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I数据库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科研现状分析

2019-04-25 00:13孙金慧袁敏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医药

孙金慧 袁敏

摘要:目的  了解進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前1%的中医药学术机构科研情况,对近 10年科研发展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为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ESI数据库,对进入ESI全球前1%的中医药学术机构的科研产出、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入榜学科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总被引次数排名前三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南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上中医”)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高被引论文中,南中医以23篇排名首位,其余机构均在10篇左右;论文数量南中医、上中医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北中医”)分别以3 914、3 621、3 147篇排名前三;本次研究检索到北中医和南中医各有热点论文    1篇,其他机构尚未有热点论文入榜;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其中临床医学为南中医、上中医和中医科学院位于前三,药理学与毒理学上中医排名首位,南中医和中医科学院位于其后;根据短期数据对比(2018年5月10日与2017年9月14日对比),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全球排名呈稳步上升趋势。结论  中医药学术机构应提升研究质量,长期监测学科变化趋势与水平,建设发展一流学科,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

关键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医药;学术机构;学科分析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9)02-0011-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op 1% TCM academic institutes in the world based on ESI database; To compare the tren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decad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CM research. Methods ESI databas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op 1% TCM academic institutes in the worl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cited frequencies, high cited papers, disciplines and other aspects. Excel 2016 was used to conduct data processing. Results The top three of cited frequencies in the six TCM academic institutes wer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d 23 high cited papers which was the first, and other academic institutes had about 10 papers. The numbers of paper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3 914, 3 621, and 3 147, ranking the top three. Onl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d one hot paper. Clinical medicine,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the six TCM academic institutes got into the top 1% of ESI database, among which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were the top three for clinical medicine. In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the first wa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were the second and third. The global ranking of the six TCM institutes was steadily rising based on short-term data (14th September 2017 and 10th May 2018). Conclus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monitoring the trends and levels of disciplines, and constructing and developing first-rate discipline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CM.

Key words: ESI database; TCM; academic institutes; discipline analysis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高校在开展“双一流”建设,以创新驱动、服务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通过使用评价工具对中医药院校及研究机构的科研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可以为中医药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利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通过机构排名、论文数量、论文被引频次和热点论文等指标,对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的科研影响力及竞争力进行多维度分析,为建设一流学科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ESI数据库。ESI分析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所收录跨度10年的文献数据,平均每2个月更新1次。数据库更新时间为2018年5月10日,本次检索时间为2018年5月22日。

1.2  研究对象

以检索时进入ESI全球前1%的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为研究对象,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上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北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南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广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浙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医科学院”)。本研究只用了6所机构的名称做检索词,所以检索结果不包括其下属医院的数据。

1.3  研究工具

以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科技集团)开发的ESI为检索工具,通过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处理。

ESI数据库是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立的评价分析性数据库,是跟踪分析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发展态势的重要评价分析工具。ESI分为22个学科,对近10年发表在SCI和SSCI的论文数量及其引用情况统计排名,并对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论文进行排名,是目前公认的评价高校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1.4  研究指标

1.4.1  总被引次数  学术论文的被引次数是论文质量关键体现,代表了在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力。论文被引情况反映了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和质量的高低,是评估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1.4.2  高被引论文及比率  高被引论文是指按照同一年同一个ESI学科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在前1%以内的论文[1]。高被引论文一般都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在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文献,反映着文献的质量[2]。由于它能在某种程度反映论文的影响力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通常被视为优质的文献情报源[3]。高被引论文比率=高被引论文数/ESI论文收录总数,这一比率越高,说明该研究机构被高度关注的论文越多,其整体学术水平及在国际上的核心地位也越高,在以后的发展中越有可能产出更优秀的论文[4]。

1.4.3  热点论文  是统计某一ESI学科领域最近2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2个月里被引用次数进入前0.1%以内的论文。热点论文能很好地反映学科创新力[5]。

1.4.4  ESI学科阈值  近10年,某一ESI学科被引次数排在前1%的作者和机构,或排在前50%的国家或期刊的最低被引次数[1]。当某机构某学科的论文被引频次≥该学科的ESI阈值时(即百分比≥100%),则该机构的该学科就进入ESI全球前1%的排名。未进入的学科其被引次数越接近学科阈值,则潜力越大。

2  结果

2.1  科研影响力分析

通过论文总被引次数和高被引论文的数量,探析学术机构的科研影响力。

2.1.1  总被引次数  表1所示的是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论文总被引次数及其在全球、中国大陆地区排名情况。排名前三的为南中医、上中医和中医科学院,总被引次数较领先于其他三校。

通过全球排名可以看出,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已跻身全球科研机构的排行榜中,其在全球的排名大多位于3 000名前,南中医和上中医在全球入榜的5 578所机构已经位于中上的位置,可以看出中医药学术机构的科研质量在稳步提升中已经占有了一定的优势,但在排位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投入更多科研力量,发表创新性、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2.1.2  高被引论文  表2为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高被引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比率及所覆盖学科数。高被引论文数南中医以23篇排名首位,其中18篇属于临床医学学科(Clinical Medicine),可以看出南中醫在临床医学学科的影响力较大。其他机构高被引论文均在10篇左右。

