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红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北京 102405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精神心理科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重性精神病,其病因可能与家庭、环境以及心理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临床上多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并发精神衰退以及精神残疾等,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及早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套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对策意义重大[1]。该文选自2016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自杀行为进行分析和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该研究报道如下。
搜集在该院接诊的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上纳入研究对象的家属均知晓同意参与,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均经临床检查明确,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均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脏器损害等其他异常疾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患者24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18.23±2.5)岁;病程 1~6 年;平均病程(2.21±1.23)年;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包括偏执型22例、紧张型18例、残留型16例。
1.2.1 分析自杀原因 个人原因:①针对正在恢复期的患者对精神分裂疾病的有关知识缺乏,促使形成一种对自身的病情、学习、工作以及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进而对生活失去目标性,加上对生活觉得过于单调、无任何挑战性等诸多问题,为了作为一种逃避而产生自杀行为。②针对对该疾病有一定认知度的患者,因自身疾病加上需要长期靠药物维持病情,而产生的不自信心理以及担心、害怕等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2]。
家庭原因:由于每个患者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患者预后出现自杀想法的次数也相对不同。若患者家属文化水平程度低,对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常识与注意事项的认识度不够,对患者的病情不闻不问,甚至在入院期间,探视的次数相对较少,极容易对患者造成心理压抑感及被抛弃感,最终出现自杀念头[3]。
社会因素:①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上对于此类人群产生歧视心理的现象越来越多,甚至避而远之,极度缺乏爱心及同情心。②另外当今社会的竞争较强,实施优胜劣汰制。促使患者产生一种被社会遗弃感及失去社会地位等不良心理,对生活产生绝望而采取自杀[4]。
医源性原因:不排除因部分临床医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相对较差、临床经验不足、过于求成等因素,往往在治疗过程中,盲目添加药量或药量过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促使患者难以接受负担过重的药物反应,而产生轻生心理,加上护理人员不够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状态,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关心与心理疏导,导致患者有机可趁。
1.2.2 护理干预措施 加强病房管理工作:①科室护士长带领下,全力做好每日检查病房工作,彻底消除一切不利因素。如向家属指导好陪住以及探视的安排工作,以防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内。②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药物时,应确定患者已将药物放入口腔并咽下才可离开,以防患者偷藏药物发生意外的现象。③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安排独立病房进行观察,并加强专人看护。④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预防交接不清造成漏洞情况,而产生医疗纠纷。⑤各个办公区域及通往室外的大门均应给与封闭,防止发生意外事件[5]。⑥对于新入院及往返患者出入时,应做好严密安全检查工作,杜绝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进而降低自身事件。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①如有患者出现严重的情绪低落、罪恶感以及坐卧不宁等表现;②无特殊外界原因而突然产生过分合作,并有催促他人离开的行为,喜欢孤僻感,不愿与人沟通或参加活动;③收集绳索及利器等行为等,以上先兆表现发生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洞察力,杜绝患者单独行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以便减少意外的发生。
加强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护理人员应避免药源性焦虑或抑郁的产出现,尤其是对于采用大剂量抗精神类药物治疗时,应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反应,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
加强护理防范意识:①设立专家小组,定期设立讲堂,通过互相学习,加强护理人员的临床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全面以“精神分裂患者”为中心,激发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从中凸显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同情心。②安排好排班工作,因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时间段通常是在夜间或休息日,为此,应加强巡逻技巧,不定时对病房进行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睡眠状态,以提高整体防范工作质量,进而提升防范意识。
加强心理疏导护理: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时间长,其治疗及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促使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差,甚至因长期服药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而产生轻生念头,护理人员应先通过家属了解一下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地位等情况,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案。①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给予耐心讲解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临床医生的有关成功案例,促使患者对医生充满信任感,进而对整个治疗充满自信,以便提高预后康复效果。②平时多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以及参与演讲表演,从中增加自信,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整个治疗。
饮食护理干预:结合患的实际饮食习惯给予制定一套饮食计划,对患者拒食的原因给予详细分析,并记录,对其采取喂食或鼻饲法等对应方式,以确保患者每日的摄入量。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①定期给予患者设立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知识课堂,促使患者对该疾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复发的先兆表现乃至预防复发的有关措施有一些新的认识与了解。护理人员应详细对患者讲解抗精神病类药物的治疗作用、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并教会患者的防止不良反应的办法。②指导遵医嘱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多参加各项活动,使得生活有着多样化,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自信心,进而提高了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提高预后康复,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分析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 (抑郁情绪、焦虑、不安情绪、孤僻、被动接触、夜间不眠、无明显变化)的先兆表现情况。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s)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发现,该院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先兆表现中,抑郁情绪为20例、占百分比的35.71%;焦虑、不安情绪为13例、占总百分比的23.21%;孤僻、被动接触为10例、占总百分比的17.86%;夜间不眠为8例、占总百分比的14.29%;无明显变化占5例、占总百分比的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先兆表现情况
结果得出,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其中男性自杀行为显著高于女性,则服药的自杀方式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自缢、跳楼等自伤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自杀方式情况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杀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死亡因素之一,其中偏执型的比例最高。通常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自杀行为分为疾病的恢复初期和疾病的高峰期两个阶段,若处于急性期的患者由于受到幻觉及妄想等支配异常,最终导致自杀。急性期处于缓解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征,此时的患者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进而对发病的经过过于在意,对此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另外,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导致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而产生的自杀念头。为此,应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巡视,给予一套合理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6-7]。该文研究证实:该院接受的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包括偏执型22例,占总人数的39.29%,紧张型18例、占总人数的32.14%,残留型16例,占总人数的28.57%,同时发生自杀行为先兆表现中,抑郁情绪为20例、占百分比的35.71%;焦虑、不安情绪为13例、占总百分比的23.21%;孤僻、被动接触为10例、占总百分比的17.86%;夜间不眠为8例、占总百分比的14.29%;无明显变化占5例、占总百分比的8.93%,这与陈艳[8]在研究报告中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出现偏执型为25例,36.76%、紧张型占总人数的22例,32.35%,残留型占总人数的30.88%,同时发生自杀行为先兆表现中,抑郁情绪为26例、占百分比的38.23%;焦虑、不安情绪占总百分比的26.47%;孤僻、被动接触占总百分比的16.17%;夜间不眠占总百分比的10.29%;无明显变化占总百分比的5.88%结果基本吻合,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精神分裂患者通过对自杀行为的详细分析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而有效降低了患者对自杀行为事件的发生,做好医护之间的友好关系,进而提升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帮助患者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以良好的状态去面对社会,重归于社会的大家庭。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给予分析及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广泛重视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