季有花开,物产丰富,生计相形容易,“半种花园半种田”,爱花、爱酒、爱诗、爱读书,“过海便神仙”“我辈亦蓬莱”,岂止是西哲所称“诗意的栖居”,直是神仙生活。大自然的草木,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楝花信风吹过,黄梅成熟雨来,季节就这么由春转夏。诗中专咏花诗有梅、桃、李、梨、橘、菊、桂、水仙、山茶、树兰、含笑、玫瑰、仙丹、夜合、夹竹桃等,泛咏更处处可见。再以《邻居皆农家者流也春作方忙为作农歌以劝之》八首为例,吟咏着“天公肯遂田家愿,又放交春一日晴”“种罢春田学种鱼,鱼经珍重等农书”“未逢惊蛰已闻雷,雨足春田接熟梅”“领略农家真事业,孝经先讲庶人章”[9]15册,1011,所谓物阜民丰、安居乐业,正可见渡过“黑海惊涛大小洋”之后的诚朴甘美,相较于京城的奔竞争逐,士人的叹老嗟卑,黎民的劳苦艰辛,由此来看台湾的“生活容易”,自是弥足珍贵。
因此,对于清廷割弃台湾的忿恨,浴血抗日兵败的悲恸,作《离台诗》六首,有序云:“将行矣,草此数章聊写积愤,妹倩张君请珍藏之。十年之后,有心人重若拱璧矣!海东遗民草。”预期十年之后重读当年积愤之作,依然是台湾遗民的共同心声。诗首揭“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满腔悲愤,更有“至竟虬髯成底事,宫中一炬类咸阳”的哀恸,虽有“我不神仙聊剑侠,仇头斩尽再升天”的决心,毕竟事不成,其四云:
从此中原恐陆沉,东周积弱又于今。入山冷眼观时局,荆棘铜驼感慨深。[9]15册,8586
再度以东周为喻,时事不可为,荆棘铜驼之感慨特深。因渡海而浮现的台湾图像,思乡念台与复仇复台之心,与培育新思维的教育志业,可谓百感交集而益见镌刻分明,如《有书时事者为赘其卷端四首》首揭“化碧三年血有痕,当年哀感满乾坤”之恸,缘于“无路排云叩九阍”以致忠臣烈士鲜血尽成碧;其二仍以“此局全输莫认真,东南风急海扬尘。世间傥有虬髯客,未必扶余别属人。”一再以唐小说《虬髯客传》为喻,道士有“此局全输”之叹,而虬髯客则于东南海上自立扶余国,可惜世无虬髯客,以致其三有“残山剩水冷斜晖,独向西风泪满衣”之凄然,其四乃云:
人间成败论英雄,野史荒唐恐未公。古柳斜阳围坐听,一时谈笑付盲翁。[9]15册,88
浴血兵败之巨恸与悲愤,个人情绪自有难已之抑扬悲咽要承担,惟人间向来以成败论英雄,多少忠烈以生命投注的抗日保台浴血战,竟已成了盲翁谈笑中的荒唐野史,身为血战未死且仍心系台湾的“局内人”,直是情何以堪。其《天涯》云:
天涯雁断少书还,梦入虚无缥缈间。兵火余生心易碎,愁人未老鬓先斑。没蕃亲故沦沧海,归汉郎官遁故山。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涕说台湾。[915册,]96
浴血苦战之后,台湾仍沦为异族统治,兵火余生遁归故山,生离即是死别,家乡与亲故远隔沧海,雁书已断,归梦难圆,“不堪挥涕说台湾”,易碎愁心自是不堪话沧桑。事隔一年,写下《春愁》诗云: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9]15册,111
去年春天,清廷代表李鸿章、李经方与日本签署“日清媾和条约”,即“马关条约”,第二款明订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与日本,成了四百万台湾人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巨恸,对诗人而言,更如春愁,每到春来,往事惊心血泪还依旧。春愁难耐,秋思更煎心,有《去歲秋初抵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怃然二首》诗,首揭“琴剑萧然尚客游,海天容易又经秋”,故山东望惟见海云高,结语“西风一掬哀时泪,流向秋江作怒涛”[9]15册,115,滚滚不尽的秋江怒涛,尽是天涯沦落人的哀时泪。乃至《往事》诗云:
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龙归天外雨,鳌没海中山。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9]15册,113
往事已过而境不迁,浴血征战与兵败泣血,历历在目、在心,却又尽是难言的心事。龙已归,鳌已没,台湾竟成了异域。而当年昼校猎、夜鏖诗的意气,都已镌刻成生命中无法遗忘的印记,夜夜梦回故园,与醒时不堪说的征衫血泪,交织成永无止尽的煎熬。时已过而境难迁,西渡文士渐有返台者,有《答台中友人四首》,其一云:
极目风涛怆梦思,故山迢递雁书迟。渡江文士成伧父,归国降人谤义师。老泪纵横同甫策,雄心消耗稼轩词。月明海上劳相忆,凄绝天涯共此时。[9]15册,133
倡议抗日的丘逢甲,自无返台的可能,无尽风涛阻绝不了的无尽梦思,“怆”字贯穿全诗。颔联以渡江文士自比,两岸的阻绝,内渡的丘逢甲难掩“伧父”的难堪,臣服日本统治的归国降人又对抗日义师多所毁谤,自是倍觉凄怆。颈联以南宋志切恢复中原的文人陈亮(1143-1194)与辛弃疾(1140-1207)自比,老泪纵横与雄心消耗即是丘逢甲此时心境。结语用张九龄《望月怀人》诗意,更多了“凄绝”二字,与首句“怆”字连结成一片不能已的梦思。又有《闻海客谈澎湖事二首》,首揭“绝岛周星两受兵”,为台海一再沦为战场以致“春风血涨珊瑚海”,结语的“我为遗民重痛哭,东风吹泪溢春潮”[9]15册,145,近代台海成为异族侵掠的主战场,丘逢甲的无尽梦思与满腔血泪,就在浩瀚海洋中不断地鼓荡。