学科分布多不集中。中医科学院高被引论文所覆盖的学科涉及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免疫学(Immunology)、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Biology & Biochemistry)、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植物学与动物学(Plant & Animal Science)、药理学与毒理学(Pharmacology & Toxicology)7个方向,表明中医科学院高被引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向较为广泛。另外,南中医高被引论文比率较高,为0.59%,可以看出南中医被高度关注的论文较多、论文影响力较大。

2.2  科研竞争力分析

根据论文产出和热点论文,了解机构的科研产出、论文的创新性及其在该领域中的竞争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2.2.1  论文产出  论文数量是衡量科研产出规模的重要指标,通过ESI收录的近10年(2008年1月 1日-2018年5月10日)的论文数量,来反映6所学术机构的研究产出。从表3可以看出,发文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南中医、上中医和北中医,三者的发文数量较为相近、没有明显差距。浙中医于2017年3月新入榜,发文量与其他几个机构有一定的差距。近几年,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科研产出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平缓,并未有大幅度的增高。

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发文量在大陆机构中所占排名均位于300名前。大陆地区发文量排名位于前三名的医学相关机构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发文量分别为16 620篇,12 676篇及 12 464篇,可以看出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与国内位于前列的医学相关的科研机构在论文产出尚有差距。在论文发表数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全球机构排名中,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位于 1 500~2 600名之间,看出在科研产出方面我们与世界优秀科研机构仍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加大科研力量,做出更多的科研贡献。

2.2.2  热点论文  在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中,北中医和南中医各有一篇热点论文,其他几所学术机构尚未有热点论文入榜。北中医的热点论文[6]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是药理学与毒理学,被引次数26次,可以看出北中医在药理学与毒理学领域有一定的创新性;南中医的热点论文[7]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是临床医学,被引次数126次,南中医在临床医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创新性,且热点论文的被引次数较高。其他几所学术机构在入榜学科的创新性仍需加强,需了解学科热点、研究趋势,在传统的技术、方法和思路中有所创新,拓宽中医药科研方向。

2.3  入榜学科分析

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已成为高校学科综合实力评价的重要标准[8]。根据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数据,可分析科研机构的研究分布领域、优势学科及学科科研质量。中药学科、中医学科与中西医结合学科是中医药学术机构最重要的三大学科,但这三大学科在ESI中均未单独划分。ESI划分有22个学科,中医药机构论文多划分为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学科等大类[9]。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中除浙中医只有临床医学学科入榜外,其他5所学术机构均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入榜。

2.3.1  临床医学  该学科全球入榜的机构共有    4 030所,南中医和上中医的排位在2 000名以前,在全球机构的排名位于中上。该学科在大陆地区入榜的机构共有122所,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均入榜,其中上中医、南中医排名较靠前(见表4)。

在ESI数据库中,临床医学学科的机构被引阈值为2 185,6所中醫药学术机构均远超出该被引阈值。南中医临床医学学科论文被引次数为11 443次,较为领先,并且其高被引论文数为18篇,也相对较高,无论论文产出规模,还是学科影响力方面,南中医的临床医学学科研究都较具优势。

在大陆地区临床医学学科入榜122所机构中,排在首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发文量为16 620篇,总被引次数为192 675次。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的学科优势一直稳步提升,但与国内一流科研机构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学科影响力不甚明显。在全球临床医学学科入榜的4 032机构中位于首位的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发文量为77 362,总被引次数为2 125 163。6所学术机构在全球排名处于中上的位置,该学科作为中医药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主要学科在国际的排名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科研产出及学科影响力方面均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2.3.2  药理学与毒理学  该学科全球入榜的机构共有817所,上中医和南中医的排名均在350名以前,在全球机构的排名位于中上。该学科在大陆地区入榜的机构共有56所,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除浙中医外均入榜,其中上中医、南中医排名较靠前(见表5)。

在ESI数据库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的机构被引阈值为3 097,上中医和南中医的论文被引次数超过被引阈值较多。在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中,上中医在该学科中发文量位于第二,但是被引次数位于第一,并且高被引论文有3篇,可见在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中,上中医学科水平较高,论文质量较好。南中医的发文量在6所学术机构中排在首位,在该学科的科研产出较有优势。北中医在该学科中有5篇高被引论文,在该学科有一定的影响力。

该学科在大陆地区入榜的机构中排在首位的为中国科学院,发文量4 847篇,被引次数为59 576次。5所学术机构(浙中医尚未入榜)中上中医、南中医排名较靠前,但在发文量及被引次数与中国科学院相比仍有差距。上中医和南中医的全球排位在350名以前,在全球机构的排名位于中上,可以看出这2所院校在该学科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在具体的发文量与被引次数的数据中相差较为明显,高被引论文的篇数较少或者没有,说明需要更多有创新、有影响力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学科影响力。

