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维新 生“鸡”勃勃的大别山拓荒者

2019-04-23 16:28李娜
中华儿女 2019年7期
关键词:金寨果子茶叶

李娜

他2010年返乡创业,致力于发展金寨黑鸡养殖、农产品电商、矿泉水开发、茶叶种植等,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曾获全国农林牧渔业丰收奖,获全国双创之星、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等称号……这一顶顶桂冠下面就是一路坚定走来的“85后”农民童维新。从最初放弃外资高薪待遇回乡养鸡到成立养殖合作社,再到如今做电子商务成立“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他的创业故事总是充满了正能量。

“我一定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矢志乡村沃野,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展现新时代农民的不一样的精彩。”说起自己获得“全国十佳农民”这一荣誉时,“85”后童维新显得格外激动。他说,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动力,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尽力把大别山的优质土特产买向全国各地,让更多的山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农村娃怀揣“金碗”返乡创业

童维新出生在金寨县果子园乡,小时候家庭十分贫穷。童年几乎就是在想办法让自己吃饱,在当时并不宽裕的乡邻们的接济扶助下,他才得以勉强度日。吃百家饭长大的经历给这个坚毅的农村小伙留下了很多温暖。带着感恩的梦想,2009年底,童维新从苏州一家日企辞去了部门主管的职务,放弃30万元的高额年薪,带着工作了6年的积攒积蓄,回到梦萦魂牵的大别山深处的果子园乡。

果子园乡位于大别山深处,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很适合发展种养殖业。2010年,童维新通过学习考察,认为养殖和种植高品质的农产品潜藏着巨大的商机,专门成立了金寨县金林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凭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童维新成功培育出了营养价值极高的金寨特有的黑鸡品种——山泉黑鸡。

童维新创办的合作社取得发展后,并没有固步不前。为了更好地拓宽家乡农产品的省外市场,2012年,童维新开始闯荡上海滩,创办上海叶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并在当年8月成立上海叶润佰福安徽名优特产直供直销中心,售卖金寨、六安乃至整个安徽的土特产品,并承办了第十三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这为安徽近千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上海销售农产品开辟了窗口,为大家一起抱团闯市场开启了一个好的开端。其间安徽省共有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8个名特优农产品参加展示展销活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在沪皖及周边省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宣传展示了农业大省的形象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获得了国内多家商贸公司的贸易订单以及上海市民对安徽优质农产品的信任和青睐。

如今,合作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先后带动了周边村及邻近乡镇近1500家农户发展生态黑鸡养殖,走上了致富增收的道路,乡亲们亲切地称童维新为深山里的“黑鸡大王”。目前,该合作社已投资1000万元,年培育鸡苗20万余只,扶持带动485户贫困户参与养殖,吸纳5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山里“土疙瘩”成为城里的“香饽饽”

上海农交会让童维新发现,家乡的农产品在大城市非常受欢迎,但外界却很少了解这些,“电子商务”这个词深深地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童维新看准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美好前景。2013年,他踏上了学习技术、招募人才的路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联合那些愿为家乡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的大学生们。和童维新一样年轻的王启乐和张亚溪在知道他的梦想后分别放弃了自己的公司和公务员身份,扎进大山深处,一起成立了“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了金寨县第一个涉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

随后,童维新又以“三个农民”为品牌在省内外开设了15家线下高速服务区和城市直营店,开始了O2O销售模式探索,坚持将本土特色农产品对外输出,把市场前沿信息引进来,铺设“特色金寨”、“特色电商”之路,最终形成了“合作社基地+线下直销中心+电子商务”的农业产销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说起“三个农民”的名字起源,童维新说:“古人云‘三人为众、‘一个好汉三个帮,‘三是一个团队,代表着一起努力拼搏的精神。”目前,“三个农民”通过电子商务联合了全县76家种养殖合作社和公司坚持将客户引进来,把产品卖出去,探索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并带动全县近千人参与到电子商务创业发展,当地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各大城市。一大批山里“土疙瘩”成为城里的“香饽饽”。

助力精准脱贫以造福一方

近年來,童维新利用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结合大数据定向打造扶贫产业,通过帮助贫困户发展自身产业,先后带领上百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三个农民”结合自身优势,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打造了金寨果子园乡“美好果子园”扶贫商城、油坊店乡“一亩三分地”私人定制茶园等地方特色电商项目。

“山区要发展,不仅要发展茶叶、黑毛猪、土鸡等短平快产业,更要发展可持续增收的产业。”2016年底,童维新充分利用村里优势资源创办大别山石沁泉水有限公司。企业帮扶贫困户10户,公司常年就业2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9人。给村民增收50万元,其中贫困劳动力9人,增收18万元。同时,积极引导白纸棚村通过三变资金改革的形式,入股水厂8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分红约7万元,有力助推白纸棚村脱贫出列。

2017年,童维新发展茶叶种植助力脱贫,村民以每年400斤稻谷价格与公司签订了800亩土地流转合同。在乡村两级的支持下带动能人大户及村民承包土地种植茶叶,并给予技术支持。栽种管护年用工5200个,给村民直接增收52万元,其中贫困劳动力用工1500个,增收15万元。茶园建成后将一部分茶园以区块形式无偿反包给有条件的贫困户管理,待茶叶成熟以市价收购茶草,从而取得长期效益。

同时配套的茶叶加工厂正在建设中,并配合由果子园乡政府规划打造沿河果、茶、旅项目,白纸棚村茶叶文化长廊项目。项目建成后,从210省道一进入白纸棚村,形成山上四季有花、河边有果有茶、交通便捷、服务方便的茶旅文化乐园。茶叶、果树、蔬菜等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可使村民增收41万元,其中贫困人口增收7.84万元,原来很多抛荒地变成村民实实在在的长久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猜你喜欢
金寨果子茶叶
中國“將軍縣”安徽金寨:高速連接長三角 山貨緊俏遊人如織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家乡的好日子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金寨红
幸福金寨
果子的滋味私厨
果子和她的+1
一颗滋味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