至于《柳汀赠诗述及台事叠韵答之》的“天南流落忠义人,披发呼天天不春”[9]15册,210,《四月十六夜东山与台客话月》的“飘零剩有乡心在,夜半骑鲸梦渡台”[9]15册,271,《寄怀谢四颂丞台湾四首》的“相思隔沧海,极目叹扬尘”(其一)、“信陵醇酒意,潦倒几英雄”(其二)、“壶芦墩畔月,冷照旧琵琶”(其三)、“遥忆登临处,今应付卧游”(其四)等[9]15册,185,壶芦墩为台中丰原古地名,呼唤不回的春天,极目东海尽扬尘,昔日登临与当前流落两相对照,只今惟有隔海卧游或骑鲸梦渡台。《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十首有“残疆无计守延平”“五载伤春复伤别”,抱憾内渡五年后,依然是“沉郁雄心苦未灰,他年卷土傥重来”[9]15册,197199,永不放弃的复台苦心。乃至戊申(1908)作《题凌孟征天空海阔簃诗钞并答所问台湾事三首》,针对广东番禺凌鹤书问台湾事,仍有“满目劫尘无法说,青天碧海哭诗人”“自有千秋诗史在,任人成败论英雄”[9]15册,313,无论是凄怆、慨叹或无奈,念兹在兹,满腔乡心,反覆陈词,全是不能自已之情。
(二)以台湾为蓝图的太平图景
西渡次年,丘逢甲以《台湾竹枝词》的生活记忆为蓝图,在祖籍镇平营造草庐以居,有《庐山谣答刘生芷庭》自叙营居本末,祖居老屋已是“半废为圃芜不治”“故钉遗瓦存者仅”,犹先写台湾沦陷境况,自言“我归自东未宁宇,越鸟固应巢南枝”,略云:
东方狼星忽悬焰,天弧久弛无神威。扶桑岛窄奋乌足,香蕈洋浅张鲸鬐。黑风摧海水四立,阴云惨淡台山危。沙虫百万势将化,末劫不救非慈悲。……独恨平生失微尚,请缨请剑忘官卑。南阳已矣不得卧,兼累羽扇无能挥。辽东幼安本侨寓,欲去犹恋将奚为。撒手台山惨将别,直等死别非生离。全家轻舟迳西渡,旧游回首成天涯。[9]15册,106108
以星象摹写日军侵台,天弧星屬于南方七宿中的井宿,形如弓弧,正对天狼星而有光,主弭兵盗。弧矢废弛,日本倾全力掀起的弥天战火,黑风摧海台山危的浩劫,丘逢甲不顾官卑而请缨请剑,终究无力回天而举家西渡,生离即是死别,“旧游回首成天涯”,成了心中无法抹去的伤恸。即使在祖籍地镇平筑草庐以居,请广东巡抚许振书额,作《长句赠许仙屏中丞并乞书心太平草庐额时将归潮州》,仍以“有客哀歌动天地,蹈海不死生犹偷”自哀偷生,以“心太平”署庐乃“此事难期此心在”[9]15册,119,仍可见对《台湾竹枝词》中丰美生活的记忆。因此在《以摄影法成澹定村心太平草庐图张六士为题长句次其韵》追忆渡海前事:
我生本在东海东,中有万三千尺出海之高峰。此峰上有万年不化之古雪,玉立天半尤奇雄。我生延平同甲子,坠地心妄怀愚忠。毗耶故国不能守,脱身兵火烧天红。坐令玉山竟落五百年后此一劫,有愧东渡沧海朱家龙。[9]第15册,341
台湾高山林立,海拔3000米以上高峰达269座,雄奇天险成了郑成功延续明祚的最后保垒。丘逢甲与郑成功同生于甲子年,带着相同心情守护这一片净土,万年不化的玉山古雪,经不住烧天红的抗日兵火。同一个沧海,西渡的丘逢甲与东渡的郑延平,交织成怅惘难已之憾恨。长诗虽亟写庐居清净,可谓别有天地足以息心,“此间山水清雄良足寄怀抱,且收倚天长剑韬神锋。太平之民或容作,教取子孙识字为耕农”,所种仍是凤鸟栖食的竹与梧桐,又以《黄庭经》的“闲暇无事心太平”自期,仍难掩“梦中忽见海上故亲友,落月黑塞林青枫”之恸[9]15册,341342,化用杜甫《梦李白二首》的“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18]卷218,2289,心系陷敌亲友而日思夜梦,疑惧相参,亦可见“心太平”实止于“此事难期此心在”。又作《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六首》,其四以陆游取《黄庭经》而“庵额心太平”,自明所遭与陆游百不同,“同者惟此心”,并以“有海畀不波,有岁畀常丰”为“太平”的指标[9]15册,342343,都可见丘逢甲念兹在兹者,厥为海晏岁丰的台湾印记。惟如《次颂丞感怀韵二首》所言“回首楼台沉蜃气,故山虽好事全非”[9]15册,392,故山虽好,却已沦为异族统治而再也回不去了。因而以《台湾竹枝词》的丰美生活为蓝图,怀抱着“太平”梦,在乱世中积极投入救国育才的志业。
四、挺身而出:极目沧海与胸怀苍生情
乙未抗日惨败,丘逢甲内渡,江瑔《丘仓海传》述及丘逢甲内渡后自署为“台湾之遗民”,“又往往侧身南望故乡故国掩映于苍烟暮霭中,迷漫不可见,念一身之无属,独怆然而涕下。”[1]附录,380内渡返回祖籍,侧身南望,生长的乡国迷漫在苍烟暮霭中,深感一身无属的丘逢甲,在沧海中映现的是更为恢弘而坚毅的心志。
(一)海洋变局,极目沧海雄心在
近代台海已成为外敌侵掠的主战场,丘逢甲有诗《答台中友人四首》,其二的“湛身难诉遗民苦,殉义谁彰故部贤”,写不死遗民之苦与殉义故部待彰,自述“赤心不死尚唐年”,期待一个唐尧盛世的太平岁月,结语的“扁舟但益飘零感,过海何曾便是仙”,则是“渡海”的去住两难。其三感叹末俗而有“冷守平生心迹在,朝衫零落泣孤臣”之叹,其四更以“玩刑民托祅神教,避税商悬异国旗”的时事,感慨“一样已无干净土,可怜扶义说西归”[9]15册,133134,既是去住两难的具体陈述,也是隔海两岸的不同困境。渡海之后,丘逢甲已成遗民孤臣,心系殉义故部,心怀太平盛世,可惜西归所见已无干净土,扁舟飘零之感,以“过海何曾便是仙”反少作《台湾竹枝词》的“果然过海便神仙”,可从台湾信仰的八仙过海故事加以诠解。八仙过海源自《孤本元明杂剧》的《争玉板八仙过沧海》[19],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有铁拐李、锺离权(汉锺离)、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曹国舅、韩湘子及蓝采和,不分男女、老幼、貧富、贵贱,也不论贤愚、阶级、性别与年龄,有成仙的逍遥自在,也有惩恶扬善的正义作为,是台湾民间熟知的故事。台湾盛行八仙彩,除了庙宇,每于结婚嫁娶或新居入厝时,于门楣、神案上方或楹柱之间悬挂八仙彩,有避邪、祈福与喜庆的意义,既是民间信仰,也映现出“过海便神仙”的共享喜乐。
