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慧
摘要:群众舞蹈作为一种新型的舞蹈形式,区别于专业舞蹈。本文针对群众舞蹈的内涵以及群众舞蹈的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群众;群众舞蹈;群众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J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205-01
舞蹈是起源于原始祖先对情绪的一种诠释,原始人类、古代劳动人民在表达喜悦、悲伤、愤怒等情绪时,往往便会利用肢体语言来夸大情绪。群众舞蹈作为一种舞蹈形式,一方面代表着广大群众们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表现着舞蹈发展方向更加趋于大众化,是文化节进步的象征。本文将针对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
一、群众舞蹈的内涵概述
群众舞蹈是群众们自发的组织而成的舞蹈表演团队,是满足广大群众娱乐要求、丰富群众们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群众舞蹈与专业舞蹈表现形式相同,能够通过不同舞蹈动作、舞蹈配乐形式来展现广大群众不同的情感。群众舞蹈作为一种舞蹈形式主要是通过外在互动的手段,调动起广大群众们参与舞蹈的积极性,以便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群众舞蹈的形式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广场舞、校园交际舞”等多种形式,并且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作不断推进,在互联网中新兴的“手舞”也是群众舞蹈的新兴形式之一。简言之,群众舞蹈诞生于广大群众,是一种互动性强、群众们自主发起的舞蹈形式,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化,没有年龄、身份、层次等隔阂,适用于广大群众,具有开放性。
二、群众舞蹈的类型
群众舞蹈的类型有很多,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当前群众舞蹈中包含了社交舞、运动舞、民族舞、教育舞等多种形式的舞蹈内容。针对社交舞蹈来说其中涵盖了交际舞的内容,而运动舞动包含了老年迪斯科、健身操等舞蹈内容,一般具有动感型、韵律性,并且舞蹈动作相对较为简单,切实的促进了广大群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舞蹈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很多少数民族在集会、节日往往会翩翩起舞,用舞蹈形式来表现自身的喜悦。久而久之,这些舞蹈便成为了极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作为群众舞蹈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广大群众们的文化生活,而且还能够展现出不同民族的风采,促进了我国各个地区文化的共同发繁荣。此外,教育舞,主要是在教育机构所开展的舞蹈形式,例如“广播体操、武术操”等,当前很多幼儿园也积极的开设了教育舞蹈课程,这些舞蹈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骨骼、肌肉健康发育,而且可以美化幼儿们的思想情操,促进了幼儿们的身心健康。
三、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强健群众身体
群众们的身体健康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为社会、国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并且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直接决定着民族精气神。当前我们生活的社会当中,很多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都相对较大。高效的开展群众舞蹈能够调动起广大群众们参与到运动、舞蹈中的积极性,不仅能够有效的保障广大群众们的肢体平衡性,而且通过舞蹈动作和动感的节奏,切实的强化了广大群众们的心肺功能,有利于群众们的整体健康。从运动角度来看,舞蹈作为运动活动的一个表现形式,切实的改善了群众们的身体机能、加快了新陈代谢,使群众们肢体的柔韧性得到了很大改善,有着延缓人们衰老的功效。
(二)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我国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下,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更加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活。群众舞蹈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具有陶冶身心、健全品格、改善审美等重要的作用。积极的通过群众舞蹈的形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广大群众们的实际兴趣爱好,在人与人交互与、交际的过程中,能够强化群众们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出良好、优美、欢快、愉悦的氛围。群众舞蹈也是群众们自身审美观念的提升,在群众舞蹈的陶冶和渗透之下,能够促进人们真善美良好思想观念的形成。并且,在群众舞蹈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对广大群众意志力的磨练,真切的在健全群众们良好人格的同时,满足了广大群众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展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只有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够有效的为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群众舞蹈的特点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的群众舞蹈当中、体现了其“公平”性,并且广大群众们其乐融融的欢聚一堂开展群众舞蹈,能够切实的营造出“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群众舞蹈作为舞蹈的一个现代化延伸分支,具有舞蹈的美感、娱乐性与欣赏性,能够美化社会的人文环境,使社会充满人文氛围,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结语
总而言之,群眾舞蹈作为一种社会艺术形式,切实的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强健了群众们的身体素质,切实的展现出其独特的人文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