2.4  6校中医药学术机构排名变化趋势

将2017年9月14日首次检索的数据与2018年5月10日的最新检索数据进行对比,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全球排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见表6,按总被引增加数排序,并且排名上升的幅度较大,其中以南中医和广中医尤其明显,均上升了100名以上。南中医在全球排名、论文数、总被引次数等各方面增长的趋势和程度均居于首位,被引次数更是突破6 000以上。北中医、上中医则在高水平论文(为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取并集后的论文集合)的增长中优势明显,在这一时间段中学术论文的质量有较为明显提升。广中医的排名虽然在几所中医院校中靠后,但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增长的程度相对靠前,尤其在论文产出的增长中位于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第二的位置。

3  讨论

近几年各所中医药学术机构的科研实力都在逐步提升,不论科研产出、论文质量,还是学科影响力等方面都在稳步增长,这表明学校对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及提高研究质量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但是通过对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与国内一流和世界顶级科研机构的比较,可以看出研究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应在将来的科研中不断缩小与这些研究机构的差距。

3.1  提高科研质量

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在近几年的科研发展中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但增势缓慢,论文被引次数与优秀科研机构相差较大,且高被引论文的数量相对较少,故提高论文被引次数是决定科研影响力的关键。注重人才培养,支撑重点学科发展,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优化科研团队的研究水平,引进尖端科研设备,根据热点论文、研究前沿来选择最新、最热的研究方向,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加入校级、国际合作,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新的科研思路和方法等,是提高中医药研究总体水平的方向。

3.2  扩大研究领域

截至2018年5月10日,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入榜的科目只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总体入榜学科较少且排名相对靠后、优势并不明显。在稳固优势学科、提升学科排名的同时,应加大对潜力学科的支持,加快学科建设,支撑潜力学科发展为一流学科,提升科研人员高质量论文的发表率,促进潜力学科进入前1%的排名中。ESI学科分类体系将学术论文分为22个学科,由于数据库的学科分类较为固定,医学院校的专业性较强,缺少综合性学科体系,故应多加强多学科合作,借助其他领域高新科技手段、技术对中医药领域进行更深、更广的研究。研究方法多样化,可考虑如何将22个学科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方法运用到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中,增强与ESI数据库学科的结合,促进入榜学科的数量增多。

3.3  动态监测学科变化

以ESI数据库为评估标准的“一流学科”和“顶级学科”是根据学科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计算的,ESI数据库每2个月更新1次,各机构的学科排名会随时发生变化。定期监测机构、学科的动态变化,对所追踪的机构及学科的引文进行管理、分析及利用,了解一段时间内科研发展的变化情况,根据自身优势和不足,调整科学研究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在数据库评估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及研究前沿中吸取创新点,有助于抓住最新热点,调整研究方向,提高论文影响力,保持研究的创新性。

3.4  均衡区域发展

据数据库数据显示,我国入榜ESI数据库的院校集中出现在华东(上海、浙江、江苏)和华北(北京)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尚无入榜院校,在中医药研究中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发展尚不平衡。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地区的教育资源、经济水平和政策扶持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大力提升地區科研水平。第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综合考虑热点研究方向和科研走势,合理分配资源;大力引进人才,配备相关研究设备;第二、不同科研梯度院校加强合作,通过资源、技术等共享,在科研中寻找创新性的突破;第三、结合地区环境特点、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提升院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科睿唯安.InCites数据库常用指标手册[EB/OL].[2018-06-20]. https://clarivate.com.cn/media/download.InCitesIndex.qrc.pdf.

[2] 张诗博.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情报科学,2011,29(3):387-390.

[3] 黄晓斌,张欢庆.我国情报学高被引论文分析[J].情报科学, 2018,36(1):54-60.

[4] 邱均平,孙凯.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5):45-48.

[5] 景晶.地区差异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基于ESI数据库[J].现代情报,2017,37(11):93-97.

[6] GAO W, WANG Y Q, WANG W F, et al. The first multiplication atom-bond connectivity index of molecular structures in drugs[J]. Saudi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17,25(4):548-555.

[7] BRUIX J, QIN S K, MERLE P, et al. Regorafenib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o progressed on sorafenib treatment (RESORCE):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J]. The Lancet, 2017,389(10064): 56-66.

[8] 贺艳慧,黄玲玲,蒋茵婕.基于InCites和ESI的我国16所中医药高校科研产出统计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2(2):9-15.

[9] 何俗非,王硕,刘二伟.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医药院校高水平论文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7,26(4):51-55,67.

(收稿日期:2018-11-08)

(修回日期:2018-12-10;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中医药
中医药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初探
传承创新书写宁波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以《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 推进云南中医药事业深入发展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出台
我们的中医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