台湾四面环海,居民渡海的神仙生活,因近代发展工业所需资源及其衍生的商业活动,海洋成了列强跨国侵夺的战场,严重威胁到醇朴自在的农业生存模式。丘逢甲《柏庄诗草》收录第一首诗《立春前一日与吕大瑜玉游部子山用前冬游韵》四首,开端即是“水曲山重画意存,小桃红处访仙源”,有雪夜相访、山阴道上的南朝遗风,有“利锁名缰百不宜”“红杏春林客品诗”的丘壑之思,却已透露出“沧海横流居未安”的忧虑[9]15册,23。又有《走笔》诗云:
竟将勋业托文章,盖地笺天走笔忙。书劣尚堪欺项籍,诗低聊可傲吴王。难删诛意心中史,欲觅医愁肘后方。谁识茫茫沧海上,日看弧矢射天狼。[9]15册,20
丘逢甲以书、诗自许,除了以笔写大块文章、为大自然作笺注的个人勋业,同时关注南宋遗民郑思肖(1241-1318)以《心史》为宋元易代留下民间版的真情实感[20],思如葛洪《肘后备急方》而为民间疾苦寻觅当地适用的药方,既有文化的传承,也有当下的适用,可见其系念之深远,尾联“谁识茫茫沧海上,日看弧矢射天狼”,把台湾摆在更为阔大的沧海,期盼以南方天弧星射东方天狼星,有忧虑、有祝祷,对照前引内渡后作《庐山谣答刘生芷庭》的“东方狼星忽悬焰,天弧久弛无神威”,益可见其忧深虑远。丘逢甲内渡后的海洋书写,除了感慨沧海桑田与列强侵夺,台湾生活经验使“沧海”具有更丰富的意涵,如《对月书感》二首之一云:
明月出沧海,我家沧海东。独怜今夜见,犹与故乡同。丧乱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祇垂泪,顾影愧归鸿。[9]15册,152
因丧乱而流亡,原本应该是通向家园的沧海,因抗日不成而山河变色,反成了阻绝与家国的连结,沧海乃由通道变成战场。随处可见者如《客愁》的“客愁无遣处,沧海尚扬尘”[9]15册,87,《天涯》的“没蕃亲故沦沧海,归汉郎官遁故山”[9]15册,96,《重送颂臣》的“翘首沧海东,苍波渺无极”[9]15册,110,《寄怀谢四颂丞台湾四首》的“相思隔沧海,极目叹扬尘”[9]15册,210等,把沦陷的台湾与沧海划上等号,翘首望乡,极目但见沧海扬尘、苍波无极,更进而使台湾的丧乱就不仅是台湾事,闻甘肃有警而作《极目》的“伊凉入破愁闻笛,沧海扬尘话种桑”[9]15册,94,《寄家菽园孝廉炜萲新架坡三首》的“遥寄尺书沧海曲,古来义士岛人多”[9]15册,126,《说潮五古二十首》的“沧海今扬尘,边警喧鼓角”[9]15册,142,《赠马总戎四首》的“战气不可极,黯然沧海东”[9]15册,161,不论西北、东南乃至海外,沧海所指涉的丧乱,成了全中国共同要面对的问题,没有人可以置身度外。又如《古诗五首》的“沧海方横流,志士无安居”[9]15册,118,《说剑堂集题词为独立山人作》的“祇怜说剑无人解,老泪如潮溢沧海”[9]15册,164,《陈伯潜学士以路事来粤相晤感赋二首》的“横流沧海无安处,故国青山有梦思”[9]15册,290,《忆上杭旧游十五首》的“如此溪山归未得,眼前沧海正横流”[9]15册,341,《叠前韵答联仙蘅观察二首》的“莫怪安巢无处所,眼前沧海正横流”[9]15册,396,《次韵和兰史论诗二首》的“泰山在望吾终仰,沧海横流孰与安”[9]15册,436,不论身分、性情或志尚,面临沧海横流,无人可以安居。由此传统有关沧海的典故,乃被赋予新义,如:
要乞仙人飞渡术,眼前沧海正横流。(《题东山杨子仙庙》)[9]15册,87
眼中精卫无沧海,劫外鹪鹩有小园。(《山村》)[9]15册,94
沧海波全定,神州日再中。(《戊戌元旦试笔》)[9]15册,129
面对沧海横流,舍弃神仙渡海的逍遥自乐,把无意填海补恨的精卫,等同于自求一枝安的鹪鹩。必得要沧海波平,中华才能中兴,凸显了海洋的重要性,而焦点从海内拉向海外,《锺文南太守宝熙自美洲回里赋赠》四首之三的“寻洲志伟高伦布,开国功高卓耳基”,其四的“三日逢头七逢尾,真看沧海掣鲸鱼”,写使臣的跨海外交,以“掣鲸鱼碧海中”形容[9]15册,258,都可见海洋所带来的新视界。由此回归渡海后的两岸,乃如《送谢四东归》写“故人访我东海来”“故人别我东海去”,而有“舟行既速况有轮,轮转四海扬胡尘。送君此去作胡语,乐府休唱胡无人”的感叹,又以近代崛起的海运强权,面对家园沦为异族统治的逆境,丘逢甲激起豪情,高唱:
我年方强君未老,惜君投身隐海岛。亚洲大陆局日新,时势迳待英雄造。海山之高一万三千尺,当年弃去良可惜。横来不王复不侯,为我归言岛中客。包胥存楚约可寻,廉颇用赵原初心。相期亚陆风云再相见,骑鲸东海来挽神州沉。[9]15册,278
从海洋发展来说,台湾具有独特的地形与地理位置,对当年弃台的憾事,以年方强、亚洲大陆局势已有变化,除了一再表明复台决心,并以“骑鲸东海”作为挽救台湾与中土的共同径路。又于《颂丞表兄再访予浦赋此奉政》自言“茫茫沧海雄心在,夜半闻鸡舞逖琨”[9]15册,469,丘逢甲对沧海的理解与情怀,可视为他一再渡海奔波的根源。
(二)胸怀苍生情
台湾孤悬海外,物产丰饶,承平之时若有良吏,固有自足逍遥的神仙乐境,而一旦面临外强觊觎,也很难依赖朝廷的支援。唐景崧曾任台湾兵备道、布政使,雅好文学,优礼文士,在台南创斐亭诗社,在台北建牡丹诗社,割台之役未战而内渡,毁誉难免。唐景崧于丘逢甲有知遇之恩,作《送维卿师入都用陆放翁送曾学士赴行在韵》有云:
公行毋迟留,台民方望泽。阳城在门久,敬输谋野获。延英行入对,应念治安策。圣主问苍生,殷勤屡前席。在台请言台,愿公写肝膈。民穷复元气,吏酷除遗螫。余事筹海防,老谋褫夷魄。青阳和始布,白着弊先革。金汤巩天险,膏雨苏地脉。[9]15册,12
丘逢甲深知臺湾僻处海隅,与朝廷的连结就靠地方官员入京述职,取陆游《送曾学士赴行在》的“民瘼公所知”“得位忍辞责”意[21]卷1,1920,把台民厚望都寄托在唐景崧的入京面圣,期待一个问苍生的圣主,更期待一个能够在台言台的地方首长,直言台湾有天险,土沃雨足,时和岁丰,能够去除酷吏,避免正税以外横取苛税,就有能力筹海防以御外夷。虽属书生论政,实心系苍生而深具在地关怀。丘逢甲很清楚当时台湾处境,如徐珂《清稗类钞》所述:
光绪甲午台湾兵事之初起也,逢甲忧之,日集乡民训练,备战守,涕泣而语之曰:“吾台孤悬海外,去朝廷远,朝廷之爱吾台,曷若吾台人之自爱。官兵又不尽足恃,一旦变生不测,朝廷遑复相顾。惟人自为战,家自为守耳。否则祸至无日,祖宗庐墓,掷诸无何有之乡,吾侪其何以为家耶!”听者咸痛哭,愿惟命是听。[22]54
台湾去朝廷远,官兵又不尽足恃,爱台保家,无论战与守,都必须台人自为之。乙未割台,丘逢甲慨然以抗日保台为己任,云“台湾者,吾台人之所自有,何得任人之私相授受?清廷虽弃我,我岂可复自弃耶?”[1]附录,376台湾民主国的倡立,即在于人民自主性捍卫家园与祖宗庐墓。1904年丘逢甲作《温柳介先生诔》云:
夫中国自秦以后,益集权中央政府。主国是、持风会,惟一二亲贵强有力者任之。无论起布衣、徒步之不得遽与也,即循资干进积年劳至卿贰,天下望之巍然,而察其身之兴国,多若渺不相涉。则固不如耆儒硕学之不仕不显,而归而讲学于郡邑者,犹得以其说陶铸当世人才,其所鼓舞而激劝者,于人心风俗往往大受影响也。[12]838
检讨中央集权最大弊端,在于权力集中在少数亲贵,即使有荐举、科举等用人制度,一般百姓尽最大努力,或可位跻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官,却仍然无法真正参与兴国要事,反不如耆儒硕学讲学郡邑,教育人才而影响人心风俗。可见丘逢甲与同年温柳介同属无意于个人仕显者,而以鼓舞民心挺身参与国事为志尚,如江瑔《丘仓海传》所记载:
是时,种族革命之说腾播于全国,仓海喜曰:“是吾志也。吾欲行民主于台湾,不幸而不成,今倘能成于中国,余能及身见之,九死所无恨也。”[1]附录,380
把对台湾的在地关怀扩及全中国,都可见丘逢甲中进士而辞官返台主讲书院,反对清廷割台而首倡台湾民主国,不成而欲行民主于中国,一生志向,全在天下苍生的自主自强。
丘逢甲诗关怀民瘼之作,固有如《热风行》,描写台湾因中央山脉的特殊地形所产生的焚风,云:
海天突出麒麟飓,风中挟火称灾异。惟风蕴火复孕虫,百万赤虫蹑风至。……风吹稻苗焦复焦,留根未焦与虫饵。根苦应知虫亦厌,漫空夜飞虫有翅。就中哭乞浓露救,血渗田间万农泪。残稃焦黑粒仅存,碎不受舂腐难渍。……联牍签名出报灾,打门晓至催租吏。漫云海上无灾例,一卷檀弓皆故事。官租火急不可延,且脱残衫付质肆。[9]15册,50
焚风又称“火烧风”“麒麟风”,造成农作物无法收成,官员不恤民病,火急催租更成了民不聊生的帮凶。内渡后有《述灾》的“炎天久不雨,一雨遂泛滥”“灾民露天宿,屡徙常倚担。生者鹄面立,死者鱼腹殓”[9]15册,324等,关心民瘼的社会写实之作,深刻感人。更值得关注者,丘逢甲心所系念的“苍生”,时时见诸笔端,已不仅止于反映民生疾苦,而有更积极的意义,如《读南史杂咏十首》的“围棋坐夺投鞭气,莫怪苍生念谢公”,《寄怀维卿师桂林八首》的“可能再为苍生出,莽莽神州海色寒”,《棉雪歌》的“英雄心性由来热,待竟苍生衣被功”,《芷谷居士画大幅水墨云山瀑布二图并题句见赠长句赋谢》的“可怜祗向画图见,孤负苍生霖雨心”,《题菽园看云图》的“淋漓元气大九州,霖雨苍生卧龙起”等[9]15册,5038,无论题材与对象,都可见“天下苍生”是进退出处的惟一诉求。因而对掌权者的割地弃苍生,一再诉诸诗笔:
遮天妙手蹙舆图,误尽苍生一字租。前代名臣先铸错,莫将割地怨庸奴。(《澳门杂诗》十五首之二)[9]15册,230
衣冠文武眼中新,晏坐空山笑此身。割地奇功酬铁券,周天残焰转金轮。后庭玉树仍歌舞,前席苍生付鬼神。细柳新蒲非复昔,更无人哭曲江滨。(《秋兴次张六士韵》八首之六)[9]15册,333
公卿今何为?所能惟行成。蹙国日百里,甘作城下盟。法弊不解变,残局空支撑。何必用周礼,乃能误苍生。高位无令才,令人贱簪缨。(《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之三,节引)[9]15册,442
丘逢甲追究澳门租借给葡萄牙的历史责任,尤以主导割地者还获得功臣才有的荣宠,无辜百姓都成了牺牲品为愤。当权者但求议和,国蹙局残,误尽苍生,固然令人不耻,惟有更积极开民智之教育作为,才是保国卫民之道。
丘逢甲在台讲学,除课应试文艺外,兼讲中外史实,劝阅报章,以广见闻。内渡后,先后主讲韩山书院、潮阳县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专以新思潮及有用之学课士,并致力于设新式学堂,其《创设岭东同文学堂序》认为一切应尽之事在教育,是保国、保教、保种与同心合力的不二法门[12]781785。更着力劝学,有诗《将之岭东劝学沈涛园廉访以长句见送次韵奉答兼柬岑云阶张坚白》略云:“要令五管盛文治,万派新潮海天碧”“朝廷正用名臣后,畀养人才培国脉”[9]15册,304,要以维新学术培育人才,壮大国家命脉。其《次韵答维卿师二首》面对“无计能开日月昏”的时局,遐想“自由钟起国民魂”[9]15册,279愿景,乃至《叠易实甫观察即席韵二首》的“待看雄军起国民”[9]15册,308,都可见丘逢甲把国家命脉寄托在全国国民的奋起。又作《去岁往长乐劝学今闻学堂已开喜而有作》云:
五华闻说讲堂开,不负南行衍教来。释菜本宜先圣庙,驱车忆上越王台。山多赤土无林学,溪壅黄沙易水灾。今日树人兼树木,早兴地利起人才。[9]15册,458
劝学有成,以释菜礼敬孔庙,使儒学传播于长乐(今福州),更结合地利与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战乱中寻求长治久安的国家发展,诚属难得。
