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南
摘要:党和政府一直关注重视群众文化工作的实施,将之作为国家文化工作的主要内容。群众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紧迫感不断增强,且相应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正在受诸多因素影响。现有群众文化建设体系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完善与优化,但群众文化建设中原则性缺失以及方式方法陈旧问题较为陈旧,群众文化建设总体状况差强人意也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就群众文化建设的原则及方式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原则;创新
中图分类号:6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187-01
一、引言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做好群众文化建设一方面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群众文化向前进步必备的坚实保障。一般来讲,群众文化因为其受众广、普及范围大,需要坚持一般性原则,与此同时还要在科学原则的指引下坚守文化框架和文化建设方向。在坚持群众文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群众文化创新的路径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很多群众文化建设者本身也对其无从下手、茫然失措。正因为如此,探索群众文化创新路径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群众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科学性与可行性两大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下,群众文化建设的整体思想与具体形式都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理论性,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也应当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保持步调上的一致。可行性原则下,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设活动需要与群众文化建设实际相吻合,并确保群众文化建设相关努力可以与群众文化建设环境相协调。除此之外,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应当遵循与时代主旋律相吻合这一原则,借助时代主旋律以及时代特征对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产生影响,从而使得群众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得以彰显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较好选择。坚持群众文化建设与时代主旋律相吻合也是正能量弘扬,良好社会环境营造的必要条件。显而易见的是,群众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相关原则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影响极为深远,任何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也务必要对既定原则予以较好遵从,并在从实际出发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具体的群众文化建设。
三、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党和国家将群众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将群众文化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合的重要舉措,代表了国家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在这种情形下,群众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弊端和问题。例如,群众文化建设方法落后、内容陈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建设的现实选择和方式方法都相对单一,建设性活动的开展也难以吸引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且群众文化建设主体提出的创新想法和调整策略往往难以落实。虽然群众文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要支持和关注,但是在资源分配上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此外群众文化建设地域性差异也很明显。
四、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
(一)继承优良传统,创新民族文化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体现历史的继承性。艺术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也是对生活实践认识的结果,而这种认识是在前人基础上完成的。特别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民族民间艺术占有特殊地位,更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它表现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内容到形式、从创作方法到艺术技巧,无一不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不同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要继承和发扬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优良传统。要繁荣和发展本地区的群众文化,就要重视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要广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文化研究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曾经指出:“文化建设,也应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使人民在紧张劳动后的休息中,得到高尚趣味的精神上的享受。”
(二)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氛围的营造
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首先要营造出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环境,依托较好的群众文化建设环境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创新也十分可行。当前,群众文化建设虽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但一般民众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认同感与参与感较低,这一情形下,群众文化建设以及群众文化建设创新都很难得到支持。群众文化建设所需要的环境建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得到应有关注,这也使得现阶段很多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步履艰难。在群众文化建设紧迫感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均十分注重群众文化建设相关工作开展下,发挥出群众文化建设环境的支持性作用应当得到群众文化建设主体的重视,借助各种渠道不断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相关知识宣传,从而使得一般民众可以对群众文化建设有清晰完整的认知。在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覆盖范围与影响性后,群众文化建设创新可以得到更多支持,较好的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环境形成后,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现实选择也能逐渐增加。
(三)依托本地区文化特色开展群众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建设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是文化的内涵是多元的、丰富的,不同地区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和属性,群众文化建设有必要和地区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当今中国,各行各业都在谈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也要做好创新工作,在文化建设工作本身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其在创新工作开展中要充分考虑文化特色。依托文化特色进行群众文化创新是很多群众文化创新的主要方向,民族特色文化和地域文化使得群众文化创新有了崭新的素材和更加贴合实际的切入点。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舞蹈、民族世俗和民族美食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往往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还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发展,使得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影响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可以以本地区民族文化作为基础进行文化建设大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根据文化特色进行文化创新可以提升群众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接受程度,在节约建设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建设创新的成效。
(四)培训群众文化建设文艺骨干
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相当长的建设过程,地方性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在功能和工作方式上都相对陈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的发挥。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明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单位的责任和职责范围,并进行相关文艺骨干的培养,使之能够胜任群众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在深入群众之后,文艺骨干能够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深度总结,找到创新程度较高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路径。鉴于很多群众缺乏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艺骨干应当在日常工作中扭转群众意识,引导其意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文艺骨干数量与质量双向提升且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中后,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相关资源也能不断丰富,这也能较好的对群众文化建设以及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和帮助。
五、结语
群众文化建设中坚持基本的群众文化建设原则仅仅是群众文化建设基础,依托群众文化建设形式创新带动群众文化建设内容创新同等重要。现有的群众文化建设体系虽然能够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较多支持,一般性群众文化建设原则也能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但在群众文化建设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群众文化建设需求不断变化下,群众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务必要对一些新原则与新思路有较好认知,在系列原则指导下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创新也需要得到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