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手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其良好执行很大程度上反应了院感工作的效果。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手卫生制度并监督执行。认知行为教育是通过加强目标人群的理论水平,完善监督机制,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本文分析了认知行为教育提升在我院产科规范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效果。
我院产科护理人员29名,均为女性,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6.49±10.65岁,职称:初级16名,中级20名,高级3名,文化程度:中专6名,大专16名,本科及以上7名。
认知行为教育 ① 洗手方法参考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提出对护理人员消毒的五个时机及七个步骤,五个时机分别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洗手的七个步骤分别为掌心对掌心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周围环、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指尖在掌中摩擦和两手互握互揉腕部,每个洗手步骤不低于10s,总计时间不低于70s。同时结合《消毒技术规范》[1]和《医疗技术人员手卫生规范》[2]加强护理人员对擦手剂认知及洗手指征认知。② 认知教育 重点围绕手卫生的洗手时机、洗手方式及洗手液等3个方面,展开多种形式的知识教育,教育形式包含:手卫生专题讲座、洗手示范、洗手知识解答、洗手宣传册发放等,全方位提升护理人员对加强手卫生、洗手时机、洗手方式的认知。③ 行为教育 坚持良好的洗手习惯,提升手卫生依从性不仅与理论知识水平有关。“知信行理论”理论认为正确的信念及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但实际应用中仍旧存在“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问题。如部分护理人员认为:“吸收好麻烦、浪费时间”;“冬天天气寒冷,洗手易冻伤”;“接触一个患者前已洗手,接触下一个患者就不用洗手了”等,这些错误的认知是制约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在加强《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技术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宣教的同时,采取持续督导、及时反馈的方式,抽选护理人员组成检查小组,通过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洗手情况实施评价,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手卫生依从性良好的护理人员给予表扬及奖励;对手卫生依从性差的护理人员提出批评,给予一定的惩罚,全方位的提升护理人员保持良好手卫生依从性。
① 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认知理论水平,包含手卫生意义、洗手方法、擦手剂使用、手卫生指征、手套使用五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0分。②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 依从:护理工作执行各类洗手指征;正确:洗手时间、洗手方法、洗手液或擦手剂运用正确。评价时间为2017年12月(干预前)及2018年7月(干预后)。
干预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意义、洗手方法、擦手剂使用、手卫生指征、手套使用理论知识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理论知识比较( ±s,分)
表1 干预前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理论知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手卫生意义 洗手方法 擦手剂使用 手卫生指征 手套使用干预前 29 90.25±2.61 91.30±2.96 90.77±2.49 87.62±3.15 91.69±2.14干预后 29 96.55±2.79 97.08±2.04 98.05±1.86 95.69±2.70 96.85±1.40 t值 4.158 3.790 3.452 3.619 4.025 P值 <0.01 <0.01 0.012 <0.01 <0.01
干预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 00.0% vs 79.31%)及正确率(96.55% vs 75.86%)均显著高于干预前,x2值分别为3.682、4.128,P值分别为0.043、0.030。
人的行为改变是个复杂、渐进的持续性过程,在彻底扭转洗手观念,认知行为教育通过改变以往对洗手的错误认知,形成正确认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纠正错误的行为,加以维持、督促反馈。本研究显示,干预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意义、洗手方法、擦手剂使用、手卫生指征、手套使用理论知识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说明认知行为教育可提升基层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唐晓英[3]对实习护生实施行为教育,转变其不良吸收观念,经3个月培训后,实习护生的手卫生执行率由56.5%提升至75.7%;洗手正确率由50.1%提升至80.9%。本研究护理人员经认知行为教育后,洗手依从性由79.31%提升至100.0%,洗手正确率由75.86%提升至96.55%。
总之,认知行为教育可提升基层护理人员手卫生理论知识水平,提升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