丘逢甲劝学关注所在的维新与苍生,在寄给海外的书信中有更明确而坚定的表达。李庆年《南风吹大海,日轨走南陆——丘逢甲南来原因及其活动新论》即指出丘逢甲与王恩翔的南洋行,主要是在“绝大多数人是文盲矿工且又偏僻的坝罗”停留了三个月,并征引新加坡《天南新报》于1898年7月20日刊登题为《故人尺书》的丘逢甲书函明指:“所谓学者,固合兵农商工言之,非特为士言也。”1898年9月29日更以“来函照登”方式刊登丘逢甲书信云:
然鄙意谓民间尤必广设学堂,盖虽至大之县,不过一二书院,而今日维新之始,凡士,凡农,凡工,凡商,凡兵,凡叟,凡童蒙,凡妇女,皆必有学。每县断非官设一二学堂所能容,故近日之学堂尤以多为贵。且学堂之外,必有藏书楼以资众览,博物院以备多识。海内外知新之君子,类能言之。[11]
更清楚指出維新教育的对象,是天下苍生,不分身分、年龄与性别,而且要更具普及性,务在满足全民的学习与阅读需求,都可见丘逢甲心目中的苍生,显然更关注在弱势者。梁国冠《台湾诗人丘仓海评传》即指丘逢甲有“一腔悲天悯人之怀”“常注视社会之最下层,常以诗篇写社会百相,暴露下层社会之实况及情绪。”[23]461487可见丘逢甲把维新教育推广到偏乡文盲,应该是有意以教育翻转弱势者的处境。特别一提的,陈平原《乡土情怀与民间意识——丘逢甲在晚清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谈到丘逢甲内渡后的转变,在于“内渡后锐意于兴学启民智”,虽然论述重点在丘逢甲“归籍海阳”后“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岭东文化”,但也指出丘逢甲“由于台湾经验,希望沟通潮、嘉、惠与漳、汀、泉各州”,并以丘逢甲创办岭东同文学堂“依然将潮、嘉及闽南视为一体”[5]86112,益可见丘逢甲弃官返台主讲书院的经验,成了一生实践维新教育的根柢。
五、渡海视域:东周遗老与跨海诗情
丘逢甲身处清未民初的易代之际,几度渡海,以诗作为跨海与跨越时空的联系,在《林氅云郎中鹤年寄题蚝墩忠迹诗册追忆旧事次韵遥答八首》中,丘逢甲以文天祥抗元守潮故事,有“碎破河山同感慨,更将忠迹表蚝墩”(其一)、“当时痛哭割台湾,未肯金牌奉诏还”(其三)、“何日天戈竟东指,誓师海上更留铭”(其四)、“岛中义士依然在,伏腊年年奉汉家”(其五)[9]15册,223224,合宋末抗元、明末抗清与保台抗日而言,更提出以儒术济时艰、以孔教联合中国的主张,在新学中彰显古学的意义与价值。
(一)东周遗老与尊孔设学
前引丘逢甲少作《台湾竹枝词》写清军克台,有“从此东周遗老尽,更无人赋采薇诗”,以东周遗老比喻明郑遗民,以伯夷、叔齐采薇所歌“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16]卷61,222,批判武力征服的残暴性质,感叹上古醇朴之世的遗落。乙未抗日失败内渡,作《离台诗》六首其四有“从此中原恐陆沉,东周积弱又于今”[9]15册,8586,内渡后《答台中友人四首》其二的“赤心不死尚唐年”[9]15册,133134,再度以东周比喻时局,更期待一个唐尧盛世的太平岁月,都可见丘逢甲记忆的上古醇朴治世。戊戌(1898)作《秋感》前八首,面对的国家危机,“横流满目无安处,泪洒邹生大九州”(其一)、“万里风烟秋气劲,甘泉闻说夜传烽”(其二)、“一网几成名士狱,千秋重勒党人碑”(其六),外有列强侵夺,内有诛杀志士,如此的国家危机,乃有“违天愤血埋苌叔,去国扁舟异子皮”之叹(其六),引东周时期蜀大夫苌弘忠而屈死,越大夫范蠡功成身退,自明忠而不死、功未成而扁舟去国,有更难为怀者,其八乃云:
万山寒色赴重阳,莽莽乾坤意黯伤。敢说巨君媚文母,未容孝孺问成王。东周纪月秋多蜮,西极占星夜动狼。笑指红花亦时势,金英开遍岛臣章。[9]15册,472
面对时局,回顾历史,有汉王莽(BC4523)以太后命代天子朝政而假禅让之名改国号为新,有方孝孺(1357-1402)以“成王安在”拒绝成祖“法周公辅成王”之邀而惨死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41《方孝孺传》,台北:鼎文书局1982年版,页4019。传中记载成祖发北平,姚广平劝以“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故成祖召方孝孺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有“成王安在?”之问。,上古至东周一直具有指标性。即使历法已受到西方影响而有许多变革,丘逢甲仍从秋多蜮的物候现象印证“东周纪月”,再以古代星象学中的天狼星主外敌侵略之兆,最后乃以外来植物的繁衍作结,大约可勾勒出丘逢甲的世界观。
是以丘逢甲在接受西方知识、倡导教育维新之际,深知列强入侵所带来的割地与文化双重危机,因而对推广传统儒学更是不遗余力,其《为潮人士衍说孔教于浦伯瑶见访有诗次韵答之》诗云:
大海潮来独倚栏,七千里外冷朝官。重提孔子尊王義,如日中天万象看。[9]15册,272
面对西方海洋势力的崛起,朝廷显得措手无策,丘逢甲直接提出“孔子尊王义”,作为维系国家的核心能量。丘逢甲虽有“世贱儒”之叹,或以“腐儒”自嘲者,乃至《眉仙为作独立图三年尚未成作此速之》所云“平生儒冠久自厌,长剑横腰衣短后。不妨图我作老兵,天下于今武方右”[9]15册,264,有意以老兵取代儒者形象;又有《送长乐学生入陆军学校》二首之二的“若从中国论古学,文武由来本不分。终使西人遘黄祸,吁天早出学生军”[9]15册,287,从古学确认文武双全,期许军校生担负起捍卫国家的重任;至于《奉题仙屏中丞舟行杂咏诗卷并以留别》三首之二的“如此英雄犹讲学,本来儒者总知兵”[9]15册,397,结合英雄与儒者,使讲学与知兵并行而不悖,都可见丘逢甲面对古学与新学的辩证与调和,乃有《寄赠国学保存会诸子》诗云:
文明古国五千载,中经秦火诗书在。汉兴诸儒功最多,不有守先后何待。西海潮流猛秦火,东风复助为妖祸。障川挽澜今无人,后生小子忘丘轲。昆仑山高东海深,百王千圣知此心。终看吾道益光大,日月行天无古今。[9]15册,322
