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华美
[摘 要]对待语文学习,我们应该保持着一份求同存异的态度,比较阅读可以让我们发现一篇文章中的亮点和不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从模仿中比较,从回顾中比较,从联系中比较,从外延中比较,把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结合起来,让语文学习真正为现实生活服务。
[关键词]比较教学;言语智慧;探索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52-01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比较不仅要比较相同的地方,还要比较不同的地方。求同,可以发现不同文章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揭示普遍的规律;求异,可以发现不同文章的差别,有利于揭示个性。这里主要阐述求异比较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从模仿中求异比较
模仿,就是指仿照文本的表达,自己进行适当的迁移运用。一般来说,模仿的信息量较大时,就可以让学生写出来,让他们运用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语言组织;信息量较小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模仿。学生把自己模仿的语言和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对比,自然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也就会发现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活泼,也突出了人物活泼的性格,因此我让学生也来模仿当地人民,也来夸一夸姥姥的剪纸。此时,有学生很快说道:“我把猫换成梅花,把虎换成兰花,把母鸡换成牡丹,把公鸡换成菊花。”我让其他人仔细品味一下,是课文中的更好还是这个学生模仿的更好。学生们再次读课文,发现课文中的乡亲们更会夸,因为猫和虎、公鸡和母鸡其实都是非常相似的,姥姥能把这些相似的动物都剪得栩栩如生,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足以证明她剪纸技术的高超。通过求异,学生发现了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
二、从回顾中求异比较
有的文章,需要从头到尾通读之后才能读懂文章整体的意思,有时候要读到后边了才会如梦初醒,原来文章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有时候适时地回顾一下前文,可能会有新的收获。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学生都能感受到这段话中所展现出来的春天的勃勃生机,而在看完放飞风筝这些内容后,我让学生再次回过头来看这段话,学生就从这些普通的景物中感受到了刘老师的坚强与乐观,对生命的热爱,以及作者对刘老师的怀念和赞美。这里用的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通过一次回顾,学生从中得到了更多的收获。
三、从联系中求异比较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通常都是结构紧凑,联系比较紧密的,可能上下文有联系,前后也有联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不能单看其中一处,要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这样才能发现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
例如,《学与问》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文,文中举了哥白尼和沈括两个与“问”有关的例子,通过比较这两个人物,学生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前一个事例中哥白尼问了很多问题,而后面沈括只问了一个问题;前者更加注重要好问,后者更加注重要思考;两者的国家不同,生活的时代不同;哥白尼问的多是生活中的问题,沈括问的更多的是学习上的问题。经过比较,学生发现了一些写说理文的必备技巧,文中所举的事例必须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信服力,并且在举例时,要避免啰唆重复,在衔接材料时要做到自然。通过比较,教师不用给學生重复那些理论性的东西,学生自己就能在阅读中体会出来,做到了独立自主学习。
四、从外延中求异比较
在语文学习中,有时一篇课文中没有可以比较的地方,此时就可以进行课外延伸,或者由教师收集资料,让学生比较课内外知识的不同。
例如,在学习《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教师在课外找了一份资料,内容是关于目前海洋中的元素、存在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洋中还有多少可以使用的资源等。教师让学生把这一段文字与课文中的第五段进行比较,说说更喜欢那种表达方式,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课文中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而不是单纯、生硬地说明某件事。之后,教师又给学生出示了网络上关于海洋的说明性文字,让学生尝试着把这些文字也改得活泼一些。这就是从语言学习走向了语言运用。
比较阅读,通过模仿、回顾、联系和延伸,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理解的妙处,体会到言语的智慧。长此以往,学生在看到一篇文章时就能很快发现文中的亮点和内涵,其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