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湘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创造并与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民俗等。它以活态传承为主要形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和传承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意義。酉水船工号子于2008年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
一、酉水船工号子的起源及特征
酉水是武陵山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是沅水的最大一级支流,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湘西与外界物资交流和文明传递的主要渠道。酉水流域含沙量少,雨量充沛,枯水流量较稳定,流域内盛产粮食、木材、桐油、山竹、杂木等农副产品,拥有20余种矿藏。沿岸里耶、隆头、花垣、保靖、王村、罗依溪等港口为货物集散地,保靖为转运中心。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其成为早期人们理想的繁衍地,亦是西南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一艘艘依靠人力划桨、撑篙、拉纤的木船,将湘西的桐油、五倍子、兽皮、药材等土产源源不断地运出,再将下游口岸的洋油、盐巴、布匹、日杂百货运回来。在漫长的行船日子里,船工们为齐心合力战胜自然的艰难,也为排除胸中的苦闷,调节自己的生活,日积月累,逐渐创作了与水上劳作紧密相关的独特歌谣,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音乐质感、夹杂着吼喊的酉水船工号子由此产生。作为一种最朴实的民歌体裁,它能指挥劳动,因为船工们在喊号子时统一了动作节奏,在演唱中鼓舞了大家的情绪,能使船工们解除疲劳,提高行船效率。千百年来,行使在这条河流的船工,与险滩斗,与恶浪斗,发出力的旋律——酉水号子。
酉水船工号子流传于酉水河流域,是船工们行船时为了协作劳动而产生的一种水上劳动号子。酉水船工号子主要分为橹号子、桨号子、纤号子、装卸号子这四大类。表现形式通常为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通常情况下领句唱歌词,和句唱虚词,最终形成了一呼一应、前呼后应。最为常见的演唱方式有行进式和坐式这两种。
酉水船工号子是广大劳动人民口耳相传、即兴创作的民间歌唱艺术形式,没有固定的唱词。其主要是依靠口头形式传播和继承,并且大多数的劳动者文化素质低,甚至是文盲,故而以书面形式记载下来的材料少之又少,有的也只是零星散落的记载。它粗犷豪放,节奏分明,文字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皆与自然山水和谐一致。仿如“诗三百”与“汉乐府”流行于广大民众之间一样,酉水船歌亦是散播在湘西酉水流域的特色歌谣,它既是酉水船夫内心情感的释放,是湘西高峻险拔的武陵山脉之精神的审美写照,也是千百年来酉水流域民族文化的灿烂结晶。流传下来的酉水船工号子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历史传说类、水路分段记述类、风俗生活类,三大类内容互相糅合,相互丰富,号子深沉、雄浑、幽默。较之其他地区的船工号子,酉水船工号子有着自己的不同之处。
一是独特区域性。“酉水船工号子”为酉水流域土家人独有,它唱尽了酉水流域土家人的生产、生活、习俗、性情、交易、名山、市镇、险滩。离开酉水流域,“西水船工号子”将无本而逝,被人淡忘。
二是独特民族性。“酉水船工号子”和“梯玛神歌”一样,最初用土家语歌唱。士家船工代代搏击西水奇险,生死不顾,长歌伴日,其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族习俗在“水船工号子”中表现得生动深刻,它是土家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
三是群体参与性。“酉水船工号子”主要为船工歌唱,但商人或客人一经上船,听船工高歌号子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拉纤或撑船活动,即使对四水船任号子”词不熟悉,但也会用“哟嗬!嗨!嗨!”伴唱鼓劲,激越处还会泪流满面。船上险滩,路人或助威、或怨纤夫不着力,使船行两步退一步,忍不住喊一声“攒劲拉啊”便汇入其中。可见,“酉水船工号子”的歌唱不挑男女,不论老幼,不分亲疏,只求万众一齐,歌唱宣泄。
四是综合性。“酉水船工号子”是一门综合表现形式,需手口合一,同进同退,船工唱号子时,手脚不能停顿,手脚在用劲时,口里不能停号子,而且要不意配合、不意词句,既能领唱,又能合唱,不影响“酉水船工号子”的色调和劲力。所以,不在酉水河上摔打几年,是断不能唱好综合性极强的西水船工号子的。
酉水船工号子对于船工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船工鼓舞士气,还能在行船过程中帮助船工打发无聊的时间,当作娱乐消遣。同时,酉水船工号子蕴藏丰富的酉水文化,数尽了酉水河流域的风俗人情和名川古迹,是一本唱着的历史文化书。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凤滩水电站建成,公路开通,酉水上的货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002年,酉水全境通航的历史正式结束,酉水河谷里的船工号子也随之沉落在光阴里。
二、酉水船工号子的传承现状