追溯五千年的文明,肯定儒学在秦亡汉兴中起了关键的功能,文化传承至今,比秦火更大的挑战,来自西方新潮流与日本维新后的冲击,面对孔孟被弃置的文化危机,丘逢甲坚信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仍具有超越时空的存在价值。其《次韵答友人四首》即以“儒术济时艰”自许[9]15册,281,可见一斑。
在丘逢甲以台湾印记为蓝图所构设的心太平草庐,于意义诠释上更不断注入儒学思维,如《长句赠许仙屏中丞并乞书心太平草庐额时将归潮州》感叹列强“互市启海禁”,造成“纵横捭阖等战国,势将迫我为宗周”的战乱时局,自明“有客哀歌动天地,蹈海不死生犹偷”,天涯沦落,卖文买山筑草庐安身,因许仙屏课吏以《大学衍义》补命题自明心志,故有“治平要自儒者事,岂在西法趋从欧”作呼应,结以“公致太平傥我见,且看东南剑气凌斗牛”[9]15册,119,都可见以儒学救时弊、致太平的心志。又如《以摄影法成澹定村心太平草庐图张六士为题长句次其韵》,感慨“已抑公羊作饼家,更诬孔子为儒童”,世既不重文学,退而以“君家仲坚昔吾慕,偶然游戏海上思作虬髯公。安知仍落此世界,儒冠复戴奄奄欲绝宁吾衷。已无一时豪杰可摧倒,聊欲万古开拓吾心胸”自许[9]15册,341342,以虬髯客扶余建国比喻台湾民主国的建立,不成而退居澹定村心太平草庐,“儒冠复戴”而不甘于奄奄欲绝,以渊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开启更为浩瀚的襟怀。又在《叠韵再题心太平草庐图并答温丹铭》追述自古及今的中国历史,虽不乏“词臣例上太平颂,举朝将相争言功”,“迂儒”仍直指“此仍据乱非大同”,慨叹真正的大同、太平毕竟难得,肇因于“儒书自昔用者寡,况今闭塞方严冬”,儒学未能确实为世所用,“手披旧史发浩叹”,却仍怀抱着太平梦想,“乾坤一儒腐可笑,差喜吾党诗相宗”[9]15册,344,宁做腐儒也不肯盲从俗学,仍归于儒学的诗可以言志。
丘逢甲倡导儒学,又以1900年远渡南洋劝学,鼓吹尊孔,最为着力,《天南新报》5月8日刊登其《吧罗创建孔庙学堂缘起》明确指出:
今中国之大患二,曰不开通,曰不联合。曷能使之联合?曰莫如尊教。孔子者,吾中国教主也,人人知为孔子教中人,则人人知行孔子之道,而人心一矣。曷能使之开通?曰莫如兴学。人人知孔教之行,在于广求有用之学,于是广设学堂,则风气开而人才出矣。[11]
以孔子为继承五帝三王之道的教主,主张富民教民,人人皆是教中人,故惟有跳脱以士为儒者的偏见,兴学堂,开风气,使人人知行孔教,以孔教联合中国,才能免于瓜分之祸。有《自题南洋行教图二首》诗云:
莽莽群山海气青,华风远被到南溟。万人围坐齐倾耳,椰子林中说圣经。
二千五百余年后,浮海居然道可行。独倚斗南楼上望,春风回处紫澜生。[9]15册,242
丘逢甲自注“说圣经”指“四月朔日在闲真别墅衍说,闻者以为得未曾有。”可见南洋传孔教、解经书的盛况。临行有《留别晓沧次题行教图韵》诗云:
南风吹大海,日轨走南陆。我行君尚留,慷慨念时局。神方置不用,谁起国病笃。同抱救世心,栖栖行海曲。空言要何补。长身祇食粟。此来已三月,共惜流光速。群山送我行,海气清而肃。眷念君平生,抱道过王蠋。临歧为我歌,高响振林木。林中双异鸟,飞鸣正相逐。勉哉保令名,何必愧异服。[9]15册,243
晓沧即王恩翔,由于中国不能行孔教以救国病,乃把希望寄托在海外,因此留晓沧在新加坡,共同为救世而努力,并对晓沧因地制宜改南洋商人服,予以慰勉。如李庆年《南风吹大海,日轨走南陆——丘逢甲南来原因及其活动新论》所指出,丘逢甲与王恩翔的南洋行,是“丘逢甲以保商任务南来而又以专注提倡尊孔、尊君,建设孔庙孔学堂为目的”[11],前后虽只三个月的时间,亦可见丘逢甲推行孔教以救世之深心。
(二)以诗建立的跨海连结
丘逢甲抗日兵败内渡次年,一则心系台湾,一则营造居室,前引《庐山谣答刘生芷庭》,既有“东迁四世过百载”的个人生长记忆,也有“自从宋元此聚族”的祖籍家族记忆,甚至有“弟兄伯叔各欢序,唐山直惜吾归迟”的归根之情[9]15册,106108,可谓纷纭纠结。尤当日本统治台湾已成定局,避居内地的台湾士绅多有踏上归途者,与丘逢甲“结发论文字,廿载忘形迹”“刺血三上书,呼天不得直”的谢道隆(颂臣)于1896年返回台中丰原,丘逢甲作《送颂臣之台湾八首》,一再感叹“故乡成异域,归客作行人”(其一)、“东渡龙无气,南飞鹊有声”(其二)、“漫作居夷想,何妨海且浮”(其四)、“伤痍犹满目,愁煞倚篷窗”(其五),踏上异族治的返乡路,实有万般艰难,在结语的“山光仍故国,海气满征篷”祝祷外,特别寄言故乡父老,云:
亲友如相问,吾庐榜念台。全输非定局,已溺有燃灰。弃地原非策,呼天傥见哀。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其六)
王气中原在,英雄识所归。为言乡父老,须记汉官仪。故国空禾黍,残山少蕨薇。渡江论俊物,终属旧乌衣。(其七)[9]15冊,108109
怀抱着“念台”的意志,以十年为期,要在“全输”“已溺”“弃地”的灰烬中奋起,“卷土定重来”一句说得郑重,是给自己、给亲友父老的誓言,也是跟谢颂臣的约定:“须记汉官仪”,以晋室南渡的保存中原文化,期许日本统治下的汉文化传承。又作《得颂臣台湾书却寄二首》诗有云:“一纸平安天外信,三年梦寐海中山”“同洲况复是同文,太息鸿沟地竟分”[9]15册,147,以同文作为隔海的连结点。同年作《春第相从有年去岁复间关渡海随予来粤今乃请携家归台并以绢乞诗为永念怆然赋此》诗云:
此去成乖隔,相从十载馀。病劳调药物,闲仗护琴书。离别他乡苦,交情患难疏。将诗与吟诵,天末傥怀余。[9]15册,110
