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晨
摘要:各个民族的文化都被其本族哲学思想深深影响,同时从各个民族的绘画中也能看出各民族哲学思想的影子。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画中,思想上影响最深的便是道家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贯穿着中国历代画家的审美特点和创作思潮,使中国画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画的鲜明风貌。
关键词:道家思想;中国画;老庄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173-01
中國画是集科学、理学、美学、玄学为一身的艺术,它亲近而遥远意境朴实又玄虚。老子的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及无为的思想和庄子的天地有大美、与物为春、与物有宜、身与物化的思想,老子的寡欲虚静、不争无为和庄子的“心斋”“坐忘”的人生态度,是中国人自然哲学观的奠定基础,并且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和理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道”是中国哲学和美学最主要是范畴,以老庄思想为主要代表使其得到深刻的诠释。
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指“道”以“自然”为法则,中国人比西方人早一千多年运用写诗作画的方式来观察自然、享受自然,和自然建立起一种亲密和谐的审美关系。
道家的“无为”思想阐明在变化中保持事物的本性,可以概括为顺其自然,不参加人为因素。“无为”的“无”字,它表示和人们无法触及的神灵融合的乐舞有关,因此我们不应该想当然的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
与此相反,它是经过有为的思考,结合时势而作出的顺势发展的行为,在中国画的艺术境界与人的追求融为一体。中国画的艺术境界非常能体现“意境”二个字。一幅作品要关注它是否形神兼具,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作者对于情景交融的处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然情感,“遵循自然,调万物以其和”的心态、意识。古代的文人艺术家由于远离了世间的喧嚣,其笔下的作品自然就清新脱俗且有着深远的境界。
庄子日“天人合一,物我双忘”说明了人格与境界问的关系,他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水正是天地之大美的具体形态,只有把个人意志融入到万象宇宙之中,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象之中的人,才能达到清净自守的境界创作出深邃自然的作品。所以,中国画的境界也是人的精神境界,画中的形象很多是人格融合后的面貌,都是人格化的自然之境。
中国历史悠久,其文化经过岁月的打磨与沉淀的不断发展积累,其绘画表现技法也多样化,道家“虚实相生”的思想有着想象之妙及含蓄之美,使中国画达到一个“看似无形,实则有意,不着一墨,妙趣横生”的境界,最大的特点是留白、写意的表现手段。
从世界观来看,道家主张宇宙万物浑然一体,万物融合为同一于道,“空”是组成宇宙的一部分并且和万物相融合。佛家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空”,“有”只是虚幻世界里的虚幻相,而道家老子虚实学说是传统美学的内在规则,其重点包含三方面,即:虚实统一,虚实相生,实生于虚。
道家强调‘空的重要性,也不忽略低‘有的贡献,它们强调了“虚”的存在,从而创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他表明在这世上无绝对的虚,也无绝对的实,只有将其二者统一和谐起来,才能体现出事物的真实存在。“无”是“有”的前提,“有”是“无”的价值体现,它们相互作用依存构成一个完整体。国画非“画”,国画之“空”非空,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虚实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国画家们注重于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种“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艺术家,以无尽的“禅思”和“诗韵”都藏于虚处,空白之处带来无尽的遐想空间,促进中国画向“以虚实为美”的道路发展。
正是老庄的道家学说促成了中国山水画的汪洋恣肆,道家哲学思想在中国画发展中影响深远,让人用艺术再现其精神世界和宇宙万物的融合,将自然带入到国画的创作理念中,通过“师法自然”来表现真善美,强调虚实相生,与道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创作出一幅幅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佳作。道家哲学思想使中国画有着鲜明的特点,自成独特的体系,是中国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