酉水船工号子热情有力,鼓舞人心。传承发展好这一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它可以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本地区的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笔者力求用土家族人的眼光和意识来描述和阐释酉水船工号子文化的变迁,找寻和探索不合时宜的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然而,尽管酉水船工号子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传承人老龄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传承载体中,最根本的、重要的载体就是传承人本身。人不存在了,那么依托人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消亡了。保靖县酉水船工号子的传承人大多都已去世,目前在世最具有影响力的酉水船工号子传承人是比耳镇的曹怀锋。1945年11月,他出生于比耳镇兴隆村,土家族,初中文化,农民。因为家庭贫困,从小就跟着别人跑船,长年生活在船上。在酉水河上摔打二十多年里,他能唱好综合性极强的酉水船工号子。经常配合党在农村的各项中心工作与本村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一起开展文艺宣传活动,1964年,参加全县农村业余汇演,由他领唱的“拉木号子”荣获一等奖。
1978年,在保靖县农民歌手大赛中,曹怀锋个人演唱的拉木号子获银奖。1989-1990年在隆头由省电视台拍摄电视纪录片“浪尖中的壮歌”由他领唱的“拉木号子”被定为主题歌。2006年5月,与张官坤等人一起拍摄西水船工号子电视片,为西水船工号子成功申报为省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2006年9月,中央电视合来保靖县拍摄酉水船工号子,曹怀锋与张坤官等人为他们展现了以前划桨、摇橹、拉纤、装卸的场景,并演唱了酉水船工号子。2010年1月,他与西水船工号了传承人张发云、张明松等人登上了湖南卫视《百姓春晩》节目,倾情演唱了《酉水船工号子》。
在被评为传承人后,为了更好地传承酉水船工号子,曹怀锋先后又找到老船工張官坤(省级传承人)、陈义德、张百福等,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唱词,丰富自己的技艺。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曹怀锋进入隆头中心完小,教唱酉水船工号子。现已经有100多名学生会唱号子。通过政府举行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人们开始演唱西水船工号子,使号子又在百姓口中相传。有许多爱好者跟他学习,努力学习和传承西水船工号子。文化馆音乐专干张明松经常与曹怀锋一起研究号子,他把自己所知所学的号子都传授给了张明松,使张明松在演唱百水船工号子的时候展现了更多更丰富的西水风情。
2013年4月16日,幸福来欢唱的首席评委王春雷一行来保靖采风,演唱的酉水船工号子中的扎排号子和拖木号子得到了王老师的肯定。2015年,配合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做好《酉水船工号子》数字化采集工作。
目前,曹怀峰老人还在热心地为酉水船工号子的传承与发展尽着自己的力量。然而,只靠少数人之力是没有办法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老百姓文化保护意识不强
随着酉水船工这一劳动方式的消失,酉水船工号子失去了滋生的土壤。人们不再需要通过坐船来运送货物、出行,即使坐船也只是很短的时间,用手机、电脑都可以听流行歌曲,而不需要再去唱那难记难懂的酉水船工号子。当地老百姓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甚至有时候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自卑感。老百姓不愿意学习和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认为这赚不了钱,没有用。调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了解酉水船工号子,认为这是没有用的东西。
(三)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力度不够
为了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靖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各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就涌现了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如水田民族中学、葫芦中学、花桥中学、碗米坡小学、保靖民族中学等。但是,现在这些学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很多活动的开展都流于形式,而未真正深入到实质内容。所以,学校也只是在表面做做样子。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乡土、校本课程方面也不乐观。学校更多注重乡土教材的编写,而没有真正关注课程实施,以致于课程实施效果不佳,学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所以,如何让像酉水船工号子这样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又将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吉首大学)