内渡次年,追随丘逢甲十余年的族人丘春第欲携家归台,颈联“离别他乡苦,交情患难疏”,可见内渡的生活并不容易,而返台又已是异族统治的局面,相见无期,本是同洲同文为了对抗异族而成鸿沟,“以绢乞诗为永念”的心意,“诗”成了隔海相思的惟一连结。在与梅州王恩翔的唱和中,有《忆旧述今次晓沧见赠十绝句》感慨“弃甲南来异锦旋”(其二),“流亡南渡谁收恤”(其三),“筹保东藩力已殚”(其四),“万树梅花忆故山”(其五),其六记忆台湾诗坛云:
海国诗坛旧主盟,登台坐对玉山清。斐亭钟绝风流散,落日寒芜赤嵌城。[9]15册,154155
唐景崧任分巡台湾道时,倡设斐亭吟社(1886),以“诗钟”创作为号召,一时盛况,道署内有斐亭可听涛、澄台宜观海,以及邻近的赤嵌夕照,台湾八景中的三景,与诗社的燃香击钵、限时成诗,都已成过往记忆。事实上,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汉文化传承不曾间断,尤其是汉诗,全台诗社高达三百多个[24],汉文刊物《诗报》等刊登丘逢甲诗施懿琳主编:《全台诗》,如《离台诗》页下注明其一、二、四、五已刊载于《台湾日日新报》(1899年4月20日)第二版的“文苑”栏;《鸵江秋意》刊载于《诗报》第二十二号(1931年10月15日)、《孔教报》第二卷第六号(1938年7月6日)“古今诗海”栏等。页8586。,汉文化活跃景况,亦可见一斑。丘逢甲写给谢颂臣的诗有15题32首,也因谢颂臣的关系,丘逢甲与台湾诗社取得了联系,有《寄台湾栎社诸子兼怀颂丞二首》诗云:
柏庄谁拾燹余文,栎社重张劫后军。九十九峰依旧好,尽携豪笔写秋云。
月泉诗卷凭谁定,还待当时晞发人。遥忆参军谢皋羽,西台朱鸟独伤神。[9]15册,280
栎社由林朝崧(1875-1915,号痴仙,又号无闷)林朝崧,乙未割台时年二十岁,避乱福建晋江,转赴上海,遍游大陆名山大川,数年后遵母嘱返台。与林幼春、赖悔之共同创设,于1902年成立。丘逢甲台湾故居柏庄已被毁,系念着内渡前的诗歌创作是否能有传承,因而对“重张劫后军”的栎社,取“栎”为“废材”之意,以凌云健笔吟咏台山,点燃缅怀故国、歌咏桑梓之情,自是满怀心期。次首以月泉吟社为说,元兵攻入临安,南宋亡,吴渭返回故里,退居婺州浦江吴溪,与遗老方凤、谢翱、吴思齐等共创月泉吟社,拟定社约社旨及评较揭赏章则,制订的《诗评》,对于诗作的审题、立意、作法、辞藻、意境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品评标准。谢翱(1249-1295)有《晞发集》,散发濯足,不仕异族,成为反抗异族统治、以诗传承文化的指标。结尾以文天祥(1236-1283)被俘遇难而宋亡,谢翱作《西台恸哭记》,感慨今昔亡国之恸,溢于言表。1905年王松(1866-1930)《台阳诗话》出版,丘逢甲即作《题沧海遗民台阳诗话》云:
如此江山竟付人,干戈留得苦吟身。乱云残岛开诗境,落日荒原泣鬼燐。埋碧可怜黄帝裔,杀青谁作素王臣。请将风雅传忠义,斑管重回故国春。[9]15册,291
王松以遗民身分所撰《台阳诗话》载录以台湾为书写场域的诗作,呈现明郑以来有关台湾汉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是以丘逢甲诗首揭“如此江山”沦为异族统治的悲慨,再从黄帝后裔与孔子作《春秋》,为抗日殉难者的历史定位发声,因而对诗话所开“诗境”,有“风雅传忠义”的期许,使“诗”成为亡国遗民掌握发言权的管道。王松《台阳诗话》评丘逢甲诗有云:
工部诗才,淋漓悲壮,盘错轮囷,肖其为人。海澄邱菽园孝廉尝举与嘉应王晓沧(恩翔)、番禺潘兰史(飞声)、安溪林氅云(鹤年)并称四子,识者叹为知言。……集名《蛰庵存稿》,皆乙未以后所作;正如子美入秦、剑南入蜀,感喟苍凉,当不在古人以下也。[25]5152
以“淋漓悲壮,盘错轮囷”形容丘逢甲的诗和人,又以诗形成跨海、跨地域的连结,更举唐代杜甫、宋代陆游的秦蜀经历,使诗具有跨时空的共鸣效应。特别值得一提者,丘逢甲拟杜甫《秋兴八首》连章诗而作《秋怀八首》,其一的“如此乾坤付越吟,賸将诗卷遣光阴”“半壁河山沉海气,满城风雨入秋心”,其二的“没蕃亲故无消息,失路英雄有酒杯”,其三的“莫嗟欲济无舟楫,待起鼋鼍与架梁”,其四的“笺天谁为写离忧,愁大翻怜隘九州”,其五的“南峤流移伤百越,东藩沦陷痛三韩”,其六的“渡江早虑胡分晋,蹈海终挠赵帝秦”,其七的“莫笑谈瀛胆气粗,眼前时局古来无”,其八的“菊恨兰悲众芬,天南牢落怅离群”,把乡梦客愁、朝代兴亡与眼前时局杂揉为一,悲壮淋漓,感慨特深,意犹未尽,共完成系列连章诗凡九组施懿琳主编:《全台诗》第15册,《秋怀八首》(页121123)、《秋怀八首(次覃孝方韵)》(页295296)、《叠秋怀韵八首》乃至再叠、三叠、四叠、五叠(页296303)、《秋怀八首次覃孝方韵》《秋怀次前韵》(页347350),其中又以丙午(1906)所作六组单独梓为《粤台秋唱》,引起台湾诗人的和作,如林朝崧有《春日杂感·次粤台秋唱韵八首》,林幼春有《秋感敬和丘丈仙根主政原韵》,吕敦礼有《感怀次丘仙根粤台秋唱原韵八首》,施梅樵有《秋怀八首次丘仙根韵》等,直到1942年仍有许多回响[26],亦可见丘逢甲以诗所搭起的隔海诗潮。也在1942年,彰化施梅樵合丘逢甲、黄遵宪诗而编印《丘、黄二先生遗稿合刊》,有序云:
天地诞降英将,固与国家文献相维系者也。国运隆昌、才人辈出,若汉魏之有曹刘、南北之有鲍谢、唐之有李杜、有元白、有韩孟、宋之有苏黄,类皆以诗歌文辞名世。近代诗学日盛,虽僻壤遐陬、牧夫竖子,亦解歌诵;香闺处女、绣阁名姝,亦嗜吟咏。风雅之感人如此其广,未始非斯文得延一线之明征也。周宪文《岭云海日楼诗钞·后记》载明:“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丘、黄二先生遗稿合刊》一册,是民国三十一年六月彰化施梅樵编印的。”并收录书首的施氏序文。页411。
除了把人才与国家文献相维系,更从历时性的诗人名家标示朝代的存在,再从共时性的角度凸显近代诗学的普及性,由此归结出风雅之感人,既久远又广大,是“斯文得延一线”的指标,以此超越政治上的日本统治,“诗”也就成了斯文在兹而绵延不绝的明征。
六、结语
丘逢甲生长台湾,中进士即辭官返台主讲书院,乙未中日马关条约清廷弃台,丘逢甲等台湾士绅力争不成,倡议台湾民主国,抗日惨败,丘逢甲内渡,不死亦不归,成了史书与学者研究论断的一个争执点。总计丘逢甲在台生活虽仅32年,追溯先民渡海所形塑的台湾印记,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有花开,“半种花园半种田”,爱花、爱酒、爱诗、爱读书,有着“过海便神仙”“我辈亦蓬莱”的惬意生活。同时亦深知台湾在近代海洋发展所独具的地理特性,内渡后除了一再申明复台决心,念兹在兹者厥为海晏岁丰的台湾印记,并以“骑鲸东海”作为挽救台湾与中土的共同径路。当时黄遵宪(1848-1905)《与梁任公书》论丘逢甲,已有“此君诗真天下健者。渠自负曰:二十世纪中,必有刻黄丘合稿者。又曰:十年之后,与公代兴。论其才调,可达此境,应不诬也。”[10]1249黄遵宪肯定丘逢甲对诗的自信与才调,许为“天下健者”,而1942年仍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也真编印了《丘黄二先生遗稿合刊》。梁启超(1873-1929)《饮冰室诗话》从诗人的理想性肯定“天下健者”说:
吾尝推公度、穗卿、观云为近世诗家三杰,此言其理想之深邃闳远也。若以诗人之诗论,则丘仓海其亦天下健者矣。……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乃尔,得不谓诗界革命一巨子耶?[27]30
梁启超特别从丘逢甲的跨越古今雅俗,以民间俗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许为诗界革命巨子。于右任(1879-1964)为纪念丘逢甲的“仓海亭”撰联云:“耿耿孤忠,为民族复兴斗士;峥峥大笔,亦诗坛崛起人豪”日据时代台北最早现代化公园“圆山公园”在清光绪23年(1897)落成,创建于清光绪25年(1899)的称为“新公园”,光复后,1963年台北市政府为纪念国父及郑成功、刘铭传、丘逢甲、连横四位开台先贤,特于台北新公园建造五座亭阁,邀请于右任、梁寒操、阮毅成、李渔叔、林熊祥、螘硕、刘太希等国学名家命名题联,于右任(1879-1964)为纪念丘逢甲的“仓海亭”撰联云:“耿耿孤忠,为民族复兴斗士;峥峥大笔,亦诗坛崛起人豪”。,即从丘逢甲的理想性与革命性,肯定其人其诗的开创性。耐人寻味者,陈衍(1856-1937)与陈三立、陈宝琛、郑孝胥同为“同光体”,其撰《石遗室诗话》,编选《近代诗钞》,对时人评选,虽重在“同光体”,也有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诗界革命派”诗人,惟两部著作完全不及丘逢甲,钱仲联(1908-2003)《梦苕庵诗话》即云:
阅陈石遗《近代诗钞》一过,未能满意。石遗交游遍海内,晚清人物,是集已得大半。然名家如丘逢甲等皆未入选。[28]22
陈衍闽人,闽、台、粤相近,《石遗室诗话》与《近代诗钞》,一为民国第一部诗话,一为近代诗选,皇皇巨制,独不及丘逢甲。相形之下,汪国垣(1887-1966)《光宣诗坛点将录》所云:
仙根诗本负盛名,惟鲜与中原通声气,至有不能举其名者。工力最深,出入太白、子美、东坡、遗山之间,又能自出机轴,不拘拘于绳尺间,固一时健者也。[29]368369
丘逢甲僻处台海,诗既能出入李、杜、苏、元四大家,又能不拘绳墨而自成一家,只以少与中原通声气,固少为人知。各家评论丘诗,共同聚焦的“健者”一词,潘飞声(1858-1934)《在山泉诗话》评丘逢甲诗:“长篇如长枪大剑,武库森严。七律一种,开满劲弓,吹裂铁笛,真成义军旧将之诗。”[30]19册,13327即从劲弓铁笛肯定丘逢甲的英雄之诗。柳亚子(1887-1985)《论诗六绝句》有云:“时流竞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30]19册,13333从战血台澎事推崇丘逢甲以“英气”胜,海外孤臣血泪,心未死而涌起的海东云,可谓近代一人而已。江瑔作《丘仓海传》,肯定丘逢甲“所为词章,凌厉雄迈,不愧古之作者。尤善诗,恒寝馈于李、杜、苏、黄诸家,去其皮而得其骨。”其诗源自唐宋大家而自铸伟词,由诗中所用典故亦可见其传统学问根柢。丘逢甲为书生而作“健者诗”,一生志向全在天下苍生与文化传承,细读其诗,处处可见台湾记忆与沧海苍生情,由此映现的东周遗老观与尊孔设学,特别是以“诗”为跨海、跨时空的连结,成了斯文在兹且绵延不绝的明征,其事其志与其诗,自足以映照千古。
参考文献:
[1]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M].台湾文献丛刊,第70种.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2]余美玲.日治时期台湾遗民诗的多重视野[M].台北:文津出版公司,2008.
[3]高嘉谦.遗民、疆界与现代性:汉诗的南方离散与抒情(1895-1945)[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6.
[4]廖美玉.反清复明与立国东瀛——郑成功蹈海的两岸诗情[J].台湾古典文学研究集刊,创刊号:4392.台北:里仁书局,2009.
[5]陈平原.乡土情怀与民间意识——丘逢甲在晚清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M]∥当年游侠人——民初中国文人学者.台北:二鱼文化公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